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艾愛國榜樣7事跡
艾愛國,男,漢族,1950年3月出生,精通技藝,是焊接領域的“大國工匠”;你是否在尋找““大國工匠”艾愛國榜樣7事跡”?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國工匠”艾愛國榜樣7事跡5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國工匠”艾愛國榜樣7事跡篇1
他姓艾,起名愛國。名字里蘊含著父母對他的殷殷囑托——愛國——生于斯,長于斯,要愛這個國家,為她服務,為她竭盡所能。
他是生產一線的一名普通焊工,當過的最高職務就是焊接班的班長。我是教育戰線的一名普通員工,這輩子也沒想當多高的職務。他能從生產一線成長為大國工匠,這是我最想向他學習的地方。雖然具體工作內容不同,但背后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一、干一行愛一行,不服輸立大志
艾愛國,1950年3月出生。從第一次正式拿起焊槍,艾愛國在焊工崗位上一干就是50多年,從未離開。
他的師傅說他的資質只是中上等,但是艾愛國不服,他暗中下勁,立志要當最高級別的工人。他每天晚上都練得很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燙,不怕傷,一直不曾放棄,立志要把手藝學好。他不光練手藝,還愛鉆圖書館,記錄、學習相關理論,他自言自己是一個吃得苦、不服輸的人,總想把事情做好,做到極致。
二、講科學愛鉆研,要干就干到最好
艾愛國同志說:“既然選擇了這個行當,就要干出名堂來。”他總結他一步步走向大國工匠的秘訣就是:“志于學,善于學,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碰到技術難題的時候,他不懼怕,不服輸,用他愛人的話說,就是一聽說有任務的話,他就“來神”了。同時用科學的態度,用數據去說話。正是在這種勇于挑戰、不斷突破自我的精神支撐下,艾愛國同志苦練基本功,不斷積淀理論知識,終于在一次全國性技術攻關中脫穎而出。那一次攻關,他作為項目中唯一一位普通工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隨著攻關成功的項目越來越多,技術能手、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___、人大代表、黨代表,各種國家級獎項和榮譽紛至沓來。
榮譽是一種認可,只要你有真本事,只要你踏踏實實把工作干好,干到極致,總是會被發現的。榮譽也是一種鞭策,使自己不敢松懈,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三、繼往開來,做好傳幫帶
艾愛國同志說,他不但要把技能水平傳授給青年人,讓他們去成才,而且要把老一代共產黨員的先進傳統、優良作風帶給年輕人。
50多年來,他手把手培養的焊接技術人才超過500名,他們當中有的已經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成為各自單位的“神”。
50多年來,艾愛國同志不斷地去創新焊接方法、焊接工藝,解決卡脖子的技術問題,攻克焊接技術難關400多個,改進工藝72項。
作為一名在學校工作的普通黨員員工,我要向艾愛國同志學習他身上的寶貴精神和優秀品質,干一行愛一行,扎扎實實苦練基本功,把工作做好,做到極致。同時,勇于鉆研,敢于創新,多和同事們交流,相互取經,共同提高,為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增磚添瓦,為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大國工匠”艾愛國榜樣7事跡篇2
自19歲進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當工人,從學徒干起,艾愛國在焊接崗位上工作了半個多世紀。幾十年間,他刻苦鉆研,成為我國焊接領域的領軍人。今年6月,艾愛國榮獲“_____”。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適應技術進步、生產方式變革和社會公共服務要求的技能人才。鋼鐵行業也是如此。艾愛國堅定理想信念,立足自身崗位努力刻苦鉆研,最終實現技能成才投身技能報國。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力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祖國建設培養了一大批急需的寶貴人才。他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無限忠誠,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全力技能報國,實現自身價值。
艾愛國勤奮好學勇攀技能高峰,成為焊接行業頂尖人才,為技能報國奠定了基礎。他身為管道工卻“不務正業”,主動學習焊接技術,出發點是為了緩解當時的焊工緊缺局面。他不怕苦不怕累,虛心向師傅請教,仔細觀察思考,最終成為湘潭唯一一個持有氣焊、電焊鍋爐合格焊工雙證的工人。他再接再厲,完成“貫流式”新型高爐紫銅風口的研制攻關,還攻克焊接技術難關400多個,改進工藝100多項。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這種愛崗敬業勇攀高峰的技能報國精神在艾愛國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知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要更好報效祖國,投身黨和人民的事業,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自己必須要有真本領硬本事,敢于去填補國家技能空缺。正是在這樣遠大理想和宏偉目標的激勵下,他進無止境,成為我國焊接領域的領軍人。
