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
在寫作前要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構思,確定文章的邏輯結構、段落劃分、重點內容的安排等等。寫好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1
清明節前,老師教我們學習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背著這首詩,眼前出現了幾幅圖畫:牛毛一樣的細雨像在織著一片輕紗;雨中嫩綠的柳樹像一團煙霧;牧童騎在牛背上,手撫短笛信口吹出悠閑的小曲兒;行色匆匆的詩人從小路上走來,細雨沾濕了他的衣衫;遠處的杏花林像一片紅云,一角酒旗斜斜地飄著。
感謝詩人優美的詩句,使這樣清新的畫面千年流傳,清明節期間,我去尋找這些美麗的圖畫。
田野里,綠油油的麥苗一望無邊,一朵朵野花在陽光下爭相開放,湖里的水清澈無比,水中小魚歡快的游著,幾只野鴨在湖面追逐……
公園里,怒放的玉蘭花像一支支小小的火炬,連翹花像一個個金黃的小喇叭,滿樹的杏花像燦爛的朝霞,柳樹嫩綠的枝條像春姑娘的長辮子……
陽光暖暖的,微風柔柔的,蔚藍的天空像洗過一樣,我和爸爸放風箏,我的燕子風箏高高地飛在藍天上……
今年的清明節雖然沒有紛紛細雨,但我仍然陶醉在這些美麗的圖畫中。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2
雨是清明最真的代表,雨亦是思念的載體,它載著千千萬萬的思念從天而降,雨落到土中,滲到土中深出,化作一滴滴甘露滋潤著地下人,那久旱的種子,那久旱的心。為他那久旱的心中萌上一顆思念的種子,讓他有百感孤獨的心長出一片綠野、讓他能與我們有著一絲一毫的牽掛,讓他心中有著一絲一縷的思念。
墳前的親人們固然是悲痛的,因為他們的親人離開他們而去,把他們的思念都帶上了天國。他們思念著……墳前的人也曾抱怨過、但他們卻始終也不明白地下人也正思念著他們啊!不明白地下人的痛!雨一直下,一絲,兩絲,三絲,形成一滴滴冰冷的水滴痛滴在小草上,最終變成地下人那苦苦相思的淚水,那不是小草在流淚!是地下人在流淚啊!這淚水晶瑩剔透,這淚水里飽含著相思之苦。世上最悲的事情也莫過于此了。明明思念卻不能相見。帶下人的淚水仍不斷地流著,在地下匯成了一汪相思的苦水。這汪苦水沖破限制,分成無數條支流,流到他親人的身邊,流到他家的院子,流到了他的家里……他的心中也有著無數的思念和牽掛呀!
在這無言的清明里,雨成了他們的相思的工具借著雨他們互相了解,借著雨他們互相安慰。使彼此的心里都能些許的安慰。使彼此的心里都得到對方的思念……
那漫天飛舞的相思雨。將世間中的人和他們所相思的親人融會在同一片天地中、把整個世界沉沒在了
思念之中。啊悲傷的清明!有誰能不被這思念雨所感化,被這場雨所洗禮的人,植物……都顯得多么的清晰,他們都顯出了自己內心最真魂!
