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觀后感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升你的寫作水平,還能讓你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優秀的我不是藥神觀后感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我不是藥神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1
前兩天看了電影《我不是藥神》,一開始比較歡樂,后面就比較悲傷了,看到最后眼睛濕了。特別是那個小伙子去世的時候,徐崢和他小舅子發脾氣的時候說的話他才20歲,他只想活下去而已,聽了這話當時就控制不住眼淚了。
是啊,我們只想活下來,多么簡單的一個訴求,可是有時候真的很難。當你面對無法治愈的病痛時,無論你是窮人還是富人,上蒼都是一樣對待。但是疾病的來源無非就是兩種一個是先天的,一個是后天的。先天的我們只能依賴科技的進步去治愈,而后天的估計就要從我們自身去考慮了。
從我們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注意,特別是吃的,盡量少吃一些對人體有危害的食品,少吃一些含有亂七八糟的東西的食品,經常保持運動,也要保持好的心情,這樣說不定能夠讓我們健康。
健康其實就是一種習慣,需要你去堅持。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2
天空泛起一片片的橘紅色,把布滿光暈的夕陽嵌在淡藍色的天空中,一圈圈的橘紅色的光暈向周圍護展開來,把周邊的云都染成了金黃色,仿佛是一幅瑰麗的油畫。
我和媽媽要去看電影,今天上映的是《我不是藥神》。
電影開始了,燈光慢慢的暗下。這部電影開場就告訴我們,電影的內容是根據真實的故事而改編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白血病人,是一種很難醫治的病,只有一種藥叫“格列寧”的,才能醫治白血病,可是一瓶藥就要四萬塊錢,很多人都買不起這種天價藥,所以很多人沒錢治病,到了急變期,吃藥也沒用了,只能等死。神油店老板程勇是一位交不起房租的小老板,在得知印度有一種“格列寧”的仿制藥,價格只要兩千塊一瓶,藥效和真正的“格列寧”是一樣的。程勇一躍成為了印度仿制藥“格列寧”的代理,很多病人前來買藥,好多病人都吃好了。警察發現了程勇代理的這種藥是印度仿制藥,以為是假藥,于是抓了程勇,不準他再代理這種藥。并且判了五年的刑。
看完電影,我不禁贊嘆,程勇是那個時代多么可愛的人,救人于水火中,讓更多的病人得到了醫治。因為程勇的'案件,也讓國家重視白血病人,現在生病都有了醫保,農保,讓更多的老百姓都不要因為生病而沒錢治病。
我有一個夢想,將來我要創造一種藥,一種人人都買得起的藥,只吃一顆,就能把所有的病治好。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3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極具現實意義與時代特征的電影,其講述的是白血病病人呂受益找到了保健品店經營者程勇,請他去印度買藥做代購。雖然困難重重,但是程勇漸漸地發現了商機,然而商機在無形中轉化為救贖。作為一名南通大學藥學院的學生,我從中受益良多。
在我們剛剛經歷過的時代巨變洪流之中,有無數像程勇以及白血病病人們這樣的小人物艱難生存著,與此同時又竭力堅持自我。這部電影,我們看到了善意,也看到了希望,但同時也深刻地體現了社會體制下醫藥行業從事者與病患之間的矛盾問題。
醫患矛盾
電影中有一句話,真實而殘忍,“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正版格列寧等救命藥售價過高,導致無數病患只能無助面對生命的流逝。生命那么脆弱,在病魔面前,難以承受的金錢壓力,又何止一個格列衛?也曾了解過藥的價格,當時我們只覺得是正常,畢竟制出一款有效的藥,背后是無數醫藥人員付出的數年心血努力,是上億的資金。然而,面對影片直接帶來的強烈沖擊,我們只有一次次的憤怒與悲傷。他們只是想活下去,何錯之有呢?