艾愛國全力做好“傳幫帶”,將自己的本領無私傳授給更多的人,不斷壯大國家技能人才隊伍。他深知,國家各項建設如火如荼,黨和人民的事業快速推進,急需大量專業技能人才。他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而以一名共產黨員大公無私的胸懷,在不斷提升自己能力水平的同時,毫無保留地傳道授業解惑,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理論和實踐操作經驗分享給每一個需要的人。即便是底子差悟性淺的徒弟,他也不放棄,手把手教會為止。他的目標是不斷壯大祖國的技能人才隊伍,他的眼光始終放在推動黨和人民事業更好更快發展上。
不論是刻苦鉆研焊接技能,還是全力教學授徒,艾愛國的立足點和出發點都是為了國家各項建設事業更好更快推進,讓人民享受更多的發展紅利。同時,也為了打破國外的技能封鎖,讓祖國的技能“腰板”更硬,自主創新能力更強。這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立足本職愛崗敬業,胸懷祖國無私奉獻。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像艾愛國那樣,敢于不斷挑戰自我,以能力最大化和價值最大化來報效祖國。
“大國工匠”艾愛國榜樣7事跡篇3
3月25日晚,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榜樣7》首播,再次引發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熱烈反響。《榜樣7》不僅展現了王亞平、王傳喜、艾愛國、張玉滾、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的典型事跡,更折射出黨的組織建設的三方面實踐成果。
從《榜樣7》看大抓基層黨建的實踐成果。__以來,黨中央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農村、城市、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一個都不能少”,激發基層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基層涌現出許多先進黨員和黨組織,在《榜樣7》中就有生動體現:廷·巴特爾是“草原之子,牧民英雄”,魏德友是戍邊巡邊“活界碑”,“貼心書記”孫金娣在南京市仙林街道為群眾化解糾紛,“當代愚公”黃大發帶領村民苦干36年建成“生命渠”,“燃燈校長”張桂梅堅持貧困地區教育一線40余年……這些來自“五湖四海”、基層各地的榜樣人物,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等高尚品質,以實際行動讓黨旗在各自的基層陣地上高高飄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必將涌現更多來自基層的先進典型,必將續寫更多榜樣故事。
從《榜樣7》看制度治黨的實踐成果。《榜樣7》中人物都受到了以中共中央名義的黨內表彰,在新時代,黨內表彰嚴格遵循黨內法規和具體制度,是制度治黨的一種體現。2017年時,中共中央批準實施了《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構建起了嚴謹嚴密的黨內功勛榮譽表彰體系,不論是“__”和榮譽稱號還是“兩優一先”表彰,都要嚴格遵循表彰條例,更加彰顯了黨內表彰的嚴肅性與權威性。__以來,通過制度治黨的新實踐,我們黨已經形成了以黨章為根本,以準則、條例等中央黨內法規為主干,由各領域各層級黨內法規制度組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將黨內表彰和選樹榜樣以嚴格的黨內制度固定下來,《榜樣7》正是新時代堅持制度治黨的體現之一。
從《榜7》看黨員教育創新的實踐成果。《榜樣7》不僅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同時在共產黨員網、共產黨員微信等網絡平臺集中展播。2012年時,要求“哪里有共產黨員,共產黨員網就要努力覆蓋到哪里”,進入新時代,共產黨員網等網絡平臺更加完善,切實提高了黨員教育培訓的覆蓋面,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依托網絡平臺開展黨員培訓教育,正是對過去電視教育片和現代遠程教育的傳承與創新。再具體到《榜樣7》本身,綜合運用典型事跡再現、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增強了黨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經播出就在廣大黨員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在網絡媒體上許多網友紛紛用“淚目”“致敬”等留言表達了感動之情。進入新時代,黨員培訓教育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教育,要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筑牢思想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就必須注重創新方式方法,特別是采取宣傳典型這種方式,既不能失真失實,又要引人入勝。《榜樣7》乃至整個《榜樣》系列專題節目就是創新成果之一,也為各地各部門做出了良好示范。
“大國工匠”艾愛國榜樣7事跡篇4
《榜樣》系列節目每年制播一期,通過典型事跡展示、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精神風范,彰顯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是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的生動教材。