正因為這場清明雨、把相思的人們都牽在了一起。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3
今天是清明節,天氣很好,我們一家就去上墳。上墳是我們新昌清明節的傳統活動,比過年還熱鬧。
奶奶家的墳在山上,有點遠。我們一大早準備好了菜、飯、麻糯、香、蠟燭和炮仗等上墳要用的東西就出發了。一路上,我們看見一片片黃澄澄的油菜花、一樹樹雪白的梨花和粉紅的桃花、還有路邊零星點綴的五顏六色的野花。大自然可真美啊,連空氣都是那么清新。雖然天氣有點熱,路也有點難走,但我們看著這么美麗的風景,聞著那么好聞的花香,大家說著笑著一點兒都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爺爺和爸爸就忙著把墳前面的空地整理干凈,然后把墳飄紙插在墳頭上,風吹過來,它就在上面飄啊飄。媽媽和我把飯菜整齊的擺放在上面,點好香、蠟燭,我們都很恭敬的低頭拜祖先,祈禱祖先能夠保佑我們。弄好了這一切后,大人就坐在一邊聊天,我們就在旁邊采野花,旁邊還有小小的野筍,我們都很興奮地拔起了小筍。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大人在催我們要回家了,我們走了以后,爸爸留下放炮仗,身后的炮仗聲就像是在和祖先們告別,再見了,明年我一定會再來的。
上墳真是既有意義又好玩啊!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伴隨著一聲聲詩句入我耳蝸,我就知道,清明節又來了,這一個令人相思的節日又來了。
每次過清明節,我們全家都會出動——回到家鄉去過清明。
一下客車,我們第一件事總是到街上去買紙錢。買的時候我總是會想:又用錢買一大堆紙,最后還不是“沒用”燒了。哼!還不如給我買點吃的飽飽嘴福。唉!大人的世界真難懂。
之后那就是要“掛清”了,我看著那一個“牌子”那么大,出于好奇,我情不自禁的用手去碰了碰,可這一碰換來的可就是一頓爆“炒”了。
接下里,就是我與表哥開心的前奏了——燒紙錢。有的時候我們倆還會折一個紙飛機扔進火堆。父母這時看見了會瞪我一眼,我就會學著他們背上的表情如無其事的說:“希望爺爺在陰間有飛機坐。”
最后就是放鞭炮了,一放完,大人們一走,我就帶領著大姐與小弟去撿“余灰”,就是沒有被點燃的炮竹,撿完后,我們都會偷偷的跑到竹林里去玩,怕被大人們發現,又是一頓胖揍。
現在的我長大了,不會像紙錢那么調皮不懂事了。我知道了買紙錢的含義,“掛清”的意思,燒紙錢時的肅穆,撿鞭炮玩的忌諱。也會懷念逝去的親人和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5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于《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里,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于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后,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于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難流的淚吧。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6
對于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為他是悲傷的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的確,清明節充滿著悲傷的氛圍,想起了太多早已粉塵的記憶,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記憶,視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泄。或許也因此,類成了人們眼中清明的最深的記憶。
但淚往往有著不同的解釋,可往往人們認為清明誒是由無名的悲傷和蕭瑟灌注而成的。也許他們是對的,清明之類是悲傷的。但室,回憶過往的痛苦記憶對于現在的我們又有什么意義,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為什么而存在,好好想想對未來的勾畫。
清明不應是對王室的追憶而是對未來的展望。試想如果人們一味的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悔,無奈,自責,哪么世上又有幾人能抓住現在的事光,展望美好的未來。那么世界將會變成一片哀傷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個工人宣泄的機會,那么我便是贊同。清明節的祭祖我看慣了一大對人大哭一場,可又有幾人是有感而發那?
