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個人事跡
朱武,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定遠人氏,能使兩口雙刀,精通陣法,很有謀略,一百零八將之一,上應地魁星。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朱武個人事跡10篇,希望大家喜歡!
朱武個人事跡(篇1)
少華山準備洗劫華陰縣的時候,顧忌華陰縣附近的史家莊莊主九紋龍史進是個人物,朱武不主張硬碰硬,但是陳達自己率人去掃蕩史家莊,結果被史進活捉。朱武知道硬拼不行,就想出了條苦肉計,與楊春二人自投羅網,跪在史進面前說我們兄弟三人生死與共,你把我們一起抓了吧。史進念朱武重義,不忍傷害,遂釋放陳達,與少華山眾人結交。
朱武個人事跡(篇2)
朱武足智多謀,可謂神機妙算。在他上梁山以前,任徐州知府時,重審了一個被前任知府判為死刑的冤案。他上任后調過所有案卷細細審閱,當看到"妻害夫"的案子時,久久不能平靜,越看問題越多,漏洞百出。證據不足,怎么草草定為死罪呢?他掩卷冥思,越想越感到不公,決定重審。
朱武從死牢中提出"死犯"李氏,一摔驚堂木喝道:"你為何要毒死親夫,還不如實招來!"那李氏聽后放聲大哭,跪拜道:"知府大人,我同夫君恩恩愛愛,怎能毒死他呢?"
朱武又一拍案:"大膽潑婦,還敢狡辯?將你如何毒死親夫的經過從頭細細講來!"
李氏連連叩頭道:"青天大老爺,民女冤深似海,上任知府屈打成招,判我死刑。我夫確實是吃了黃鱔而死的,如有半句假話,愿死于鋼刀之下。請大人明查,我死也暝目。"
朱武聽后,又將李氏押入死牢。他又派衙役到街上買各種各樣的黃鱔,養在十口大缸里。朱武不管黑夜白晝,沒事兒就觀看黃鱔。
一連觀了半月,他見兩條大黃鱔與眾不同,每天晚上昂頭望月。他便命衙役將其他九缸鱔魚放到廚房,做菜,先讓狗吃,無有反映再讓人吃。人們吃了這些黃鱔也無有任何事兒。他最后又做試驗,做后心里明白了。
眼看處斬李氏日期臨近,但不見衙門動靜。過了一日,徐州城里城外,貼滿了告示:定于某月某午時三刻,在法場設公堂,當眾了結"妻霉夫柔"。
人們好奇,城鄉傳遍。他們三三兩兩,成群結隊,向法場擁去,真是人山人海。在外邊看不到的就問:"知府、罪犯來了沒有?"
正在這時,張三的母親,守著法場,護著李氏,邊哭邊說:"判我兒媳毒死我兒,根本不是那回事。自結婚后,他們夫妻關系很好,兒媳孝敬我比親生女兒都強。這么善良的兒媳,怎能毒死親夫呢?"圍觀的人們聽張三母親述說,一個個跟著落淚。李氏已不省人事。
到了午時三刻,朱武端坐大堂,他望著黑壓壓的人們,捋下胡須,高聲喊道:"經重審,李氏毒夫案,已經查清,是起冤案、錯案!李氏無罪,現在釋放!"他話音一落,整個法場,像熱鍋里撒了把鹽,頓時炸了。
有的喊:"為何是錯案?"
也有的喊:"妻毒夫根本不可能!"聲音時起時伏,其他聲音誰也聽不到了。
朱武驚堂木一拍喝道:"張三犁地,在坑塘抓到一條望月鱔,回到家中,讓妻子做好,中午送到田間。李氏做好,連吃一口也沒舍得,就送給丈夫。誰知張三食后渾身青紫,七竅出血,確實是服毒而死。李氏做好黃鱔,連一口都沒舍得吃,可見她疼丈夫到何種程度,足見李氏善良,真乃賢妻良母也。"
臺下叫喊的人們,又一次沸騰起來。
有的喊:"這朱知府不知同李氏有何關系,這樣給她開脫。竟敢當眾宣布她無罪,真是昏官,糊涂官。"
也有的喊:"你別急,聽朱知府把話說完,怎么能這樣下結論呢?他宣判總得有根據啊!"
朱武又一摔驚堂木:"把殺人兇犯押上大堂!"
