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主要扶貧事跡
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黃文秀主要扶貧事跡你了解多少?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黃文秀主要扶貧事跡(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文秀主要扶貧事跡(篇1)
黃文秀同志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樂百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干,帶領88戶418名困難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和給予較好評價,對她2019年6月17日凌晨,在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黃文秀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和基層干部的楷模,她的事跡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生動回答了新形勢下基層黨員干部如何加強黨性修養、永葆先進性,如何提高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本領等重要課題。她的事跡和精神是黨員干部需要學習的,更是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最直接、最生動的寶貴教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與其讓生命在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一天天的耗費,不如像黃文秀同志那樣,積極進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腳踏實地,深入群眾,積極進取,挑戰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優秀、更完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用黃文秀同志的精神指引我前進的道路。
一、是學習她勤奮敬業、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她熱愛農村,扎根基層,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想信念,處處為村里謀規劃,辦實事,竭誠為民服務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我一定要向黃文秀同志那樣,堅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撓,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積極進取,扎實工作。
二、是學習她艱苦奮斗、開拓創新、銳意改革的不懈追求。她被選派到百坭村工作以來,一直為百坭村的發展兢兢業業,幫助百坭村群眾修公路,帶領百坭村農民科學種田、發展農業,促進了百坭村振興和發展,提高了百坭村民的人均收入。我也要從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做好本職工作,心系群眾,努力奉獻社會,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三、是學習她為民愛民、克己奉公的優秀品格。黃文秀同志在百坭村任職期間,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上低要求,她為村莊的發展謀規劃,為困難村民的生活忙碌,我作為一名干部,也要向黃文秀那樣,心系村民,時刻關心貧困群眾的疾苦,要有真摯情感、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實干精神,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優秀品德。
“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勉勵”。我要化悲痛為力量,通過學習黃文秀同志的精神,在現在以及將來的工作中,把黃文秀同志的精神作為黑暗中的燈塔,指引著自己前進。
黃文秀主要扶貧事跡(篇2)
年輕的、優秀的黃文秀同志畢業后放棄大城市優渥的工作條件,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為貧困戶干活、與群眾談心、和群眾做朋友,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她埋頭苦干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在農村發展支柱產業,建立電商服務站,為貧困戶增收,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降低了貧困發生率20%以上,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可以說一心為民,是對黃文秀最好的評價。從大山女兒到扶貧戰士,黃文秀同志是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范,是以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代表。
黃文秀的遇難讓全國人民都感到心痛和惋惜,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黃文秀同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傲,是優秀青年共產黨員的榜樣,她無悔的青春選擇,作出了令人景仰的時代回答必將芬芳而不朽。作為青年黨員的我們也該學習她的優秀品質,始終在工作中保持感黨恩、為人民的初心。尤其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緊要關頭,我們每名黨員都應該要從黃文秀同志身上獲得攻堅克難的斗志和力量,求真務實、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要堅持忠于職守、擔當盡責,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黨和人民,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基層工作女干部,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熱灑自己的汗血,全心全意做到為人民服務,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文秀主要扶貧事跡(篇3)
“人民的好書記,人民不會忘記你”“愿天堂沒有洪水”“學姐,一路走好!請放心,會有許許多多的百色學子回到家鄉,接過建設美麗壯鄉的接力棒,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近日,廣大群眾紛紛把真切的哀思寄托給那個遠去的“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我們要學習時代楷模黃文秀先進事跡。
當代大學生的典范,反哺報答養育之恩。201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的黃文秀,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區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成為那個“要回來的人”。這樣的選擇,對絕大多數大學生來說,可謂“不可理喻”。很多邊遠貧困地區的學生,一旦走了出來,跳出了“龍門”,就一頭扎進繁華的大都市,換下了身上的“粗衣”,洗去了身上的“鄉土”,同時也丟掉了淳樸的本性和農民的本色,甚是可惜。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文件的出臺,進一步完善了人才培養吸引流動和激勵保障機制,也必將鼓勵引導更多優秀人才到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貢獻才智、建功立業。
