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蘭的愛國事跡簡寫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你是否在尋找“劉胡蘭的愛國事跡簡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劉胡蘭的愛國事跡簡寫(5篇),歡迎大家分享。
劉胡蘭的愛國事跡簡寫篇1
圓形的劉胡蘭烈士墓前,8米高的漢白玉劉胡蘭雕像傲然屹立。“劉胡蘭烈士被捕處”旁的一棵老柳樹主干粗大,記錄著滄桑的歲月;細枝上泛開綠芽,生機盎然。透過緊鎖著的觀音廟門縫,記者恍惚回到了74年前那個陰沉沉的上午。
1947年1月12日拂曉,國民黨反動派突然包圍了云周西村,封鎖各個路口,召集全村群眾在村南的觀音廟前開會。
由于我黨地下組織在劉胡蘭的配合下,鏟除了敵人委派的云周西村村長石佩懷。氣急敗壞的反動派組織“復仇隊”開始瘋狂報復。
未來得及轉移的劉胡蘭隨著人群,被逼到觀音廟前的場地上。忽然,一個認識劉胡蘭的“復仇隊”隊員威逼利誘她去“自白”。劉胡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什么話也沒說,只是悄悄從手指上卸下指環,從衣袋里掏出一塊洗得干干凈凈的手帕和一個空萬金油小盒,鄭重地交給了媽媽。
敵人將劉胡蘭抓進觀音廟的西房開始審訊。劉胡蘭始終堅貞不屈,昂首挺胸地厲聲道:“怕死不當共產黨!”
審訊無果。幾個士兵一擁而上將劉胡蘭綁到廟門外的刑場,在她和鄉親們面前殺害了石三槐、石六兒、石世輝、張年成、劉樹山、陳樹榮6人。反動派頭目“大胡子”獰笑著問道:“你怕不怕?”劉胡蘭冷笑一聲,道:“我死也不屈服,決不投降!”
劉胡蘭眼睛里噴射著仇恨的火光,猛然向敵軍官大喝一聲:“我咋個死法?”
“大胡子”一怔,像惡狼一樣狂叫道:“一個樣!”劉胡蘭威嚴地喝道:“不準殘殺鄉親,我一個人死好了。”
說完,劉胡蘭從容地向鍘刀走了過去……
走進劉胡蘭紀念館,革命啟蒙、投身解放、勇斗敵頑、慷慨就義、親切關懷、發揚光大6個篇章,活靈活現地反映了劉胡蘭烈士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文水縣云周西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劉胡蘭6歲那年,日本侵略軍占領文水縣城,抗日戰爭一直伴隨著她的童年。
1938年4月,文水縣抗日政府成立,年輕的共產黨員顧永田擔任縣長。隨后在全縣實行合理負擔、廢除封建水規等一系列政策,廣大農民得到了經濟利益,更激發起抗日救國熱情。1941年起,日寇在華北先后五次推行“強化治安”運動,駐文水敵人先后在平川幾個村鎮扎下據點,云周西村一帶也成了敵占區。
隨著斗爭形勢的發展,云周西村成為附近村莊抗日活動的紅色據點之一。劉胡蘭耳濡目染,聽著抗日英雄威武故事、看到一幕幕血與火的斗爭場面,從小立志要像英雄們那樣做人。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同年9月9日,文水縣城又被閻錫山軍隊占領,解放區軍民被迫拿起武器自衛,迎擊來犯之敵。
隨著革命形勢發展,當年只有13歲的劉胡蘭參加了婦女培訓班。1945年11月底,從培訓班結業,劉胡蘭返村擔任村婦救會秘書。不久,她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
其間,她參加東莊戰斗的支前工作。戰斗結束后,一位解放軍傷員被送到云周西村來養傷。劉胡蘭見他傷勢很重、神志不清,急忙護送到一個軍屬家里,給傷員喂水喂飯,用鹽水洗傷口,一直忙到天黑。接著,劉胡蘭跑回家里取出上年夏天拾麥穗換下的錢,出去買了70多個雞蛋,送給傷員。那位傷員很快恢復健康,重返前線。
1946年5月,劉胡蘭被調到文水縣五區“抗聯”擔任婦救會干事兼任云周西村婦救會秘書,全身心投入到大象鎮土改試點運動,進一步提高了政治覺悟。
1946年6月,年僅14歲的劉胡蘭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被批準為中國共產黨候補黨員。
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晉綏分局作出決定,追認劉胡蘭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同年,____揮毫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胡蘭的愛國事跡簡寫篇2
英雄精神值得銘記,紅色記憶永不忘懷。
開展__學習教育以來,坐落在文水縣東的劉胡蘭紀念館一直熱度不減。來自全省各行各業的黨員干部不斷地前來瞻仰參觀。
這位在上世紀60年代就出現在小學課本里的15歲革命小烈士,以英雄就義灑熱血的精神書寫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氣節,影響了一代代人的思想成長。
“劉胡蘭精神”與時俱進,從革命戰爭年代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演變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群眾利益、主動擔當作為的新時代精神。新時代“劉胡蘭精神”凝練總結為16個字:堅定信念、不屈不撓、敢于擔當、勇于奉獻。