臺下又一陣擁擠,有的翹首抬腳向臺上望去。只見三班衙役從一土罐中抓住一條黃望月鱔,在場內轉了一圈,讓人們看這條活蹦的黃鱔魚。
朱武又命衙役當場殺死這條黃鱔,立即點火煮熟,然后喂了兩條大狗。那狗吃了不到半個時辰,突然栽倒在地,七竅出血,立時死亡。
眾人見此,又沸騰起來:"朱大人真是清官,為平這冤案,費了多少周折啊!"全場上下齊贊朱知府是清官。
張三的老母,向前抱住李氏,婆媳兩個都變成了淚人。朱武重審冤案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
后人有詩贊道:
徐州來了清知府,他的名字叫朱武;
重審冤案人稱頌,清官美名傳千古。
朱武個人事跡(篇3)
朱武與少華山的弟兄們上山后不久,山下不遠的芒碭山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圣李袞向梁山挑釁,史進立功心切,與朱武、陳達、楊春協同攻打芒碭山,卻被樊瑞的妖法擊敗。
后來梁山軍隊來援救,朱武負責指揮大軍,公孫勝擊破了樊瑞的妖術,樊瑞兵敗,項充、李袞被生擒,三人愿意歸降梁山。
朱武個人事跡(篇4)
朱武不見于宋元史料,也不見于《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以及元雜劇水滸戲等早期水滸故事和文學,朱武這個角色,應屬于小說《水滸傳》的創造。朱武姓名,可參自《世說新語》:“吳四姓舊目云:張文,朱武,陸忠,顧厚。”
(劉注引《吳錄·士林》曰:“吳郡有顧、陸、朱、張為四姓。三國之間,四姓盛焉。”)
此處朱武,非名諱,乃指朱桓家族崇武,門多將帥也。有說法稱,《水滸傳》作者為元末明初人,朱姓為明朝國姓,武字為朱元璋洪武年號。且朱武和朱元璋都是濠州人,與朱武聚義的陳達、楊春也暗合徐達、常遇春,因此,朱武之名可能影射的是朱元璋。
朱武個人事跡(篇5)
史進與少華山結交被發現,朱武等遭官府圍捕,史進帶其出逃少華山山寨同史家莊關系就開始密切起來,因史進莊客王四不慎,被李吉知道史進與少華山結交之事并密告政府。
在八月十五,少華山三人在史家莊賞月之時,華陰縣都頭親率大批衙役包圍 了史家莊,圍捕朱武等人。
這時候朱武和陳達、楊春向史進跪下,希望史進和少華山撇清關系,史進重義,與朱武等人一起拒捕,逃出后,朱武回少華山,史進尋師傅王進而去。 后來史進尋師不得,也投了少華山。
朱武個人事跡(篇6)
少華山山寨同史家莊關系就開始密切起來,因史進莊客王四不慎,被李吉知道史進與少華山結交之事并密告政府。在八月十五,少華山三人在史家莊賞月之時,華陰縣都頭親率大批衙役包圍 了史家莊,圍捕朱武等人。這時候朱武和陳達、楊春向史進跪下,希望史進和少華山撇清關系,史進重義,與朱武等人一起拒捕,逃出后,朱武回少華山,史進尋師傅王進而去。后來史進尋師不得,也投了少華山。
朱武個人事跡(篇7)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氏,水滸上說他“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事,卻精通陣法,廣有謀略”。知識分子出身,原是少華山黑幫的老大。朱武的少華山黑幫是水滸中第一個出現的黑幫組織,規模甚至比當時的梁山黑幫還要大。當少華山黑幫在動華陰縣腦筋的時候,王倫為首的梁山黑幫還只敢劫劫單身過往客商。
水滸上對朱武上梁山前的事跡著筆不多,應該是個吳用式的軍師級人物,外號“神機軍師”也說明了這一點。
有幾個小細節說明朱武這個人還是不簡單的。最早少華山黑幫準備洗劫華陰縣的時候,曾顧忌華陰縣附近的史家莊莊主史進是個人物,朱武不主張硬碰硬,但是二把手陳達不買賬、自己率人去掃蕩史家莊,結果被史進活捉。
朱武知道硬拼不行,就想出了條苦肉計,與楊春二人自投羅網,跪在史進面前說我們兄弟三人生死與共,你把我們一起抓了交給政府吧。史進是個少年公子哥兒,估計也是從小看武俠小說看壞了腦子,哪是這些江湖老油子的對手,頭腦一熱,覺得人家講義氣,就把人給放了,于是雙方就不打不相識了。這件事上朱武對史進的性格把握準確,兵不血刃,不僅救出了陳達,還結交了史進。
少華山黑幫同史家莊關系就開始密切起來,終于被一個叫李吉的家伙密告政府。在8月15日,少華山黑幫三名大哥在史家莊賞月之時,華陰縣公安局長親率大批公安干警包圍了史家莊,圍捕朱武等人。這時候朱武判斷準確,立馬和陳達、楊春向史進跪下,“哥哥,你是干凈的人,休為我等連累了。大郎可把索來綁縛我三個,出去請賞,免得負累了你不好看”。