如今這個社會充滿著欺騙,使我不得不懷疑。類還能表達自身的情感嗎?一幕幕電視劇,感人的情節卻再也不能讓我淚流滿面。人人清明流淚,究竟為了什么?
現在早已沒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游人笑語不絕。
人么視乎麻木了,沒有感情的宣泄,沒有對過往的追回,更沒有對未來的展。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7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無盡的悲傷都化在這蒙蒙的細雨中,承載著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撒給逝去的,來年的清明仍然是這樣的清明,久久不散。
我靜靜地坐在窗戶旁看著那綿綿的春雨絲絲飄落,家家的院子里亮著那微弱的燭光,我們家也不例外,全家人來到了那座葬著我們祖先的山上。
爸爸拿起砍刀,把祖先的房子周圍一切雜草和竹木都砍得一干二凈,這樣就可以放心祭祀了。我們在墓前的小碗中放上了一些新鮮的水果,還小心翼翼地在墓前小巧的酒杯中倒上老酒,點上一些蠟燭和香。供了香,斟了酒,接著就是燒紙錢。而焚化紙銀錠是我喜歡做的事,用打火機點燃一張紙錢放在地上,接著把余下的紙錢也投進去,火“呲呲”地燒著,殷紅的火苗不斷地向上“噌噌”地冒著,熾熱的氣浪拍打著我的臉。一陣微風吹來,火也小了許多,紅紅的小火苗向旁邊偏移著。火苗漸漸地消失了,那完全燃盡了的灰燼也隨著風兒飄去,飄向遠方,飄向天堂。
我和父親還在墓前培上了新土,采了一些花朵,折了一些新枝插在墓前,一起叩頭行禮祭拜,爺爺、奶奶和父母的臉上也浮現著嚴肅和憂傷。
掃墓和祭拜結束了,我們也乘車回家了,望著車窗外那蒙蒙的春雨,不由讓我想到了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中的“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的場景。
到了晚上,桌上擺著一道道豐盛的菜品,有雞肉、魚肉、紅燒魚等等。奶奶會在桌上放上數雙碗筷,每個大碗中都盛了滿滿的菜飯,小碗中則倒滿老酒。奶奶會說到誰這邊坐,誰那邊坐。我不是很明白祖先為什么也會會扶老攜幼來,吃飽之后又會帶著錢鈔回去了。不過我明白這肯定是對祖先的一種思念。小的時候,我總在這時對奶奶說我餓了,奶奶就會回答:等“他們”吃飽了就可以吃了。現在長大了,我也會默默地跟著奶奶拜祭我的祖先,并且向他們祈禱保佑我的學習成績能夠考上九十分。
清明時節雨紛紛,我倚在窗前,看著窗外并未下雨。心里邊浮想聯翩……不知天堂祖先,可還安好?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8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4月5日前后是24節氣中的清明,清明節起先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定的。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個傳統佳節。
清明節各個地方的習俗各不相同,在我的家鄉主要是給死去的親人掃墓。那幾天村子里異常熱鬧,平常連過年也不來的人也都回到了村子。當然,每個節日都有它特定的美食,清明節的美食就是青餅了。
四月的艾草又嫩又綠,散發著迷人的清香,我們采了一些艾草葉子,回家洗干凈,用水煮熟了,把里面的苦水榨出來,跺碎了備用。然后把大米粉上鍋蒸,等香味出來了加上艾草再蒸,等到都熟了之后,一起倒入石臼里,那香味隨著熱氣撲鼻而來,讓人垂涎三尺。外公掐了一小塊塞進我嘴里,啊,真好吃!只見外公掄起大榔頭,隨著“嗨喲、嗨喲”的節奏聲,一錘一錘地敲打著米粉。趁外公掄榔頭的空檔,外婆迅速地去揉一下米粉,直到米粉和艾草完全溶和在一起了,就算搗好了,我們把青團摘成乒乓球大小的小球,最后把它放在刻著花紋的模具里壓平,一個個雕刻著精美圖案的青餅就新鮮出爐了。接下來我們帶著剛剛做好的青餅、水果、還有煮好的小菜去為親人掃墓,清理清理樹葉,加加泥土什么的,只見青幽幽的山間便是“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了。
清明節也是踏青、春游的好時節,可以去踏踏青、爬爬山,采采那滿山遍野的映山紅。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9
每年的清明節,我、爸爸、媽媽和奶奶都要到山上去看天上的爺爺。
奶奶準備了好多爺爺生前喜歡吃的菜和水果,還有很多元寶,聽奶奶說,這些都是給天上的爺爺平時花的錢。一切準備好后,爸爸開著車來到爺爺的墳前。
看著爺爺的照片,我、爸爸、媽媽和奶奶流著眼淚,一邊給爺爺準備吃的,奶奶拿著酒瓶給爺爺倒酒,爸爸用手把爺爺的照片擦的干干凈凈,媽媽把鮮花撒在了爺爺墳前,我們全家站在爺爺墳前,給爺爺磕了三個頭,我心里祝福爺爺“爺爺,您在天上過的好嗎?您放心,我會幫您照顧好奶奶的”。
最后,奶奶用洗衣粉在地上畫了一個圈,把元寶放在里面火化后給爺爺用。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10