制藥廠商也沒有錯。藥物的生產固然成本不算巨額,但研發的過程中往往是上百億的投資,研發的周期可能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如果將藥品售賣價格無限調低直至所有人都能買得起,那么這家制出成藥的工廠面臨的就是倒閉以及無數工人的失業。
然而多層矛盾的纏繞糾葛之下,影片直白地顯示了結果,只能無助看著呂受益的去世,無數白血病人的茫然而麻木的眼神令人感到悲涼和痛苦。好在國家政策不斷調整,在制度保護下,病人也漸漸能夠吃得起藥,有了生活的新希望。
我們該做的事
作為一名未來從事醫藥行業的相關人員,我們唯有學好專業知識,為醫藥行業獻上微薄之力,給予病患們更多新的希望。希望我永葆初心,不懈努力。這部電影也將不斷鞭策著我前進。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4
昨天老婆的朋友請看這部電影,她是個非常喜歡看喜劇片和美國大片的人,居然請我們看這部電影,著實很吃驚,因為之前她從來沒想過去電影院看這種類型的電影,不得不說,現在人的觀影水平在提升。
真的是部很不錯的電影,幾次鼻酸,王傳君先生演技太亮眼了,對他印象還停留在關谷神奇的階段,但這次表演,實在驚艷,臨走時,看著愛人和孩子,讓初為人父的我特別感觸,不想拖累他們那種心情,看著扎心的疼。明明想好好的活著,但是卻只能不舍的離開。里面的黃毛,感覺就是身邊的某些人,沒有死于白血病,卻因為逃避警察追捕被卡車撞了,程勇抓住警察領子質問,他只是為了活下去,有什么錯,是的,他沒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僅僅想活下去,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像是個沒根的人,消逝在塵世間,連點念想都沒留下。
電影里,人物都是鮮活的,其實最讓我覺得驚訝的是那個賣假藥的,從程勇一幫人跟假藥販子打起來,就覺得這事兒肯定要毀在這家伙手里,越往后,越這么覺得,到最后敲詐程勇的時候已經是確定無疑了,但是被警察抓住后,他冷笑笑,把所有過錯一肩承擔了,當時覺得不可思議,病友們要保護程勇,因為他給他們帶來了生的希望,哪怕里面的警察,在人性的拷問面前也難以抉擇,這個讓人覺得喪盡天良的假藥販子,居然為了保護個只見過幾面,砸了自己攤子的人,說出他名字還能減刑的人,選擇了自己承擔,這一段真挺震撼的,他說出了人世間的無奈,做救世主,但救不好窮病,窮也是一種病,很心酸。
人世間有太多的苦難,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光明的,我真的很敬佩導演的功力,這么多的人,每一個都不是扁平的,他們好像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里面的牧師一直對程勇說,上帝保佑你,上帝不管存不存在,后半部分主演確實在做著上帝做的事情了,主角一開始對牧師說的一堆大道理,最后居然都應驗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主角最后被抓,與全國范圍的發藥不是沒有聯系的,那時候他想的就是能救一個是一個了。
看到這樣的電影,真的欣喜非常,已經好久好久沒進電影院了,說真的,很多電影,真的沒法看,不知道在宣揚什么,里面的導演到明星,也毫無對作品和觀眾的尊重可言,多的是為了票房,慶幸的是,這些人好像也漸漸失去了觀眾的尊重,我不是藥神這部原來我認為的小眾電影,首日票房居然突破了三個億,不得不說,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影水平肯定會有所提升,走向文明社會的雙腳雖然沉重,步履蹣跚,但是她依舊在堅定不移的前進著。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5
今天,我們本來打算到水上樂園玩。但是,仿佛老天爺不大贊成這種想法,便下起了小雨。我們就改變計劃,去電影院里看最火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電影的主人公程勇,為了自己的父親,不得不設法賺錢,他到印度進了一種治療白血病的藥,叫格列寧。他,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為了救自己的父親,這種藥在中國可是一瓶要賣4萬塊錢的。這些住院的病人們,大部分都買不起這種藥,所以只能垂淚等死,我很傷心。結束后我問爸爸,為什醫院要賣這么貴的藥,難道單單是靠賺錢,不是為了救病人嗎?他們為什么不能,先把藥給病人,然后,再讓他們慢慢的還呢。爸爸沒有回答我。我心想可能我心想可能這就是社會吧。而成勇最后自己賠錢,為了讓病人活下來,他放棄了自己的一生,寧可坐牢,也讓這些人活下來,最后,他被抓住了,那些人們都很感激他,都來為他送行。