劉胡蘭的愛國事跡簡寫篇3
75年前,一名女孩在面對敵人冰冷的鍘刀時毫無畏懼,大聲喝道:“我咋個死法?”隨后,英勇就義。____曾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就是劉胡蘭,犧牲時年僅15歲。
1932年,劉胡蘭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她從小就聽抗日故事,學唱抗日歌曲,“共產黨好”深深印在了小劉胡蘭的心中。她10歲時就加入了抗日兒童團,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情報、送彈藥、救護傷員。小小年紀,就為抗日做了許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積極抗戰的劉胡蘭還曾擔任村婦女救國會秘書,組織婦女學習文化知識、宣傳革命道理,帶領婦女做軍鞋、看護傷員、參戰支前,動員青年報名參軍。
1946年6月,劉胡蘭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擲地有聲地宣誓:“我入黨后,不怕流血,不怕犧牲,堅決革命到底!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敵人面前不屈服!”這一年,劉胡蘭14歲。
1947年1月12日,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包圍了云周西村,劉胡蘭因為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在敵人威脅面前,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殘酷的敵人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把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用鍘刀殺害。面對敵人的血腥殺戮,她毫無懼色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從容地走向鍘刀,壯烈犧牲。生命定格在了剛滿15歲那一年。
15歲的她,因何而偉大?因她年紀雖小卻有著偉大信念,因她明知戰爭險惡卻仍奮勇抗爭,因她不懼鍘刀、不懼敵人、不屈不撓,因她怕幸福來得太晚,人民受苦太久。而正是這“怕”,讓那個年代平凡的人變得偉大,讓這個年代的我們享有錦繡繁華。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我們還要繼承和弘揚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好好學習,掌握本領,不怕困難,爭取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美好,更加強大!
劉胡蘭的愛國事跡簡寫篇4
“姐姐性格剛烈。她被敵人帶走時,特意把奶奶生前留給她的指環摘下,取出手絹以及一個用完卻沒扔棄的萬金油盒交給了母親。母親當時不解,事后才意識到,姐姐既已把最珍視的東西留給親人,就是決意與敵人決戰到底。”
在山西文水縣劉胡蘭紀念館內,66歲的劉繼烈含淚向記者講述了74年前姐姐劉胡蘭被捕的一幕。彼時還未出生的他,幼時每每聽到母親講到姐姐遇害這一幕,媽媽哭,他也哭。
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劉胡蘭被敵人殺害于文水縣云周西村,年僅15歲。
云周西村坐落在呂梁山下、汾河畔,是一個有著1000多口人的平川村。1932年10月,劉胡蘭出生在當地一戶農民家庭。
抗日戰爭爆發后,黨的抗日隊伍來到文水開展抗日救亡。1938年,文水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在全縣實行了減租、減息等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當時,劉胡蘭家對面是中共地下黨的一個“敵工站”,少年劉胡蘭經常去聽抗日故事,學唱抗日歌曲。抗日民主政府辦起抗日小學后,劉胡蘭也有了上學的機會。19歲的共產黨員、文水縣縣長顧永田帶領游擊隊成功伏擊日本兵,還到云周西村宣傳抗日,是劉胡蘭心目中的“英雄”。
抗戰期間,劉胡蘭的父親劉景謙等群眾為八路軍運送物資。敵人炮火來襲,有人扔下物資就跑了,劉景謙卻躲在樹坑里,等敵人走了,再繞上山,總要把物資安全送達。劉胡蘭繼母胡文秀曾是娘家南胡家堡村婦救會委員,嫁過來后經常利用紡線的機會教劉胡蘭識字,給劉胡蘭講進步道理。
“在革命氛圍和家庭氛圍的熏陶下,劉胡蘭很快成長起來,并且早早懂得了一個人怎樣才能活得有價值、死得有意義。”劉胡蘭紀念館原副館長、山西女英烈研究會會長陳湘平說。1941年,云周西村一村民為八路軍傳送情報時慘遭敵人殺害。不久,顧永田也不幸犧牲。噩耗傳來,劉胡蘭對同村好友、陳湘平的二姑陳玉蘭說:“這兩人死得真‘鋼骨’,我要是死,也是這樣去死!”
