水滸傳讀書心得的
當(dāng)我們備受啟迪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jié)出具體的經(jīng)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乃疂G傳讀書心得最新的5篇,以供大家參考!
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最的圖書之一。水滸傳是一本描寫農(nóng)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故事。我最喜歡宋江及李逵,宋江有一個綽號叫“及時雨”,講的是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在后面他陸續(xù)和弟兄們交往中能夠看得出來。李逵綽號為天殺星黑旋風(fēng),最魯莽的人物,盡管如此,但他為人心粗膽大、率直忠誠、仗義疏財,是《水滸傳》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宋江有義氣,而且還很善良,如果有人想要和他做兄弟,他一句話也不說,就讓那個人進(jìn)來了,不管原來是敵人還是自己的人,只要想入伙,就說一聲,馬上就可以進(jìn)來了。
李逵十分厲害,也很有膽量,有一次,他把他的老母親接過來的時候,在半路上他去打水了,他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一只老虎在吃他的母親,他發(fā)怒了,他拿起棒子拼命的打老虎的頭,直到打死了為止。
《水滸傳》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林沖、魯智深、武松、吳用、李逵、宋江等人物神采!
我喜歡這本書,喜歡里面講義氣、講友情。
水滸傳讀書心得的(篇2)
水滸傳,被譽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從古至今,看過它的人不計其數(shù)。外國有句諺語:“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在中國,我想:一千個人心中也有一千種水滸。這不僅僅因為施耐庵筆下的一百零八將各個性格突出、有血有肉,也因為最后富有悲劇色彩的結(jié)局。每個人心中對《水滸》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有人愛黑旋風(fēng)李逵的勇猛無比;有人愛智多星吳用的足智多謀;有人愛武松打虎的英雄本色;有人嘆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的無奈;有人為朝廷的腐敗而憤怒;有人為梁山好漢因招安導(dǎo)致的失敗而惋惜······
暑假,趁著有時間,我耐心的看完了《水滸傳》。合上書,書中一個個的場景卻仍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吳用智取生辰綱、景陽岡武松打虎、宋江江州題反詩······這一幕幕讓我熱血沸騰,仿佛也將我?guī)肆四莻€兵荒馬亂的時代。
遍讀全書,我一直有個疑惑:梁山泊擁有英雄將領(lǐng)一百零八位,各個身懷絕技,功夫了得,為什么最終會失敗呢?仔細(xì)的想了想,我終于找到了答案:
首先,從地理環(huán)境上來說,梁山泊四面環(huán)湖、地勢險峻(否則早已被朝廷消滅了),憑借地勢進(jìn)行抗擊。而處在窮鄉(xiāng)僻壤:一沒錢,二沒人。僅僅這兩點,便足以致命。首先來說說錢的問題: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每次戰(zhàn)爭,物資是保障勝利的基礎(chǔ)。什么是物資?說白點:就是錢!可梁山泊在這荒僻之地種地都不好種,更別說收入多的商鋪市集了。那如何解決吃飯問題呢?我想:無非是偷搶罷了。可這兩樣辦法不僅風(fēng)險系數(shù)高、不夠穩(wěn)定,更有可能帶來百姓的不滿。顯然,錢的問題是梁山好漢的隱憂之一;再來說說人的問題:眾所周知,經(jīng)濟越發(fā)達(dá)的地方人越多,相反,越荒僻的地方人越少。顯然,擺在梁山泊面前的一道難題便是人員的短缺。幸而朝廷的殘暴統(tǒng)治和梁山泊一定的影響力,這才有人投靠,保證了新鮮血液的補充。可仔細(xì)想想:有誰會愿扛起起義的大旗,與朝廷作對呢?恐怕是些亡命之徒、被逼無奈走投無路的居多吧,雖然也有許多能人志士和身懷絕技的人逼上梁山。但這也導(dǎo)致了人員素質(zhì)的參差不齊,每個人也各懷心思:有的想真正抗擊朝廷,而有的則是被逼上梁山,起義的立場不夠堅定。就如宋江、林沖等人,起義時卻仍有做官的愿望。這也導(dǎo)致了最后的被招安。
其次,人員的劣勢。雖說梁山泊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但除去因故去世的,相對于朝廷的兵多將廣,仍顯較為薄弱。更有些將領(lǐng)像時遷、燕青之流,曾當(dāng)過小偷、水賊,實際的戰(zhàn)斗力我表示懷疑。
然后,策略上的錯誤。“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面對仍很強大的朝廷,即使四面楚歌,實力仍不是眾多起義軍單獨可以匹敵的。起義軍明智的做法應(yīng)該是結(jié)盟共同對抗朝廷。但梁山泊卻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招安。反而去對付其他的起義軍。這讓朝廷不費一兵一卒,坐收了漁翁之利。待其沒有利用價值之后,便可以狡兔死走狗烹了。
最后,最重要的:人的媚官心理。在一百零八將中,有許多人都曾身居高官,后因種種原因,被逼無奈才扛起起義大旗。如宋江、林沖、武松······后來雖身為起義軍,仍不忘舊官。就像武松,到哪都大喝一聲“武都督在此!”這是他當(dāng)過的最大的官。盡管他早已不是都督了,卻仍將它掛在嘴邊。正是這種心理導(dǎo)致了梁山泊最后的被招安。真是可悲!