有一個瞬間讓我特別感動,那就是黃毛看見了警察,他為了,救程勇,他把車開到了警察面前,闖了過去,最后出了車禍,丟掉了性命。
希望以后社會能越來越好,能讓越來越多的人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6
《我不是藥神》上映幾天了,影評不錯,不過對于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對社會還很懵懂。也是第一次來北京正式加入北漂一族的一個南方小菇涼。因為剛從學校保存出來,大家好像都是膽子不大,脾氣不小;個子不高,要求不小;所以室友因為比我早在北京待四個月給我的建議是要我先不要看這部電影,因為我正在找工作每天都焦頭爛額的。但最后我一個人還是看了這部電影。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為經歷了這些年的社會的打磨你終于也要變得世俗,你也會因為錢做你認為你一輩子不會做的事情。劇中的程勇就是起初也是一個世俗的人,賣著不怎么賺錢也可以勉強過的保健品,但現實就是這樣,你明明這樣渾渾噩噩過著可能覺得也不錯的時候突然一根棒子重重的打在你身上,劇中程勇因為妻子離婚、長輩生病需要錢的時候他終于被現實打敗了。
起初他對白血病患者好像也沒什么概念,目的就是賺錢。所以他走上了法律不允許的也就是犯法的路上,但他的目的是賺錢。對于犯法我想每個人心里都是不愿意的去觸犯的,劇中的程勇也一樣。所以他賺夠錢收手做個正正經經的良民多好,不用每天提心掉膽,也沒有要當大英雄這么大理想。對就是現實把我們變成外觀看起來最好的自己。雖然人性被成長的歲月磨平但并不會消失,
所以只要還存在在骨子里他依然會被喚醒。程勇因為看到自己兄弟經歷病痛折磨而死的過程終于還是在風口浪尖上為了這些遭受病痛折磨而吃不起高價藥的患者放棄自己所有世俗的東西鋌而走險了。也許在法律的角度程勇觸犯了法律,但是他做的事情已經超意義的存在,甚至可能已經影響到法律甚至相關部門的政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患者可以勇敢并快樂的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最終是美好的。
這只是我代表個人從某個角度的看法寫的,文筆不好請見諒。最后想說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所以我們應該謝謝編劇可以把這個故事寫出來告訴我們大家。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7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我不是藥神》的電影,令我感受剖深。該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販,因一次偶然的機會開辟了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一躍成為印度仿制藥“格列寧”獨家代理,讓他擺脫了貧窮,同時造福了病友,但也觸犯了法律。它塑造了一位我們身邊真實的商販,他有小貪心,有脾氣,有各種小缺點,但正是這樣真切的人形象,當他內心的.善良閃光時,那種光芒是耀眼的,會讓人淚水決堤很多次。
其實,當我看完他第一次販賣后,我對他并沒有什么好印象。首先,他賣的不是正版的格列寧,而是從印度走私過來的禁藥“印度格列寧”;其次他不僅賣“印度格列寧”,而且還把價格增加到之前的10倍,盡管這樣的價格也比正版的格列寧便宜很多,但我內心還是對此嗤之以鼻;最主要的是,他明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但他卻還拉其它人下水,在最后分別時竟然說“這藥不會吃死人!”。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言語,足以證明他做這件事的初衷并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錢。
然而,當我看完整部影片之后中,我被深深地觸動了。影片的后半部分,程勇經過第一次販賣后,挖到了第一桶金,他改邪歸正,成了一個紡織廠的老板。原本可以安享后半生的他,有著一顆善良的心。所以當他看到他原來并肩作戰的好友因為買不起正版藥而不得不走上不歸路時,他悲痛欲絕,毅然決定重拾舊業。但顯然,這次他的目的不一樣了,不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要拯救更多的生命。這一次,他不但不加價,而是把價格一降再降,做的全是虧本生意,只是為了能幫助更多的人。這么多人需要他,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他已經沒有辦法放棄那一雙雙渴求生命的眼睛了,他的善良、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對他肅然起敬。
