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人物優秀事跡10篇
寫事跡的目的是總結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為。愛國就是熱愛祖國的山河,愛國就是維護祖國的尊嚴,你知道愛國人物優秀事跡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愛國人物優秀事跡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國人物優秀事跡(精選篇1)
愛國故事:溥儒不為名利所動
溥儒,字心畬,書畫家,清宮宗室。為人清室。為人清正,不慕權勢,富有民族氣節。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并企圖吞并整個中國,扶植親日勢力,溥偉貪圖榮華富貴投入日本帝國主義懷抱。溥儀做了滿洲國皇帝,成了日本_下的傀儡。溥儀為了顯示"皇恩浩蕩",下詔書召見宗室,封爵,溥儒當然也在被召之列??伤麛嗳患右跃芙^,隱居于西山為家,連字畫也不賣,周圍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畬,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箲饎倮?,他辭去國民黨的國大代表,拒絕參加政治活動,以賣書畫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愛國人物優秀事跡(精選篇2)
愛國故事:從小就有愛國的勇氣
1910年,瞿秋白進常州中學讀書這所中學的校長和一些老師,經常對學生講述清朝政府_的事實,進行愛國思想教育。少年瞿秋白在校長、老師的教育下,非常關心國事,常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來勉勵自己。
他取了一個名字叫“雄魄”,表達他救國的抱負。他曾指著腦后那條長辮子對同學說:“這尾巴似的東西,我們非把它剪掉不可!”第二年爆發辛亥革命,他馬上把自己的辮子剪掉。
愛國人物優秀事跡(精選篇3)
愛國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向警予是中國_的第一個女中央委員,是黨中央的第一任婦女部長。1928年,不幸被國民黨_殺害,年僅33歲。她原名向俊賢,為什么后改名為向警予呢?一年夏天,學校開運動會。在400米決賽中,一位運動員奮力猛沖,后來居上,奪得第一名后突然暈倒在地,向俊賢和同學們將她扶起送到醫院救護。
當晚,向俊賢對同學們說,今天400米賽跑獲第一名的同學,他的拼命精神多么可貴啊!國家光明燦爛的前途,全靠我們齊心協力去創造。現在,外有列強欺凌,內有軍閥割據,政府_,社會黑暗,如果我們把賽跑運動員那種拼命的精神用來拯救國家和民族,我們的國家就有希望了。為了國家自強,為了民族自強,我們為人做事求學問,都要有這種拼命精神。我已想好了,從今日起,我改名叫“向警予”,就是要時時敲響警鐘,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用拼命的精神去求學問、救國家。
愛國人物優秀事跡(精選篇4)
愛國故事:楊靖宇臨危不懼
1940年2月,在風雪彌漫、攝氏零下40多度的大森林里,東北抗聯楊靖宇同志遭到敵人圍追堵截。兩個警衛員一個英勇犧牲了,一個身負重傷隱蔽在樹洞里。他只身一人,邊打邊走。
他剛到黑龍江濛江縣保安屯附近,就被敵人的坐探發現了。不一會兒,一大群敵人撲了過去。楊靖宇選擇了一棵大樹作掩護,拔出兩支短槍,左右手同時向敵人射擊,獨身一人和幾百個敵人打了一個多小時。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被他打回去了,一批批的敵人倒在了他的面前。
楊靖宇身負重傷,槍里也只剩最后一顆子彈了。他堅強挺起高大身軀,深情注視祖國壯麗河山,用熱血和生命,高喊“_日本帝國主義!”隨后壯烈犧牲。
日本強盜把他的遺體運到醫院解剖,發現胃里沒有一粒糧食,只有野草、樹皮和棉絮。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楊靖宇就是靠吃這些東西,堅持戰斗的。
愛國人物優秀事跡(精選篇5)
愛國故事:魯迅三改志愿
你可知道,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為了拯救中華民族,曾有一段三改志愿的故事嗎?他最初的志愿是當個好海軍,把外國侵略者從海上趕出去。為此,他考進了南京水師學堂。
一改志愿學礦務。他認為要使中國富強起來,最要緊的任務應先發展礦業、工業。于是,他轉入南京礦務學堂學習。
二改志愿學醫學。他認為面對中國的現實,首要任務是把中國人改良成強種人。于是,他去日本仙臺醫學專科學校學醫。
三改志愿學文藝。他認為我們的第一要著,是改變國民的愚昧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文藝。于是他提倡文藝運動。
從此以后,魯迅先生寫出了大量的小說、散文、雜文,以此來揭露敵人的反動_,歌頌先進的事物,為解救中華民族而吶喊。
愛國人物優秀事跡(精選篇6)
錢學森,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令全中國驕傲的名字;一個讓世界震撼的名字;更是一個令我們一輩子難忘的名字!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他由于刻苦學習,和驚人的天賦,很快在美國擁有了巨大的成就。
1949年,新中國成立,錢學森與妻子蔣英決定回來報銷祖國。1950年8月,正當錢學森一家準備回國之際,美國政府竟以莫須有的罪名扣留了他們,長達五年之久。整整五年,在美國軟禁的生活,并沒有消磨掉錢學森和蔣英夫婦返回祖國的堅強意志。在這段灰暗的日子里,錢學森一邊做研究寫書,一邊想辦法回國。在這期間,他寫出了堪稱經典的《工程控制論》。無論在美國的條件多么好,無論美國政府怎么勸誘他,他都毫不動搖。最后,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錢學森終于回到了祖國。
他回國之后,為我國的科技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制造出了中國第一枚導彈。還做到了兩彈結合,他培養出了大量可及尖端人才,讓中國科技迅猛發展,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只住在一間破房子里。錢學森在中國的生活條件和在美國的時候沒法比,為什么他要放棄在美國的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呢?因為他心中始終牽掛著祖國呀!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以國為重”!......
