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優秀事跡材料
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愛國主義優秀事跡材料如何規定擬定?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愛國主義優秀事跡材料參考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愛國主義優秀事跡材料精選篇1
小學生爭做愛國、明禮、誠信、守法的小標兵個人事跡 ,一個多才多藝、活潑熱情的女孩。目前就讀于市小學五年級。在學校里,她是成績優異、樂于助人,深受師生喜歡的好學生、好班長、好大隊委員;在家里,她是聽話、懂事、關心親人的乖女兒;在鄰里,她是善良、活潑、漂亮、可愛的小大人兒。她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鋼琴方面的特長尤為突出,目前她的鋼琴考試已經過了七級,此外她參加省七巧板比賽也曾多次獲獎,多次當選為班里的五星標兵。她熱愛祖國、熱愛集體,講文明,懂禮貌,誠實守信,努力學習,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小榜樣。
一、熱愛祖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從小就樹立了做祖國棟梁,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她集體榮譽感強,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她從小學一年級起就當班長,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五星標兵,她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在同學當中具有較高的威信。她的愛國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她積極參加舉辦的奧運助威小冠軍選拔賽并獲得銅牌,以優異的成績表現出極大的愛國熱情;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學校組織向災區捐款,她都踴躍參加,并且在班級里積極的為災區捐款,用愛心表現出對祖國的熱愛;她平時努力學習,積極向上,以嚴肅認真的態度上好每一堂課,以優異的成績實現著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美好愿望。
二、文明禮貌,從一言一行做起
待人熱情大方,講文明懂禮貌,一方面來自于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方面來自于學校認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她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她談吐文明,舉止沉穩,深受老師、同學以及周圍人的喜愛。不僅如此,她還會從小事做起,表現出文明禮貌的良好品質,比如,快上課了她發現黑板還沒擦,她會主動上去擦黑板,給老師講課提供一方干凈的板書田地;走在校園里、樓道中、教室內發現地上有廢紙果皮,她會彎腰拾起來放入垃圾箱內,為學校環境的干凈整潔出一份小小的力;同學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她會伸出熱情之手給予幫助。她是一個語言文明、行為文明、思想文明的好學生,真正無愧于“五星標兵”的榮譽稱號。
三、誠實守信,從認真履行每一個承諾做起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就是要我們用善感的心靈去認真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誠信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品德,沒有誠信就沒有穩定的社會秩序,沒有誠信就沒有健康的人際關系,沒有誠信也就沒有社會的向前發展。教育學生從小講誠信是大事,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誠實守信的品德是重中之重。作為小學生的沒有辜負學校和家長的教育,她做到了誠實守信。她說:“我昨天答應老師要努力學習,早上我答應過爸媽要認真聽講,我就一定要做到。她認真上每一堂課,無論這課考試與否;她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無論這次考試記入檔案與否。她從不因為要取得好名次而弄虛作假,而是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用優異的成績履行自己對老師、對家長的承諾。她講誠信, 誠得實在。一次,她跟同學約好利用雙休日去學校換黑板報,可第二天一早便下起了大雨,為了完成她和同學的約定,她毅然冒雨趕到學校,認認真真踐行對同學的承諾。
她講誠信,誠得可愛。她利用課余時間學鋼琴,從不缺課或遲到。有一次,她感冒有點發燒,媽媽心疼她,勸她請假,她說:“這么點小毛病就缺課害得老師單獨為我一個人補課怎么行呢?她帶病堅持去上課,堅決履行對老師的承諾。
四、遵紀守法,從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做起
小學生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國家、社會、學校都非常重視對他們進行遵紀守法的教育,通過開設思想品德教育課程、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從小培養他們的法制觀念和道德觀念。因此,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能嚴于律己,從不違反紀律,更不做違反法律的事,而且見到不良現象,她還盡力制止。例如,上學、放學的路上她認真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看到同學闖紅燈她立刻勸說制止;在學校,看到個別同學破壞公物、打架罵人,她會及時制止并立刻報告,不讓違紀事件發生。她遵紀守法,明榮知恥,“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以實際行動證明著她的優秀。
愛國主義優秀事跡材料精選篇2