綜上種種,我明白了:梁山泊起義的失敗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水滸傳讀書心得的(篇3)
“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云開復(fù)見天。”讀了水滸傳,我才知道古典名著的魅力, 受到了古典名著的熏陶,感覺都能從人物的話語中體會到人物的性格。魯迅曾經(jīng)也說過,《水滸》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讀者有說話看出人的。
這本書大致講述了:北宋末年,皇帝無能,奸臣當(dāng)?shù)溃癫涣纳谏綎|北邊,有一處水泊梁山,那里聚集了一百零八個好漢,替天行道,興盛一時,成為當(dāng)時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幾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幫助朝廷征遼、平方臘,最后僅剩二十余人。由于朝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勞,部分剩下受封賞的好漢被害得丟官或被害死。
不必說林沖的忍辱負(fù)重,小旋風(fēng)柴進(jìn)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只說吳用的足智多謀,就令人嘆服。他為晁蓋獻(xiàn)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他在宋江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行刑時,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他在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準(zhǔn)備第三次攻打時,利用雙掌連或建立鏡像#環(huán)計攻克祝家莊;他在宋江鬧華州時,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jìn),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zhàn)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于一個字“義”。義就是正義,孟子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水滸傳中的英雄,哪個不是義字當(dāng)頭,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古人舍生取義的人很多,如:文天祥、岳飛。他們不怕死么?他們?yōu)榱苏x,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義同樣無處不在,給老人讓個座位,給父母洗一次衣服,看到有人跌到了扶一下,這都是義。劉備說得好:勿以已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一部《水滸》顯出英雄信念:替天行道,殺退朝廷官兵;
一部《水滸》展示英雄氣概:俠肝義膽,為民打抱不平;
一部《水滸》現(xiàn)出英雄本性:同甘共苦,聚義梁山水泊;
一部《水滸》寫出英雄精神:勇往直前,征討江南淮西。
水滸傳讀書心得的(篇4)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本。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便是《景陽岡武松打虎》這篇文章了。
這篇文章講述了武松在景陽岡獨自一人打死了猛虎的過程,作者描述得十分逼真,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看得出武松是個應(yīng)對困難不退縮低頭的人。武松讀了印信榜文,才知真的有虎。想轉(zhuǎn)身再回酒店去,又怕被店家恥笑,想了一會兒,說道:“怕什么!我就上去,看會怎樣樣!”武松他有在尊心,不甘愿被人嘲笑,不顧危險,也要上景陽岡。雖然行為有些輕率,但還能透露出他的勇敢,畢竟,會遇到的是一只吃人的大老虎呀!和他的勇氣構(gòu)成鮮明比較的,便是我們小學(xué)生了。只要碰上一點帶有恐怖性的事物,就會全身起雞皮疙瘩。我更是夸張,連一只小螞蟻,都能夠讓我緊張半天。武松的勇氣實在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呀!
“武松盡平生神威,仗胸中武藝,不一會兒便把大蟲打得趴下不動,像一個空空的錦皮袋。”當(dāng)看到這句話時,我不禁打了一個冷戰(zhàn)。心想:我的天哪!這武松是神吧,怎樣可能一個人把一只吊睛白額大蟲打死呢!驚訝之后,是充滿了敬佩。我敬佩武松能單槍匹馬地將老虎打死,也敬佩他擁有常人所沒有的冷靜。為什么說他有常人沒有的冷靜呢那是因為一個人在沒有人的陪同下撞見了一頭大老虎,按常理推算,肯定是一聲慘叫后;便昏倒下去。勇敢一些的人,頂多一陣瘋跑后,被老虎吃掉。可武松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他沒有像普通人一樣,驚訝得失去思考本事,而是鎮(zhèn)定地和猛虎搏斗。
武松在打死了老虎后,成了人們心中的“打虎英雄”。每日都有村民來向他祝賀。武松真是幸運,原本只是想回家鄉(xiāng)探望哥哥,沒想到卻成了大英雄。最終,知縣還委任武松做了一個都頭,真是可喜可賀呀!,我也期望能夠像武松那樣,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我也明白,成為英雄,也必須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武松也是靠一身的武功才能打死大老虎的呀!我必須要學(xué)習(xí)武松啊!
水滸傳讀書心得的(篇5)
“吁——”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讀完了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小時候,聽媽媽說里面的內(nèi)容太血腥,不適合我看。從此,我便對《水滸傳》心存畏懼,有很大的偏見。但直到我看完了這本名著,我才重新認(rèn)識了一本全新的《水滸傳》。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百零八位好漢起義的故事。我天生不喜歡看這種打打殺殺的小說,但我從這些英雄好漢中看到了一種良好的品質(zhì)——忠義。在當(dāng)今社會上,有多少個人能做到忠義?做到“忠”不容易,做到“義”更不容易。忠,忠心。義,義氣。寵物狗向來對主人忠心耿耿,如果捫心自問,有些人在“忠”上,表現(xiàn)的能比寵物狗好嗎?“義”這個字實在讓人難以琢磨。“義”,只有短短的三畫,但它是值得我們傾盡一生去書寫的字;“義”只有短短的三畫,但它蘊含了多少人一生都無法理解的含義!古人曰:“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四維是哪四個?一為禮,二為義,三為廉,四為恥。義也作為關(guān)于國家興亡的一大重要因素,可謂“義”在人們心里,是多么重要!
忠義是我們一生的追求。同學(xué)們,讓我們朝著“忠義”出發(fā),一路坎坷崎嶇,我們都會挺過。只要心無邪念,我們最終就會達(dá)到心靈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