錢學森這個名字我會永遠記在心里,因為他那樣熱愛祖國。
愛國人物優秀事跡(精選篇7)
來以為作為一部紅色影片來說,《錢學森》這部影片必然是枯燥乏味的。而每次寫的影片觀后感必然就是“__是一個為國家作出巨大貢獻的人,他勇于拼搏,堅持到底,我們要向__學習他堅持不懈,為國家為人民一心著想的精神。”的話,然后再附上自己的長篇大論。以此來湊齊字數。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部枯燥乏味的影片,但后來我發現我的想法是錯誤的。
電影大概介紹了錢學森一生的成就,包括制造導彈,火箭等。演員演得相當到位,我不自覺地就被帶入了影片,完全沉浸進去,以前看電影會和同學們七嘴八舌的我竟然這次意外的沒怎么說話,而且聽到后面的低年級同學竊竊私語的時候我第一次覺得他們發出的聲音是多么的可惡。
整部片子里除了錢學森其實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夫人。原本她是一個高音女歌唱家,她有著那么美好的一副嗓音,而為了支持她的丈夫,她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原本一片輝煌而又光明的前途,讓錢學森得以安心用全身心投入各種導彈,火箭等的制造。她最后說:“為了祖國,犧牲我一個不算什么。”這句話當時就激得我鼻子一酸,熱淚盈眶。而且影片中很多地方提升的恰到好處,讓人不由自主地跟著熱血沸騰。
雖然我并不是錢學森,我也沒有他那么偉大,但是他給我帶來的精神卻是實實在在的。
愛國人物優秀事跡(精選篇8)
央視十套熱播的傳記紀錄片《錢學森》給人強烈震憾。
魯迅說,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錢學森羈留美國五年,沖破重重阻礙,最終回國,主持了“”研制,為中國奠定了軍事大國地位。他是中國真正的脊梁,他參與主持研制的“兩彈一星”至今都是我們對付外國列強的打狗棍,沒有他的這些成果,到現在中國也直不起腰來,也沒有真正的底氣,他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一代科學巨匠,是真正的人民科學家。
2007年錢學森當選“感動中國”人物時,頒獎詞說“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他的經典一問,他對國家尖端國防技術發展所做的基礎工作,都值得我們后人認真學習和思考。
他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但現在的中國為什么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為什么有那么多優秀人才有去無回?讓人想起了魯迅關于天才與土壤的論述,呢?論條件,而那時條件那么差,科學家卻能專心科研,現在條件那么好,卻留不住人才呢?魯迅說:不但產生天才難,單是有培養天才的泥土也難。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還切近;否則,縱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為沒有泥土,不能發達,要像一碟子綠豆芽。
愛國人物優秀事跡(精選篇9)
錢學森,我國當代杰出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勛,曾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其身價被美國稱為“一個錢學森,能頂海、陸、空軍隊五個師”。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毅然踏上回歸祖國的道路呢?帶著種種疑問我開了觀影之旅。
電影中講述在錢學森決定回國的時候,加州理工大學杜布里奇校長就不解地問他:“從一個發達國家回到農耕社會,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錢學森微微一笑,說:“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么都行?!碑敃r新中國非常缺乏人才和科學技術,錢學森回國后,在艱苦的條件下帶領著科研人員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成功研制出東風系列導彈。為中國的導彈事業奠定了基礎。
在整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錢學森胸懷祖國,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滿滿的“愛國、奉獻”的精神。收獲的是慢慢的感動,不禁反思,在以后工作中我該怎么做呢?首先:勇于承擔責任,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端正的工作態度,具有愛崗敬業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全力以赴。其次是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開心、快樂的心情開展工作。積極進取的人認為工作既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考驗自己智慧的舞臺,在工作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再次:不斷向目標努力,決不懈怠,永不滿足,每當達到一個高度就向更高境界努力,永爭第一。最后:以自己的行動為公司的發展做出貢獻。
愛國人物優秀事跡(精選篇10)
縱觀王教師的《錢學森》一課,設計巧妙,環環相扣,學生神情投入,妙語連珠,想象和拓展這兩個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充分的想象,幫忙學生理解語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培養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本事。“假如錢學森一向跟著馮卡門教授意味著什么?想象一下錢學森在美國的生活會怎樣樣?”學生想象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錢學森如果留在美國會在生活、工作各方面都獲得優越的條件。
“每逢佳節倍思親,海外游子在中秋佳節互相傾訴思鄉情懷,這些留學生們聚在一齊會說什么?”那里的想象能夠幫忙學生感受留學生思念家鄉的情感?!凹偃缒闶橇魧W生,聽了錢學森誠懇的話語,有什么想法?美國人會怎樣留下他?”學生說會跟錢學森一齊回國,并想象出美國人示如何威逼利誘的。
二是深度的拓展,幫忙學生積累了語言,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如隨文帶讀名言“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對人物形象的有力概括;如隨文了解“馮卡門是怎樣的一個人?”文字補充了解馮卡門對美國的重要作用,為之后介紹錢學森埋下伏筆。拓展錢學森給母親的信和母親的回信,字字含情,讀來令人震撼,以此幫忙學生感受錢學森為國家暫時舍棄小家的博大情懷。
拓展美國人扣留錢學森的故事,從反面襯托出錢學森不屈不撓一心歸國的渴望。圖片拓展錢學森為國做出的巨大貢獻及感動中國關于錢學森的一段頒獎詞,又使學生對這一人物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崇敬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