1942年,文水平川第一支兒童團在云周西村成立,10歲的劉胡蘭擔任了兒童團團長。她經常和小伙伴一起站崗、放哨、送情報。有一次,八路軍包圍了敵軍一個團,縣婦女部長奉命組織民兵擔架隊支援前線。劉胡蘭和幾名婦女也要支前。部隊首長勸她們:“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險。”劉胡蘭果敢地回答:“戰士們都不怕,我們是女民兵,也不怕。”她們在前線表現得十分勇敢,不但為傷員包扎傷口,還幫助戰士們運送彈藥,一直忙到天黑,戰斗結束才撤回來。這時的劉胡蘭才13歲。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閻錫山部隊占領了文水縣城,解放區軍民被迫拿起武器,保衛勝利果實。1945年11月,劉胡蘭參加縣黨組織舉辦的婦女訓練班。40多天的學習,使她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革命覺悟有了進一步提高。
回村后,劉胡蘭擔任云周西村婦救會秘書,與黨員一起發動群眾斗地主、送公糧、做軍鞋,還動員青年報名參軍。劉胡蘭在斗爭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成長,于1946年6月被批準為中共候補黨員。這一年,她才14歲。
1946年冬天,劉胡蘭經過偵察,協助武工隊處決了一名為非作歹、群眾恨之入骨的偽村長。這一行動沉重打擊了敵人,但也遭到敵人的瘋狂報復。
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在敵人威脅面前,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沒有辦法,將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但她毫不畏懼,從容地躺在鍘刀下。她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永生的篇章。
1947年3月下旬,____帶領中共中央機關轉戰陜北途中,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縱隊司令員任弼時向他匯報了劉胡蘭英勇就義的事跡,____深受感動,揮筆寫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8個大字。8月1日,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追認劉胡蘭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劉胡蘭生前沒有留下一張照片。當年的云周西村如今已改稱“胡蘭鎮”。那棵見證先烈被捕的小柳樹,枝開葉散,生命力依然頑強。陳湘平說,劉胡蘭紀念館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待國內參觀者1600多萬人次,外賓、友好人士4000余人。
劉胡蘭的愛國事跡簡寫篇5
劉胡蘭出生于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一個中農家庭。1945年1月,劉胡蘭參加西社奪糧戰斗,同革命者扛糧裝車。1945年10月,劉胡蘭背著家人只身到汾河貫家堡村,參加了婦女解放培訓班,被選為小組長,潛心學習。在當地召開的反霸群眾大會上,登臺發言,揭露并痛斥惡霸地主和封建習俗殘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區里表揚。結業回村后,擔任村婦救會秘書,組織婦女辦冬學,幫助烈軍屬解決困難,支前和慰問部隊等。與黨員一起,發動群眾斗地主、送公糧、做軍鞋,動員青年報名參軍。1946年2月,劉胡蘭參加反擊閻錫山頑軍作戰的東莊戰斗的支前工作。
1946年春,縣里下達200斤紡棉花任務,限期20天完成。她帶領婦女晝夜苦戰,提前2天完成,獲全縣第一名。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干事,并被調回云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1946年10月,劉胡蘭和留下來的同志一起向各村黨組織傳達黨的指示,組織群眾掩埋糧食。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反動村長石佩懷處死。閻錫山匪軍決定實施報復行動,大舉進襲文水一帶。為保存實力,中共八地委決定平川地區大部份干部轉移上山。她以自己年紀小、熟悉環境為由,主動要求留下來,黨組織同意了她的請求。十二團三營連長王本固負傷,她將王本固隱蔽在一戶軍屬家,用自己平時節省的錢給他買藥治傷,并精心護理直至痊愈返隊。12月,敵人頻繁出擊云周西村,并捕走地下工作人員石三槐等,形勢日險。家人勸其撤退但她仍堅持等上級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級通知她轉移。次日拂曉,國民黨卻突然包圍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強令全村群眾到觀音廟集中。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隨同群眾來到會場。國民黨當場又抓捕了石世輝、陳樹榮、劉樹山、張年成等,并脅迫她出場坦白。審訊中,國民黨千方百計,軟硬兼施,想誘使其供出同黨,并相許給她土地。劉胡蘭百般不從,從容就義。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是對劉胡蘭作為革命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