雖說法不容情,最終他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法外有情,所有因他受益的病友都為他送行,而他的行為也為改寫高價搞癌藥歷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我明白了任何時候都不能以身試法,更讓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終極善良。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8
有這么一部電影,它讓人分不清誰對誰錯,在法與情之間,我也難以抉擇。
它揭露了當時人們的無奈和不得以,表現著人在谷底時的掙扎,看似堅強的內心。使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它講述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主人公程勇迫于生計,私自售賣違禁藥,一次險些被抓,他忐忑不安,解散了同伴們;一年后,他又遇故友,故友卻因白血病幾天后逝世,他不惜虧本重新售賣違禁藥,又一個同伴犧牲才讓他躲過一劫,最后他被抓落獄。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觸很深,藥的價格是很貴,但它也是法律允許的,程勇售賣違禁藥是不對,但他也救了成百上千的生命。警察的作法是不近人情,但他們也是站在公正的一邊。我們不能說誰做對,誰做錯。我們只能在他們的角度,看看他們是否作了自己最好的選擇。 程勇的選擇是偉大的,他不顧自己的前途與利益,仍為那么多付不起藥費的病者售藥。在程勇入獄路上,我看到許多白血病患者都聚在路旁,自愿地摘下口罩。我落淚了,我相信,他不后悔自己的決定。 回頭看我,在選擇中總是猶豫不決,總會錯失良機。
現在,我學會了:應該選擇自己內心真實的判斷,就算錯了,也警當告誡。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9
這幾天被《我不是藥神》電影的推文刷屏,都說口碑不錯,今天是周末,抽空去看了。記得上次去影院還是《后來的我們》,說實話,看完了之后,我也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為什么?我總結為,輸出正確的價值觀。
我最被這部電影感動的一幕,就是當程勇被警車帶走的時候,沿途有很多的病友來送他,我相信這一刻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樣會產生共鳴吧。讓我聯想到歷史課本上,周恩來總理的故事,出殯時候,沿途有約10萬民眾送行,我相信這不僅是金錢能夠驅動的,而是一種價值觀的認同。這種價值觀是什么呢?是為了別人,或者說解決了別人的某一個問題,在病人當中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能夠延續生命。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10
電影我不是藥神,從內容和題材上都類似美國片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相同處是都是賣治療絕癥的高價藥,賣家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不同處,藥神是一個正常人由于錢的壓力,偶然得知國內治療白血病的藥很貴,而印度產的同等療效的藥才賣國內藥的四分之一。從此私下里賣藥,后來被國內醫藥公司發現舉報被判刑。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說的是一個艾滋病患者私下里賣治療艾滋病的藥,被政府起訴,在律師幫助下,沒有被判刑。
中國古代醫學的追求是簡便廉驗。中國醫生對金錢的態度是取之有道。在醫療上,中國強調的救死扶傷,救人于危難,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就是中國的道德要求,行為準則!
假如古代醫生都來知識產權,專利技術保護,難道做不出天價的技術、天價的藥來?這個中國古人不屑!關乎性命,金錢是糞土!