漢宣帝在位的時候,漢朝又強盛了一個時期。那時候,匈奴由于貴族爭奪權力,勢力越來越衰落,后來,匈奴發生分裂,五個單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個單于名叫呼韓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單于打敗了,死傷了不少人馬。呼韓邪和大臣商量結果,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帶著部下來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漢宣帝像招待貴賓一樣招待他,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音hú,古時候十斗為一斛)糧食。
呼韓邪單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后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后,他的兒子劉奭(音shì)即位,就是漢元帝。沒幾年,匈奴的郅支單于侵犯西域各國,還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打敗了郅支單于,把郅支單于殺了。
郅支單于一死,呼韓邪單于的地位穩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同漢朝和親。漢元帝同意了。
以前,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后宮去傳話:
“誰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
后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
有個宮女叫王嬙,也叫王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為了自己的終身,她毅然報名,自愿到匈奴去和親。
管事的大臣正在為沒人應征焦急,聽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報漢元帝。漢元帝吩咐辦事的大臣擇個日子,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
呼韓邪單于得到這樣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高興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說的了。
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多少有點舍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經晚了。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
原來宮女進宮后,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愿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
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慣了,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歡她,尊敬她。
王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后,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王昭君離開長安沒有多久,漢元帝死去,他的兒子劉驁(音ào)即位,就是漢成帝。
愛國主義優秀事跡材料精選篇3
他,歷經坎坷,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曾獲得“兩彈一星元勛”“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的榮譽稱號;他,便是我國導彈的奠基人——錢學森。
錢學森早年留學美國,在美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豐富的待遇,但是,他一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便立即決定回國工作。他說:“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該早日回到祖國,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不料,他的這一決定遭到了美國移民局的百般阻撓,因為他們看中了錢學森的能力,不愿意看到他為中國所用。為了留住他,美國甚至派間諜將他逮捕,關在牢房里。錢學森受盡折磨,然而,他沒有屈服,他不斷提出要求:我要離開美國,回到祖國去。就這樣,他與美國移民局堅持斗爭了5年,最終,他還是登上了歸國的輪船,含著幸福的淚花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回國后,錢學森很快地投入科研事業中,開始忘我的工作。每個項目他都親力親為,一絲不茍,容不得出半點差錯。1960年11月,他帶領著其他科研人員嘗試導彈發射,結果屢試屢敗,不少工作人員都灰心喪氣,失望至極,而他卻詼諧地說:“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西么?今天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在他與同事們的刻苦努力下,一年后,我國第一枚導彈試發成功。錢學森接著又承擔起了研制火箭運載原子彈進行遠程攻擊的任務。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了兩彈對接。1966年10月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在錢學森的眼里,發射的不僅僅是導彈,而是中國的尊嚴。錢學森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他具有精益求精,永求上進,開拓創新不斷直前的精神。
新中國成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后,特別是國防現代化基礎薄弱。為了我國國防力量的提升,為了證明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為了洗刷東亞病夫的稱號,錢學森嘔心瀝血。這種情懷是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所應該學習的,我不禁想起周總理說的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難道我們讀書人不應該有這樣一種氣魄和理想嗎?如果問我看完影片后收獲到了什么,那我一定無可置疑地回答:“志向,進取,鉆研,拼搏,奉獻,為了祖國!”
最后,我用錢學森的一句名言來勸導同學更是對自己的一種勉勵:“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有成果的!”