清明節的源起是提醒我們感恩與勿忘,昭示著我們心中對生命的向往,對逝者的緬懷;對未來的期待,對過去的詠嘆。大自然在人類的血液中埋下了一條條尋根的蹤跡,而清明節正是喚起了我們對生命的遙想與對祖先的緬懷。
南宋詩人高翥曾吟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之時,人們祭奠祖先,憑吊故人,遙寄哀思。無論是至親、朋友,我們都會點一柱香燭,遞一束百合,撒一抔黃土,掃一掃塵埃。
清明節,我和爺爺一起去老家掃墓,祭拜我逝世的老祖母,一路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去掃墓的人,有手捧拿著白花的,有手拿祭禮的,人們以不同方式表達對親人的緬懷,我們也在他的墳前燒了一些紙錢,放了一束花,將那濃濃的相思與懷念傳至墳塋,埋于心間。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天下起了蒙蒙細雨,好像老天爺也為清明流下了眼淚。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個清明節,每到這時候,人們懷念親人的心情不禁更加強烈。
在這個三天小假里,我也隨著家人去為已故去的親人掃墓。或許是因為要寫作文的原因,我今年認真觀察了許多人,卻有一個人令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年近半百的大叔,高高瘦瘦的。可以清楚地看出已經有些皺紋過早的浮上了臉頰,頭上的銀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歲月的痕跡在他的臉上清晰可見,一看就是在生活中很不順心。他還背著一個大包,左右手中各拿著一盆花。因為有了這些特點,所以他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看著他,我的心中冒出了許多問號。他怎么背了那么大一個包?他為什么拿了兩盆花?他為什么顯的那么滄桑?……這一堆的問題使我對這位大叔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我的目光一直追隨著他,只見他在和我隔著三排的墓碑前停了下來。他緩緩地彎下腰,把兩盆花輕輕地放在了地上,又站直身子,把肩上的大背包摘了下來,從里面拿出了很多貢品擺在了他面前的墓上,又把地上的花擺在了上面,然后他緩緩地抬起頭,用他那悲痛的目光注視了一會兒墓碑上的照片。
他的下一個舉動,讓我的心中又產生了許多問題。
他向右邁了一步,同剛才一樣,把貢品和鮮花擺在了上面,用一樣悲痛的目光注視著照片。這兩個都是他的父母嗎?為什么不合葬呢?為什么只是他一個人來的呢?……
許久,他站了起來,嘆了一口氣,走了。我看著他走了很遠,我的腳便不自覺地走向了他剛剛看的那兩個墓碑。走近一看,我不禁心頭一震,左邊的墓碑上刻著“先父x慈母x”,右邊的墓碑上刻著“愛妻x”。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那一天的心情都不是很好,想起墓碑上的字和大叔滄桑的面容,我的心里便酸酸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件事,這個人和這句話都讓我感受頗多。我們現在要珍惜親情,關愛家人,不要在將來面對他們的死亡、離去時,再感到悲切和懊悔。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12
清明節是我國奠基親人和緬懷先烈的日子。所以我們學校放了假,我利用這幾天的時間回到了老家,剛一回到老家,爺爺就說下午2點去祭祖。
我和爺爺吃完午飯,爺爺在家拿了個墊子,還在商店買了一些紙錢,我便和爺爺匆匆忙忙的走了。走在路上,花沒有以前開的那麼旺盛,小鳥也不在嘰嘰喳喳的叫,路上的行人臉上都掛著一副嚴肅的表情,手里還拿著紙錢。樹上還掛滿了許多白色的紙條,好不美麗。
到達了目的地,爺爺在一碑墓停了下來,說:“到了”。然后爺爺把墊子放了下去,跪在上面磕了三個頭。我也學著做,一本正經的磕了三個頭。聽爺爺說,這碑是我太爺爺和太奶奶的墓,我聽爺爺這么一說,想這碑墓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該燒紙錢了,爺爺把打火機拿出來點著后,我拿了一點說:“太爺爺,太奶奶,你們在天堂吃好,喝好,住好。我們這里一切都好,不用為我們操心。”我說完這些話,我看見爺爺的眼淚涌了出來,說;“我孫子長大了,知道讓人省心了。”
在回家的路上,爺爺還給我講了許多關于帶爺爺和太奶奶的事情,說太爺爺和太奶奶管他非常嚴,可想太爺爺和太奶奶為爺爺花了多少心血。
從這次掃墓我知道了:我們應該珍惜生命,珍惜時間,還要做一個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就像雷鋒說的一樣:“生命是有限的,單位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服務中去。”讓我們珍惜生命吧!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13
