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個人愛國事跡
每個人都應該有顆愛國心,屈原是中國歷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屈原個人愛國事跡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屈原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1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國貴族。公元前340年誕生于秭歸三閭鄉樂平里。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
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于秦國。頃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2
據《史記》記載, 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 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蘭的嫉妒, 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毀謗屈原. 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 連帶的也不采納他的諫言, 最后甚至將屈原放逐. 屈原滿懷悲憤, 落拓江湖, 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后, 懷石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死后數十年, 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為秦所滅。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姓的心中. 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據說屈原投江后, 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 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起船只, 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粽子, 雞蛋等食物, 撲通的往江里面丟, 說是讓魚假吃了, 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 說是要藥暈了蛟龍, 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過不了多久, 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 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 抽了筋, 脖子上, 然后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睕, 脖子上, 又用雄黃酒抹七竅, 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從此以后, 每年到了五月五日, 人們都要劃龍舟, 吃粽子, 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屈原曾經寫了很多優秀的詩歌,其中最有名的是《離騷》。他在詩歌里,痛斥賣國的小人,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對楚國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無限的深情。后來人們認為屈原是一位我國古代杰出的愛國詩人。
屈原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3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要吃粽子,賽龍舟,這種習俗還有一個傳說呢?
傳說,屈原是一位楚國的大臣,他主張富國強兵,抗擊秦國,但遭到_臣陷害,被革職流放,后來楚國被秦軍占領,屈原悲憤而絕望,于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人聽到這件事,非常傷心,因為他們愛國的大人死了。為了不讓屈原在餓肚子。當地人每逢五月初五往水里投做好的米飯。
就這樣一年,二年過去了。不料一天晚上人們忽然夢見屈原來了。他頭上還是戴著高高的帽子,腰間掛著一柄長長的寶劍,身上還佩戴著一些珍珠和美玉,臉上的神情顯得高亢但有幾分憂慮。他對大家說:“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你們送給我的米飯,都被魚蝦龜蚌等水族吃了,我不可能去跟它們搶吧!大家問,怎么做才不會讓水族吃呢?”屈原說:“你們可以用淡竹包飯,做成角黍,水族見了,以為吃吃菱角,也許就不會吃了。”
第二年,屈原又給人們托了一個夢說:“謝謝你們送給我的角黍,我吃了一些,可是有一部分還是讓水族吃了;”你們用船送角黍時,可以把船裝扮成龍的樣子,一切水族都屬龍王管,它們一看是龍王送的,也許就不敢吃了。
從此,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傳了下來。
屈原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4
屈原是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愛國者。他生在戰國時期的楚國,家鄉在現在湖北的秭歸(zǐguī),離長江三峽不遠。這里風景奇美,山影水聲迷人動聽,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熱愛楚國??墒浅y治者腐敗無能,不圖進取,使國力漸漸衰弱,百姓生活也很痛苦。屈原非常著急,來到都城勸楚王改革圖強。不料他受到_臣的陷害和攻擊,一度信任他的楚
王竟把他趕出都城,流放到了遠方。
屈原一片愛國心不被人理解,難過極了。有人勸他:“楚國既然不需要你,你何不到別國去,照樣可以施展才能啊!”
屈原回答說:“我愛我的楚國,為它的命運擔憂,為百姓的痛苦傷心。明知自己的處境很危險,可是舍不得我的故土。我希望有一天還能為它出力。”
屈原寫了許多詩,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他想象著自己乘著龍駕著象,在天空中翱翔,就要飛往遠方,離開楚國,忽然回頭看到了可愛的家鄉,立刻停住了腳步。他的仆人哭了,連馬也不肯再往前走。他又回到了楚國,并下決心:“如果不能實現我的愿望,我就投江而死,用生命殉我的祖國!”