愛國主義優秀事跡材料精選篇4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的目的,主要是推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入開展,進一步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對祖國最深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是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在創立和建設新中國的偉大歷程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壯麗的篇章,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從留下“可愛的中國”到“狼牙山五壯士”,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從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從“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到新時期領導干部的優秀代表鄭培民……
這一串串閃光的名字,雖然年代不同,事跡也不一樣,但其精神實質都是一致的,即: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祖國的驕傲,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最直接的教材,是激勵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集中學習宣傳英雄模范人物,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契機。
通過開展“雙百”評選活動,大力頌揚英雄模范的先進事跡,弘揚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能夠在全社會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引導人們深刻理解愛國主義的豐富內涵,激發愛國精神,振奮民族精神,把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轉化為推動實際工作的強大動力;能夠進一步弘揚社會正氣,樹立學習楷模,引導人們見賢思齊,比學趕幫,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提升境界,不斷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能夠通過英雄模范的先進事跡回顧我們黨的光輝歷史,通過光輝歷史昭示中國未來發展方向,引導人們增強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信念和信心,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個理論體系”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愛國主義優秀事跡材料精選篇5
邱少云,中國人民志愿軍著名戰斗英雄。他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12日,部隊奉命攻占391高地美軍前哨陣地,在潛伏時他被美軍發射的偵察燃燒彈燒著。為不暴露潛伏部隊,他雙手插進泥土中,強忍劇痛,始終未動,直至壯烈犧牲。新華社發
新華網電在朝鮮戰場上,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一動不動,任憑火魔肆意吞噬掉自己年輕的生命。
他,就是著名戰斗英雄邱少云。
邱少云被火燒著了
1952年10月,志愿軍決定攻占391高地美軍前哨陣地。為保證戰斗勝利,志愿軍第15軍29師87團3營的570多名戰士奉命執行潛伏任務。
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位。
9連是執行潛伏任務的主攻連隊。連長程子英,1996年在北京去世。生前,他在《在潛伏地區》一文中寫道——
往日似乎很短的一天,今天卻這么難熬!心里有事,怎么也安靜不下來。中午的陽光照射著寂靜的大地,戰士們都穿著棉衣,熱得厲害。沒有風,不時有小蟲子往他們臉上爬,向脖子里鉆。
突然,從山后傳來飛機的馬達聲,吼叫著像要投彈的樣子。我的心更緊張起來,是不是敵人發現了呢?我看看四周,潛伏地上一點動靜也沒有。
飛機盤旋了幾圈后,轟鳴著飛去。
平靜沒多久,似有察覺的敵人開始了猛烈的炮擊,伏擊圈側后方黑煙滾滾,火光亂閃,好像連空氣也著了火,熱得燙人。我看見邱少云的身子貼地上,一動不動,塵煙落了他一身。
沒想到,敵人的第2輪轟炸中竟然夾雜了十幾顆燃燒彈。燃燒彈炸裂后,四處噴濺到潛伏戰士的身上,腿上的偽裝網和草立刻燃起了烈火……我緊張得用袖筒擦擦臉上的汗,剛想跟指導員說些什么,忽然聽到前邊小聲地傳來了報告:邱少云被火燒著了!
師長特批參加潛伏的“非黨員”
時任29師師長的張顯揚呆了片刻,低聲問道:“邱少云?是那個后補進潛伏部隊的四川兵嗎?”
1996年,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張顯揚講述了他特批邱少云參加任務的故事——
我去9連檢查潛伏準備工作,快到連隊時,看到有個戰士在哭。馬上要打仗了,哭什么嘛!我最煩手下的兵哭哭啼啼的,當兵就要有個兵樣子!
我讓他站起來,問他是哪個連的。他說他叫邱少云,是9連的。
這是我頭一次見邱少云。
我就沖著他怒吼,9連這么個大功連隊,怎么出你這么個軟蛋,你哭什么嘛!邱少云很倔,說,誰是軟蛋,我是傷心。連里不讓我參加潛伏,他們不把我當個兵看。
旁邊陪我檢查的87團團長孟建民解釋說,這次潛伏考慮到危險性大,決定讓黨、團員參加,非黨團員在后方后備。我說這個規定太死板,這么好的戰士,你沒看出來嗎?他求戰心切,就是要打仗,這樣的兵我看可以去潛伏。
孟團長當即讓邱少云跟我們去連部。最后,程連長同意了邱少云去潛伏。
邱少云高興得很。給我敬了個禮,就走了。我記得他人挺精神的,個頭有1。7米左右,說一口四川土話。
火在邱少云的身上燒了30多分鐘
潛伏在邱少云身后3米處的李川虎,始終難以忘記那悲愴的一幕——
燃燒彈的油液特別稠,是濃縮的,一炸開就四處飛濺,邱少云身上濺了不少。那火太大了,我看見他的全身抽動了一下,臉一下子綠了,手使勁插到了土里。我不敢說話,就用眼色一次又一次地示意他趕快打個滾,把身上的火弄滅。
邱少云沒有理會我。他使勁把頭往下埋著,火苗每抖動一下,身體就抽搐一次。
旁邊2米處就是一條水溝。他只要一滾,就可以活命。我那會兒也顧不上紀律了,就低聲叫他的名字,他沒回答,但我想他肯定聽見了。
火在邱少云的身上燒了30多分鐘。
1952年10月12日傍晚,我潛伏部隊向391高地發起猛攻。戰斗結束后,我們發現,邱少云全身被燒得如同黑炭,遺體縮成一團緊貼在大地上。
唯一沒被燒盡的,是那雙深插進泥土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