史進這個法盲公子哥兒,到這份上還要硬撐江湖義氣,就與朱武等人一起拒捕,結果祖上留下的龐大產業也就此毀了,從此成了通緝犯。每每看到這段,無齋主人總有點為史進不值,史大郎頗有點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味道。不過也不得不佩服朱武的手段高,就這樣吃定了史進。
后來朱武一伙在梁山打華州的時候并入梁山,由于史進同魯智深的關系,少華山并入三山系統。在梁山上,到招安前水滸里基本沒有有關朱武的情節。倒是在招安大計上留下了一筆,梁山俘虜了高俅后,宋江、吳用竟然妄想走高俅的門路,曲意迎奉又把人放了,結果發現高俅過河拆橋,根本沒有招安的意思,吳用放了通馬后炮也無計可施,這時候燕青建議通過李師師直接搭上宋徽宗的線,而朱武則是建議走宿元景的門路。
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兩條路合二為一終于成功被招安,從這一細節上來看,朱武的謀略并不會比吳用差多少。梁山招安之后,為朝廷東征西討時,并分兩路,朱武一直是作為盧俊義一方的軍師、身份極為重要。
朱武在梁山的地位并不高,地煞第一、總排名37,在什么解珍、解寶后面。梁山給他的職司是“同參贊軍務頭領”,表面上看上去權力不小,但實質上是個職大位輕的角色。如果“神機軍師”這四個字名副其實的話,那么朱武在梁山的地位實在是太低了。梁山的最高領導層是宋、盧、吳、公孫四名政治局常委,而朱武是在三十六名中央委員之外的,最多是個第一候補中央委員。有朋友認為地煞第一地位比較特殊,朱武應該算在最高決策層內的,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一個簡單的標準就是看朝廷的待遇,明顯是簡單按天罡、地煞劃分的。比如說梁山接受招安時的賞賜,天罡星賞的是金牌,而地煞星就是銀牌。哪怕朱武和燕青只差一位,朱武只能拿銀牌,而燕青就可以拿金牌。
朝廷后來的多次賞賜也是按這個標準劃線的。最后平定方臘后,朱武是幸存者之一,但朝廷并不因為他是盧俊義這一路兵馬的軍師、副手而特別封賞,還是以天罡星、地煞星劃線,天罡星如李逵、阮小七等至少是個少將正軍級的都統制,而身為地煞第一的朱武同所有幸存的地煞星一樣都是上校正旅級的都統領。可見朱武這個地煞第一并無什么特別之處,地位上要低于天罡36人。
朱武同吳用的同質性相當高,都是知識分子出身,都是吃軍師這碗飯。從水滸露出的僅有的幾個細節來看,朱軍師未必不如吳用,朱武在黑道上當大哥、呼風喚雨的時候,吳用還在東溪村當他的鄉村小學教師。在破遼的時候,遼國擺出了一個陣勢,吳用沒看出來,而朱武看出來了,是個天陣,并且告訴了這個陣的奧妙,最后是九天玄女托夢才破陣成功。但我們知道梁山的實際領導體制是宋吳體制。如同宋江多少要打壓一下有老大氣質的好漢,我們的吳軍師也要打壓一下有軍師氣質的兄弟,朱武的綽號本身就犯了吳用的大忌,知識分子玩陰的更厲害,所以朱武就落到地煞星去了,連中央委員都沒混上。只要有吳用在,絕不會有朱武出頭的這一天的,所以朱武后來也只能到盧俊義那里去立功了。
朱軍師的經歷告訴我們,自己的技能千萬不要同重量級的領導(特別領導是個小知識分子)完全重疊,另外,卡位很重要,有時候僅差一位,待遇就會天差地別,地煞第一始終不如天罡第三十六。
朱武個人事跡(篇8)
朱武與史進、陳達、楊春同霸少華山為王。史進為救被華州賀太守霸占的民女玉嬌枝,刺殺賀太守不成,反被捉拿。宋江帶七千多弟兄,從山東趕到陜西,大鬧華州。救出史進后,少華山眾人隨宋江上梁山。
朱武個人事跡(篇9)
神機軍師朱武,定遠人,為《水滸傳》中的人物,水滸傳中說他”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事,卻精通陣法,廣有謀略“。朱武在《水滸傳》中屬于軍師形的人物,在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中為地煞第一,號稱地魁星,總排名三十七名。