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紀念祖先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紀念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用火燒著,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磕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14
記得去年清明節的時候,我去了一趟鄉下外婆家,在那兒,我們全家一起去祭拜了祖先。
一開始,外公和外婆他們把客廳打掃得干干凈凈,再把剛燒好的魚肉等飯菜端到了桌子上,然后外婆在桌邊正中央點上了蠟燭,最后在桌前的地上放了一個草墊子,擺設好這些后,我們全家人都來磕頭,心里都在祈禱,祈禱祖先們在另外那個世界生活得幸福美滿,并且保佑我們全家四季平安。等大家磕完頭,外婆就找來了一個大缸,把前幾天她折的所有紙錢都倒進大缸中,再把一種祭祀草撒在了里面,然后點燃火,把大缸中的東西燃燒了……剎那間,全家人都不說話了,眼睛直盯著那燃燒的大火,心里都在祈禱,祈禱祖先們把紙錢都拿去另外那個世界用,祈禱他們在那個世界生活得更美好,并且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平安。我弟弟見大人們不說話了,便“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這哭聲又增添了幾分哀愁。這時缸里的東西已化為了灰燼,然后外婆就把這些灰倒在了門口的草地上,我們望了望天空,空中陰森森的,好象祖先們也快要哭泣了,到處是一片憂傷凄涼的景象……
后來,我們一起去掃墓,只見掃墓的人們有的在唱悲哀的歌曲,有的在放聲大哭,到處紙花飛舞,我也忍不住哭了起來,這時的天好象比剛才更陰森了。掃完墓,我們就去踏青了,只見各種植物生機勃勃,可它們怎知道我們心里的憂傷啊!
那次清明節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人們對先祖的無比懷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多么希望人們都能長生不老啊!這樣人世間就會少了幾分寂寞哀愁,世世代代的人就可以團團圓圓……
六年級作文大全清明節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沒有下雨,早上在路上也看不著誰斷了“魂”,但人們依然遵守著一個習俗“清明掃墓”。
清明3天小長假的第一天,我就跟著大舅爺他們去掃墓,那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剛靠近墓園,我就聽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并有一陣陣灰白色的煙,放眼望去有一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油菜花后面是一個大湖,媽媽說這就是水庫,油菜花的邊緣是一小片的茶園,茶園里有一個采茶工,這真是太美了。
我看入了迷,媽媽喊了我一下,不然我就走丟了。我跟上去,這時發現舅母手里提了個桶,桶里有一大一小兩個烏龜,一看就知道是大舅爺買的。我跑過去問大舅爺:“大舅爺,你為什么要買烏龜呀?”大舅爺說:“等會兒放生。”我又疑惑的問:“放生干嘛?還不如給我養著玩玩呢!”大舅爺笑著說:“你想要的話下次再給你買一個。”我恍然大悟,放生烏龜也一定有它的含義,就像掃墓一樣。
走進墓園中間,媽媽和舅舅竟然迷了路,頓時不知道往哪走,找了好半天才找著我老太太二哥墓碑。到那兒時旁邊已經有好多人,我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那一個大房子,我想:“誰家這么有錢買這么個大房子?”一會兒,有個舅奶奶搬著兩件衣服和一個盒子放到火堆上去燒,燒完后又親自把大房子放火堆上燒。原來這房子是她買的呀!這么有錢,羨慕死了!
后來我才知道這房子和衣服都是我婆婆托她買和燒的,因為我婆婆生病在家,最壯觀的就是燒房子的時候了。一會兒火就沒了,但很快就冒上來,先把半面墻烤軟了,然后就全冒上來,一下子就冒到房頂,整個房子都塌了下來,變成一堆紙,燒的著不多了,我們就一個一個的磕頭,請求祖宗保佑你,我連磕了好幾個頭,并求祖宗保佑我成績越來越好,掃完了我老太太二哥的墓,就該掃我老太太的墓了。
墓都掃完了,我跟大舅爺和小舅爺來到了湖邊放生烏龜。大舅爺把桶輕輕往下斜了一點,讓烏龜自己爬出去,還說到:“你自由啦!快走,快游吧!”然后許了個愿,我們便走了。
清明掃墓是我們的習俗,我們必做的事,你們今年掃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