艾愛國自1968年進入湘鋼工作以來,他從學徒做起,刻苦鉆研、攻堅克難,終成集豐厚的理論素養、實際經驗和操作技能于一身的技能大師,攻克焊接技術難關400多個,改進工藝72項。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到石島灣核電站,從上海中心大廈、京滬高鐵,再到超級液化天然氣船,艾愛國參與了多項大國重器的制造,完成了多項超級工程的建設任務,先后獲得全國十大杰出工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職工自學成才獎、中華技能大獎、全國道德模范等獎項和榮譽。
節目以艾愛國帶頭解決焊接領域近乎無解的“超級難題”——國家西氣東輸干線管道工程核心部件絲扣裂紋的焊接問題為切入,講述了一名一線普通工人成長為大國工匠的初心故事。“作為受黨培養教育幾十年的黨員,今后只有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多作貢獻,來回報黨對我的養育之恩。”這是艾愛國的莊嚴承諾,也是他的“行動指南”。節目現場,艾愛國表示,今后他不僅將繼續把技能水平傳授給年輕人,而且還會持續發揮老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把老一代共產黨員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教授給年輕人,讓中國焊接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好。
“大國工匠”艾愛國榜樣7事跡篇5
艾愛國作為一名奮戰于高溫中只為給我國焊接事業作出貢獻的一民工匠,其所堅持的信念和責任是重大的,他的淡泊名利,人們都不由被他的平凡而偉大深深折服。艾愛國在當管道工的時候,因為一次契機接觸到了焊接技術,從此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優秀焊接工的種子。
他說當工人就要當一名好工人,每一個崗位都應該有它所存在的價值,而崗位的執行者就應該把這一份事業堅持到底。吃苦耐勞、技藝高超、兢兢業業是老一輩認知里好工人的定位,他們用最淳樸的想法去賦予工人最有價值的存在。
從“縫補”再到“成品”,多年來扎根于鋼鐵行業,焊接作為一個技術活,對于從來沒有籠統學習過的艾愛國來說,起步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無數次的練習不斷琢磨焊接行業,為了能夠更快的學成焊接技術,艾愛國練習過無數次,起初每天拿著焊接槍對著裂口反復研究,沉浸在“縫補”之中,盡管皮膚被灼燒蛻皮,他也從未選擇放棄而是始終如一的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艾愛國多年的學習和堅持下,憑借著積累的經驗和技術,終于考上了電焊和氣焊的合格證,并在當時成為湘潭市第一位持有兩證的焊接工人。幾十年的“縫補”終于得到了想要的成果。
學會將文字用于實際,才能夠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對于艾愛國而言,技術的熟練運用只是成為好工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還得學會使用“理論”。對于焊接中材料的性質以及工藝的方案和手法的選取等等都需要將技術回歸文字。細節上的把握,每一個焊接環節開展,技術在其中只是個執行作用,這時候就需要專業理論知識作為首要的條件。艾愛國說到在沉浸在理論知識學習時,幾乎成為湘鋼圖書館的常客,在專業理論知識的加持下又學習到了更多。并用刻苦學習、鉆研,攻關克難這幾個字提醒著自己。在學習之際實踐與檢驗也在不斷進行,艾愛國面對的第一個難關就是紫銅焊接的工程,他主動請纓開始了第一次挑戰,但是攻關并不是容易的,第一次的焊接失敗了,但是他沒有放棄而是不斷復盤,最終成功。正因為他的不斷堅持、不斷總結,在理論中學會運用,在不斷實踐中提煉總結經驗,把自己鍛造成一塊對國家社會有用的“好鋼”。
經驗需要傳教,技術需要傳承
言傳身教是艾愛國一直以來所提倡的,比起將一門技術經驗浪費,還不如讓有天賦的人不斷傳承。他說后浪將前浪推在沙灘上他很高興,因為只有將技術不斷傳承下去,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薪火相傳不僅在于傳,更重要的在于探,探究新的技術,探究無限的可能。作為一名黨員的艾愛國,將黨員的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他所希望的傳承是勇于創新、不斷追求,將焊接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國家的焊接事業再創新高,讓時代的后浪們真正承擔起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
執著專注,擇一事終一生。艾愛國的不斷堅持,成就了如今他。貴州習酒十六年的堅持成就千萬學子,常年專注公益事業,助力學子圓夢,勇于擔當,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通過“習酒·我的大學”大型主題公益獎學活動,讓真正需要幫助的學子參與到活動中來實習,實現自己的大學夢。
在艾愛國身上我們看到了工匠精神,在平凡中擔起重任,在自身的崗位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憑借電焊成就“大國工匠”將自己鍛造成一塊對國家社會有用的“好鋼”,而我們應該受勉,在日常生活中把事情做到極致,雖不必人人成為工匠,卻可以人人踐行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