朱武此人不見于宋元史料中,同時《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及各元代雜劇等都沒有他的身影,所以朱武這個角色,應該是《水滸傳》中的原創人物。而且朱武這個名字,也是有些來頭的。《世說新語》:”吳四姓舊目云:張文,朱武,陸忠,顧厚。“《吳錄·士林》曰:”吳郡有顧、陸、朱、張為四姓。三國之間,四姓盛焉。“朱武并不是名諱,而是崇尚武學的世家,門中多出將帥。
也有人說朱武此人,很有可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側寫。一是朱武與朱元璋都是元末明初的人物,而且兩人都是濠州人。朱武的姓氏與朱元璋相似,名又取自朱元璋的年號”洪武“的”武“字。
朱武出場為是少華山山寨之主,手下有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二人。三人因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曾誓愿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后來少華山想要洗劫華陰縣,朱武心思活泛,自然不會隨便就去。他打聽到華陰縣有一史家莊,史家莊莊主九紋龍史進是個人物,因此并不打算硬碰硬,而是打算智取。但是手下的跳澗虎陳達卻耐不住性子,帶著人就跑去掃蕩史家莊了。結果錢財沒拿到,自己倒被史進活捉了。
朱武是個講義氣的人,得知自己的兄弟被抓,自然要想法子把他救出來。朱武考慮到敵我懸殊,硬拼是不行的,于是便上演了一出苦肉計。他帶著楊春自投羅網,跪在史進面前說,他們三人早已許下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誓言,如今兄弟被抓,他們二人自然也要隨其一同赴皇權。史進也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感念三人義氣,不忍傷害,于是將他們都給放了。此后史家莊與少華山交際不出,情分日深。
少華山與史家莊的交往越來越密切,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很快史家莊結交土匪之事便被莊客王四不慎泄露給李吉,李吉當即就報告了官府。于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朱武等人受邀到史家莊賞月之時,被官府堵了個正著。華陰縣都頭親率大批衙役包圍了史家莊,圍捕朱武等人。
官府就在外虎視眈眈,朱武怕連累史進,便讓史進與少華山撇開關系,只說不知道他們是少華山的人,把他們交出去便好。史進又哪里肯,于是便與朱武三人一同拘捕,逃出后朱武回到了少華山,史進原本想要去師傅王進處,但是沒有找到人,最后也投了少華山。
說到朱武進梁山,又是一項事。史進投了少華山后,四人皆是打抱不平之輩,一次史進為了救出被華州賀太守霸占的民女玉嬌枝,前往刺殺賀太守,行跡敗露,反被官府所抓。此事被梁山眾好漢知道后,宋江帶七千多弟兄,從山東趕到陜西,大鬧華州,救出了史進。史進得救后,少華山四人便又一起投了梁山。投靠梁山后,朱武隨宋江征討方臘,為生還的十五員偏將之一,后被封為武奕郎兼諸路都統領。
此后朱武一直用自己智謀為梁山奔走,有時候自己親自指揮軍隊,安定軍心,有時候則作為軍師,為主將出謀劃策。朱武為盧俊義的軍師時間最久,身份極為重要,多次協助盧俊義破敵。
關于朱武最后如何死的,《水滸傳》并沒有描寫,只知道朱武最后歲混世魔王樊瑞一起去投奔了入云龍公孫勝,做了道士,想來他最后應該是壽終正寢吧!
朱武個人事跡(篇10)
在宋江三敗高俅后,吳用看出了高俅其人轉面忘恩,朱武建議尋找宿太尉打通關節以協助招安。梁山招安之后,為朝廷東征西討時,兵分兩路,朱武一直是作為盧俊義一方的軍師,身份極為重要,多次協助盧俊義破敵。
盧俊義攻打遼國玉田縣的時候朱武識破耶律得重的陣法,在盧俊義被圍困時,朱武冷靜指揮,終于等到救兵,成功脫險并擊敗遼兵。宋江,盧俊義攻打幽州時,吳用、朱武識破敵軍誘敵之計,宋、盧二人不聽。宋江和兀顏延壽大戰時,朱武與兀顏延壽斗陣勝利,并將其生擒。
攻打王慶的西京時,朱武擊破奚勝的陣法,盧俊義得以攻入西京。 攻打方臘的昱嶺關時,盧俊義被打敗,損失六員將領,在傷心時,朱武用計取下了昱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