再點大家一次!自從師夷長技以來,我們真的誤入了西方文化的陷阱。以利潤為目的的資本主義,在醫學上也人為地制造了許多疾病概念來,隨之而來的就是天價的技術天價的藥。家庭不堪重負,國家不堪重負!
在中國的底層走走,因病至貧比比皆是,目不忍睹!為什么在我們小時候,國、家那么貧困的時候,也沒有這么多絕癥!
這兩部片子,都定位在特殊群體,中間都有催淚的情節,都揭露了在不健全法制下,特殊群體的對特效藥的渴求因此導致這兩個故事的發生。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11
我依稀記得,距離這場電影最近的是在今年的情人節那天看的一場電影!
今天是周五,身邊的朋友推薦了一部新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帶著些許的期待,我們仨走進了久違的電影院!
等待約摸10分鐘,熒屏上出現了一些新映電影的宣傳片,最終才等到了我們今天觀看的影片!
電影的主角徐崢以一個極落魄的形象出現在熒幕之上。他是一個賣保健品的老板,常常因為不能及時交付房租而被房東用鐵鏈鎖門;與前妻離婚,面臨兒子是否出國的抉擇難題;一個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照顧;父親的突然病倒,當大夫開出天價治療費時,他選擇了鋌而走險販賣印度走私的治療白血病的藥物!
為一己私利而搏
面對急需手術費的他,走上了走私藥品的道路。這一路上,他接識了一些患白血病的患者。在這些朋友的幫助下,藥物找到了銷路。他也由一個破落戶,變成了小有財富的商人!有了可觀的收入之后,他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繼而,擴大了市場,為自己贏得了更大的財富!
為了家人而放棄利益
在走私假藥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他感覺到這個行業雖然能有豐厚的回報,但也有受到法律制裁的風險,他解散了自己的經銷團隊。雖然大家不理解他的決定,但他為老人,為了兒子,改行去開工廠,做起了服裝生意!
為了朋友鋌而走險
在得知一個他曾經的合伙人,因購買不起巨額藥物而割腕自殺的消息后,他深受觸動,決定再次加入走私藥品的行列。此時的他,不是為了利益,僅僅是想以一己之力,幫助那些患病而無力醫治的患者。他的藥品從印度進價500元,出售價格仍然是500。在風聲極緊的情況下,他冒著被公安機關抓捕的危險,一直堅持做著他認為對的事情!
失去的三年青春,換來藥改的春天
在他目睹了全國各地的患者因沒錢買所謂的正規天價藥品的時候,他做出了一個讓旁人匪夷所思的決定:他以2000元零購藥品,最終以500元的價格賣給全國各地的白血病患者。這得有怎樣的仁愛之心才能做到啊!
我要說,他付出的不光是金錢的代價,他更是以自己失去自由為代價!在嚴查走私藥品的風頭上,他被捕了,被審判了!他鋃鐺入獄了!我從文學作品中感受過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場面,在他移送獄監獄途中,有千千萬萬從他這兒受益的白血病患者,自發地走上街頭,目送他的離去。在患者們摘下一個個口罩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
三年后,他刑滿釋放,因為這樣的風波,暴露出醫藥定價不合理的現狀!而他的這一舉動,換來了醫藥行業的改革!
我們的時代要前進,離不開這樣的熱心人士來推動。同時,這樣的影片讓我不寒而栗: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患重病的人呢?我們要怎樣遠離讓人談虎色變的白血病呢?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12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當許多人被慢粒白血病折磨,又買不起天價藥“格列寧”時,你是會袖手旁觀,還是冒著犯法的危險,去印度購買便宜很多的“格列寧”,走私銷售呢?