先進共產黨員的代表,心中牢記人民之托。要取得群眾的信任,就要從內心把群眾當親人,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真正和他們打成一片。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為了能和村們嘮家常,她學會了方言;為了盡快掌握第一手資料,她經常一連幾個星期都駐村里,白天群眾出去干農活,她就用晚上時間進村入戶,走訪群眾,日復一日地“纏”著村民們,大家才慢慢接受了她。中央印發《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就是要把我們基層黨員干部從形式主義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以更多的時間、精力去走近群眾、融入群眾,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黨員干部要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要立足本位,找準興農村、富農民、強農業的發力點。不務虛聲,不貪虛功,勤勤懇懇干事業,兢兢業業當公仆。
一線扶貧干部的楷模,攜手走上脫貧之路。駐村一年,輾轉2.5萬公里,讓418名群眾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2.71%,扶貧是她“心中的長征”。如期脫貧進入全面小康,是我們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過去6年時間,全國累計減貧8239萬人,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必須采取超常之策、下非常之功。當下正是需要我們廣大黨員干部精準發力,追求“無我”境界的關鍵時候。需要我們全黨同志齊心協力,以只爭朝夕的奮進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對癥下藥、精準施策,拿出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我們全體黨員干部都要像黃文秀同志一樣,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黃文秀主要扶貧事跡(篇4)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涌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白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干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后視頻。
來自廣西百色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孩黃文秀,從石頭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師范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她回到家鄉工作,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但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讓她30歲的年輕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在黃文秀的駐村日記里,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她對工作的認真投入,對駐村百姓脫貧致富的期盼,對幫助村子發展電商,讓砂糖橘等土特產遠銷全國各地;她為白坭村申請到的路燈項目,讓大家在走夜路時不再需要手電筒;她挨家挨戶走訪全村195戶居民,記錄本上清晰地標注著每一戶的致貧原因。
為了做好扶貧工作,黃文秀傾盡心力,克服困難把發展基層村莊的黨建水平作為突破口和抓手,強化村黨支部建設,強化黨員隊伍建設,強化思想政治建設,用實際行動和成果,提高人民群眾對黨的信賴程度。她積極鉆研和實踐,探索“黨建+產業”的發展路子,謀劃產業發展的路子,加強基礎設置建設,加強產業的推動發展,不斷提高貧困群對脫貧致富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質量,凝聚力量,一起努力改變落后現狀。
駐村滿一年的她,汽車儀表盤上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跑完了長征,確因意外戛然而止。“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錚錚誓言,是扶貧干部們不忘的初心,黃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懷燃燒出信仰的火光,她用短暫而優秀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年輕干部的擔當和作為,詮釋了人生的價值和追求,是新時代以實際行動堅守共產黨初心的典范,是新時代牢記使命為民服務的榜樣。
向榜樣學習,不忘初心,每一名黨員都要永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時刻謹記為人民服務,在工作崗位中愛崗敬業,克己奉公,強化責任意識,同時,要以榜樣為力量,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的使命,牢記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富裕的偉大使命。
生命寬度更有價值。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很漫長,之于人類歷史長河而言,卻是極為短暫的。有的人渾渾噩噩過完一輩子,有的人勤勤懇懇干了一生,無疑,勤奮者的人生更加絢爛。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就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就是要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地鉆業務,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撐得住,關鍵時刻頂得住,扛得起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的要義深刻領會并認真踐行。
黃文秀主要扶貧事跡(篇5)
作為北師大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黃文秀有很多選擇,留在北京或在其他大城市找一份報酬不錯的白領工作都是十分容易。但心系家鄉的黃文秀卻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毅然選擇了回到家鄉的基層工作。期間,她走遍了每一個貧困戶家庭,詢問情況并記錄著(筆記本上),常常和老百姓一起農作生產,帶領貧困戶,敢于嘗試,引進經濟作物,建立電商服務站,興建多項基礎設施。由于牽掛百坭村災情,暴雨中的夜晚,她不顧家人勸阻,連夜返回百坭村,途中遭遇山洪,一心想早點回村部署抗洪的黃文秀,因公殉職,將30歲的年輕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學習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就是讓我們去學習她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她時刻將為民謀幸福、解決難題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用自己實際行動去解決群眾的一切難題;就是讓我們去學習她那種敢于擔當、苦干實干的務實作風;就是讓我們學習她那崇高的信仰和艱苦樸素的精神,她給我們樹立著年輕黨員的模范榜樣;就是讓我們去學習她那種凡事親力親為、積極的工作態度。
通過本次主題教育活動,讓我們廣大基層黨員學習到黃文秀同志的那種共產黨人所擁有的初心,并時刻用行動來踐行。在黃文秀同志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她那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帶領群眾凝心聚力、干事創業,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黨忠誠、為民服務、敢于擔當的優秀品質。黃文秀的偉大在于她堅持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心里始終裝著的是黨和人民的事業。我們廣大黨員同志要在思想上,堅守初心,堅定信念,堅持學習,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在工作中,立足本職崗位,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在各個方面發揮黨員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