不久,屈原懷著對楚國深深的眷戀,投入了汩羅江(在現在湖南)。他對楚國的愛也就是對中國的愛,對自己所屬民族的愛。所以全國人民至今還懷念他,每年端午節人們劃龍舟,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者。
屈原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5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蘭的嫉妒,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毀謗屈原.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連帶的也不采納他的諫言,最后甚至將屈原放逐.屈原滿懷悲憤,落拓江湖,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后,懷石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死后數十年,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為秦所滅。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姓的心中.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據說屈原投江后,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粽子,雞蛋等食物,撲通的往江里面丟,說是讓魚假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脖子上,然后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從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屈原曾經寫了很多優秀的詩歌,其中最有名的是《離騷》。他在詩歌里,痛斥賣國的小人,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對楚國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無限的深情。后來人們認為屈原是一位我國古代杰出的愛國詩人。
屈原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6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 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蘭的嫉妒,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毀謗屈原。 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而且也不采納他的諫言,最后甚至將屈原放逐。 屈原滿懷憤怒,落拓江湖,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后,懷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死后數十年,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為秦所滅。 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百姓的心中。 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雄黃酒:
據說屈原投江后,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身。 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粽子,雞蛋等食物,撲通的往江里面丟,說是讓魚甲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尸身(另一說是魚就看不出來了,屈原就能吃到了)。一位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 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從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有些地區,則在端午節在門上插菖蒲和艾草,這固然是因為蒲艾有解毒的功用。 不過,關于這項艾習俗的起源,民間則有一種說法。
插菖蒲,艾草
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百萬,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難。 這一年五月,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見一波波的老弱婦孺涌出城外,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 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道: 「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婦人回答: 「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不日就要攻進鄧州。 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調去守城,我們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又指著小孩問她: 「你為什麼手牽小的,卻懷抱大的呢」那婦人就說: 「懷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 里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 萬一情況危急時,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 「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 」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里,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黃巢的軍隊攻進城里,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 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的領兵離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難。 為了紀念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節,大家就會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項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屈原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7
屈原所在的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鼻虺錾碣F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他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最終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幾起幾落的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終關心著楚國的命運,陸續地寫出了《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等詩篇,表白了自己不愿與黑暗腐朽的勢力同流合污的立場和決心。
其中,高中課文《屈原列傳》、《離騷》、《湘夫人》等,都說到屈原。
一、原文再現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肚袀鳌?/p>
二、素材評析
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詩中他自己寫到:“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边@是屈原受到奸臣讒陷,被楚王流放時,在憤激之下而寫的。正如司馬遷所說:“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所以作詩《離騷》泄憤。但是,屈原的高潔之處,在于他無論遭受什么樣的打擊與諂害,但他總是執著地堅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馬遷贊美到:“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p>
三、適用話題
適用“肩膀”、“位置與價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責任”、“理想”、“執著”等等。
屈原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8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讓我想起了屈原的故事。
去年的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洋溢著粽子的清香,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談開了。媽媽問:“誰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我和爸爸搶著回答:“是端午節!”。“那么端午節這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爸爸就此給我講了關于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創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團結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墒浅醪坏宦爠窀?,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
后來,楚國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后,都去尋找屈原的尸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里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尸體,便用米包成粽子扔進江里喂魚。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每一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那天,定為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賽龍舟?!?/p>
現在想起去年端午節的這個時候,爸爸跟我說的屈原的故事,我依舊很感動。這位為國捐軀的愛國詩人,他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多么的偉大。我們應該敬佩他,向他學習!
屈原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9
屈原以死報國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
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
但是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10
農歷五月初五那一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早在周朝,就有了“五月五日,要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但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和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都吃粽子,南方人賽龍舟。同時,端午節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喝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應出我國的優良傳統。
戰國時期,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后來屈原的主張受到了某人的反對,并且不斷在楚懷王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聽了,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便寫了《離騷》、《天問》等不少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去請楚懷王到秦國議和。屈原看穿了秦王的詭計,進宮陳述,不料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了城都。議和那一天終于來臨了,楚懷王如期赴會,結果一到秦國就被囚禁了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死于秦國。楚衰王即位不久,秦國又來攻打楚國,楚衰王一見,嚇得倉惶逃離京城,秦兵攻占城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死于秦國和城都失守的消息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便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中。江邊的村民得知屈原投入汩羅江中,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還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好讓魚蝦不傷害屈原的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