程勇應呂先生請求,前往印度購買“格列寧”。印度人要求他一個月內賣完這批貨。剛開始,程勇和呂先生四處尋求卻無人購買。隨后,他們找到了思慧,她幫助他們在她的多個病友群里賣完了藥。程勇又在教堂里說服了教父劉先生,幫助他與印度人用英語溝通,最終他們獲得了大量的錢。同時,那些買不起天價藥的病人也因此得到了救治和生的希望。
一次,他們的藥被一個“黃毛小子”搶了三瓶。追回之后,程勇也讓他加入了“走私團伙”,一起賣藥賺錢。他們在順利發展的過程中,卻遇到了騙子張長林,隨著張長林被通緝,程勇意識到了危險性,開了散伙會,遣散了所有人,不再賣藥。
一年后,程勇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板。當他陪客人去酒店吃飯時,遇到了呂先生的妻子。她請求他繼續賣藥,因為呂先生因無錢買藥,病情惡化,差點兒就自殺了。程勇因有客人,沒有及時去看呂先生,沒幾天,呂先生就自殺去世了。程勇去看呂先生的時候,看到門外有許許多多的病人,心里難受,決定再次賣藥。這次,他不再為了錢,也不在乎自己一個月要賠幾十萬元,毅然走私賣藥救人。
他兒子的舅舅本是負責這件走私案件的刑警,看到這么多病人可以通過購買廉價的走私藥來維持生命,于心不忍,向上請辭不再負責此案。可是,最終程勇還是因為走私藥品而獲刑。“黃毛”為保護他也失去了生命。他本來過幾天就要回家了,可惜卻再也回不去了。
在程勇被送往監獄的途中,大波大波的白血病患者紛紛摘下口罩,沿路送行。警察也特意將車子開得很慢很慢,能夠讓大家有時間多看程勇幾眼。送行的隊伍中,有患了白血病的教父劉先生、有女兒患者白血病的思慧,甚至已經死去的“黃毛”和呂先生也出現了。
看到這里,我不禁落淚:這真是一個好人!在大眾危急時,挺身而出。不顧自身危險,為大眾服務。這樣的人,能不受到人們的熱愛和敬佩嗎?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13
150分鐘的片子,一氣呵成。確實無尿點。看到結尾處,警車慢開,病人群體脫罩注目之場景,卻控制不住,眼淚流出。英雄氣概,瞬間感悟。這部取得幾乎一致的好口碑的片子,交織了諸多人性認知。估計不同行業的從業者,看完都有不同維度的感悟體會。這幾天的保險朋友圈已經做出了證明。有不少看完后的不同方面的體會,想著與不同的群體做一些分享。
今天先聊最為直接的與銷售技能相關維度上的體會轉介紹。也許您會不屑,這樣的好片子,你給來個銷售技巧提煉?是不是糟蹋了。
先不管了,重點是談感受,多一種印證。程勇從印度弄來了格列寧。盡管這么便宜,但究竟怎么賣出去,事實上暫時成為最大的一個難題。直接銷售-找到若干當事人,告知他們藥很便宜,甚至做出了證明-呂受益一直在說“我也是病人,這藥我在吃”。但是,無濟于事,銷售不出去,完全打不開市場通道。這個瞬間,讓我想到,我們在FABE的模壓訓練中,特別強調這個E的價值,能夠對客戶產生一種強有力的吸引佐證作用,但是,我們發現在電影里是無效的。其實不僅在電影里,這樣場景下的銷售,可能在任何的實際生活中都無法有效展開。
藥品銷路的打開,在電影里依靠一個人,一個女人。思慧是白血病患者QQ群的一個群主。正是在她的鼎力支持和參與下,才得以在程勇和呂受益面前展現出上海市內各QQ群的群主脈鏈。也正是這條鏈,才將格列寧的銷路打開。思慧,就是轉介紹的緣起,或者說影響力中心。在電影中,沒有思慧的出現和參與,賣藥這個事情,確實沒法往下進展,或者說,可能需要花費數倍于現在的時間才有可能打開銷路。因此,電影給出的第一個感悟就是:找到最合適的關鍵影響源,銷售市場才能有效打開。
而之所以能夠讓思慧具備有這個作用,是因為她的處境和她的身份。女兒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使得她能夠跟病友們形成一種連接;QQ群主的身份,又讓她在無數的服務群員的過程中,獲得大家的認可與信任。信任,的確是銷售中最為關鍵的要素。轉介紹之所以有效,就是背后的信任價值。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14
徐崢不愧為一代名導,他的喜劇總是這樣娛樂,這樣獨特,這樣高深,這樣奇妙,這樣誅心。尤其是今年的大作—《我不是藥神》,除了票房高賺之外,更是口碑上佳,直擊人心。
《我不是藥神》中徐導演繹了一個名為程勇的藥販,他從一個貧困潦倒的油店老板,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一下子成為了一個名聲赫赫的“藥神”,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實現了人生的逆轉。程勇之所以成為大名鼎鼎的“藥神”,正是因為他一躍成為了一種印度仿制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而這種藥不但價格昂貴,更是有價無求,十分難得。可是,令人欣慰的是,叫人欽佩的是,程勇并沒有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丟失自己的本心,自己的善良,自己的良知,自己的人性。當他設身處地的進入白血病這一個群體之后,他真正成為了一個“藥神”,他開始為病人著想,為病人爭取機會,即便自己深陷牢獄之災,也在所不惜,在所不辭。
當然,程勇的蛻變叫人拍手叫絕,但是除了程勇之外,無論是正義的警察曹斌,還是重病患者劉思慧,都讓我們充分體會到了現實的殘酷,人生的不易,生活的辛酸,也讓我們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了解了什么是現實,什么是現狀。試問,這樣大膽反映社會的影片,這樣直接觸碰人性靈魂的佳作,怎不叫人產生共鳴呢?
徐導的作品就是這樣,讓我們在歡樂中感受辛酸,在不幸中體會痛苦,在絕望中感受希望,在跌宕中領會人生,在坎坷中得到升華,在心酸中得到啟迪。
但是,我知道,徐導想要傳遞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時的感慨,一陣的討論,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長久的反思,永遠的思考。為何印度的仿制藥這樣昂貴?為何走私的藥販這樣肆無忌憚?為何窮苦的人們這樣可悲可泣?為何悲哀的患者這樣可憐無措?再者,為了解決白血病人用藥的現狀,國家該制定什么樣的法律?政府該執行什么樣的方針?醫院和藥販該保持什么樣的仁心?病患和家屬該秉持什么樣的態度?
總之,《我不是藥神》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歡樂,更多的是關于人性的思考和反思,但愿每一個人都能從這部影片中得到關于自己感悟。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15
“我不是藥神”,簡潔明了的五個字。
這部去年暑期大賣的電影著實讓我知曉了白血病患者的無奈與痛苦。他們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掙扎著,等待著藥物或死亡。
程勇,一個可以說一事無成的失敗者。但他卻給了病人希望,帶來了能救命的廉價格列寧。
有天,正苦惱于房租,程勇被呂愛益找到。呂愛益面色慘白,雙眼凹陷,瘦得只有臉上的口罩最為顯眼。他想請程勇到泰國走私格列寧。程勇同意了,為了錢。
鏡頭一轉,切換到了生產瑞士格列寧的公司門口。成群的白血病患者占滿了空地,也是一片片白色口罩。當見到領導,他們舉起抗議牌,向生產商抗議,3.5萬元一瓶的藥價,根本不是救命。可西裝革履的經理說這樣的價格是合理的。
這吸血鬼般的續命藥以及生產商口中的合理,在我們得知五百元的進口價后,便成了赤裸裸的諷刺。可又能怎么辦呢?沒有別的選擇。
即便程勇五人向泰國進藥后能救很多人,但每個城市都有數不清的人需要這種藥!而程勇他們,此時倒是開始轉運,鈔票大把大把地收。那邊,程勇的小舅子曹警官早已接到命令,并查到了泰國格列寧。
這個過程中,有太多的黑暗與不忍。警局領導在得知藥沒問題后的反駁,不由得讓人想起他與藥商的談笑;老太太緊抓住曹警官的手滿臉淚痕說“我想活,行嗎”,懇切的語氣令人心痛。程勇五人也經歷了爭吵、散伙,但迎來的是呂愛益的死亡。重又拾起的,不僅有500元一瓶的格列寧,還有發自內心的善良,泰國老板的極力配合。程勇面對1500元售價時說的一句:“我們賣500元,剩下的我來補!”面對警察,小黃毛彭浩一力抵擋,卻被車禍奪走了年輕的生命。
導演用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不易。
程勇呢?坐牢了。一次交易時被發現,給他帶來了三年牢獄之災。可一路上,街道旁站滿的病人,被摘下的厚重口罩,還有出獄時的一臉輕松,都在告訴我們,他是對的。
那是02年,而今日的中國已變得美好,無數的醫療政策被發布,無數的病人被治愈,無數的希望在誕生。
沒有人是神,有的只是善良的心。程勇也不是所謂的神,他一開始也不過是為生活所迫罷了。但后來,他放棄相對滿足的生活去救人,這就是人性的神奇之處,會痛、會樂……
這部電影,某種意義上會救更多的人,它以一種詼諧但沉重的風格,教會我們人生的苦難和善良的偉大。
我不是藥神觀后感篇16
首先,我要說我欠徐崢一張電影票,因為在騰訊開放播放之后我才看。我說我欠他一張電影票,不為別的,就為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無疑,我不是藥神的定位是喜劇,但是我想,沒有幾個人在看這部作品時是能真的笑的出來的,哪怕是幾個本來應該特別搞笑的鏡頭,也不能帶給觀眾笑容,反而有著一股濃濃的悲傷,讓人更加不自覺的潸然淚下。所以,其實我不是藥神作為一部喜劇來講,可能是失敗的,但是作為一部電影來講,它是極為成功的,因為極好的觸碰到了觀眾的神經,引動了觀眾最真實自然的感情。
老實講,于我個人而言,看電影電視,不會特別注重演技特效,只要不是特爛,我都能接受,但是我尤其注重劇情。現在的電影大都是膚淺而沒有營養,純粹只是為了賺錢而拍,找幾個長得好看的流量小生,美女花旦,找一些消費性高的,沒有多大意義的題材寫個劇本,例如無厘頭喜劇,愛情主題片,豪門商場劇,后宮爭寵戲,傳奇英雄故事等等。完全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為了謀利而誕生,于這個社會毫無營養。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所以正確和正義不一定能劃等號,但那也應該抱有一顆善良之心。隨著我不是藥神的劇情推進,一種讓人窒息的悲傷,從那一雙雙絕望的眼睛里擴散。他只是想活下去,他有什么罪?黃毛走的'時候,程勇這樣一句話不知道讓多少人潸然淚下。當然,法不容情,不過這無關對錯,只關于善惡,或者說人性。老奶奶在警察面前說的那番話,為了吃藥,吃沒了房子,吃垮了家庭,不知道又戳中了多少人淚點。“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藥就在那里,我卻買不起”,所以他們最大的錯,就是得了最難治的病:“窮病”。所以窮人就應該窮著,就應該等死;所以想活下去,想聽到孩子叫自己一聲爸爸,就成了十惡不赦的罪?所以遏制著別人的生命,去賺取暴利就成了理所當然,甚至是天大的好事?
我不是藥神,它直接將這些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沒人說的,像是隱晦的一種規則似的東西,就那么明目張膽的曝光在了太陽底下。無疑,是膽大妄為的;無疑,是善良且正義的;無疑是極有營養價值的。我們對于“好電影”的定位是什么?應該是能夠為社會帶來一定積極影響與改變的,能夠喚起大家的一致共識的電影,這才叫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