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飛虎觀后感750字
寫觀后感也是一種很好的反思和總結的方式,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觀點。怎么寫好鐵道飛虎觀后感750字?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鐵道飛虎觀后感750字,方便大家學習。
鐵道飛虎觀后感750字篇1
《鐵道飛虎》是成龍的作品里,第一次大規模啟用“小鮮肉”,飛虎隊的組合一公布后,就引來眾人矚目,但丁晟坦言,這次選拔的標準也格外高,“這部電影動作戲的屬性,需要每個演員都是有功夫的爺們?;疖囬_起來是沒法剎車的,100噸的鐵疙瘩動起來的勢能,連成家班的武術指導看著都恐懼,對于完全沒有動作基礎的演員來說,很多動作很難完成?!?/p>
據丁晟透露,黃子韜是最先定的主演,他的武術功底很好,靈活度也好,最早選他是因為看了一段功夫舞蹈?!巴鮿P是老天爺送給《鐵道飛虎》的禮物”,丁晟說,“電影開拍20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大家都著急了,我就想賭一把,堅持去找最合適的,直到看到王凱的照片,覺得有種落魄的貴族感,我覺得就是他?!?/p>
王大陸這個角色與其他飛虎隊不同,是唯一的一個八路軍,需要有點痞勁兒,“當時也是找不到合適的演員,劉德華推薦了《我的少女時代》的男主角,當時內地還沒有上,但我打開電腦,看到他的照片,就覺是他。桑平很靈活,天生自帶喜感,拍完《解救吾先生》后,丁晟就敲定了與他下一部戲的合作。而吳永倫是成家班出身,抗打抗摔,這五個人與成龍一起組成了“鐵道飛虎”。
這次拍攝,每一個演員拍戲也都是拼了命,據悉,黃子韜拍攝后期全身起水痘,但為了不耽誤大家拍攝,多癢都上,丁晟說:“黃子韜特別爺們兒,大家也心疼,但為了緩解氣氛,他就跟大家說,后期注意ps下水痘就行了。”“渾身都是水痘,特別癢,有時候都癢到想發脾氣,但想想沒有什么是不能堅持的?!秉S子韜說。
雖然之前與成龍合作過《大兵小將》和《警察故事2013》,但丁晟此次依然戰戰兢兢,“之前合作更多的是擔心拍不好戲,但這一次,更多的擔心是拍火車戲的危險?!倍£商寡?,當接下大哥的任務后,才發現無論是扒火車,還是撞火車,都沒有什么參考影片,所以與火車的“親密接觸”都是在摸黑前行,“有太多驚險是沒有預判的,殺青之后,都不敢再去想?!?/p>
鐵道飛虎觀后感750字篇2
前天,我們去看了由成龍主演的電影《鐵道飛虎》。開完以后片中搞笑又感人的情節是我久久不能忘懷的。電影中主要講了抗日戰爭時期棗莊的鐵路工人利用鐵路上的鐵路上的優勢與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最后炸毀日本侵略者運送軍需物資的一座重要橋梁的故事。
我認為電影中“飛虎隊”的人非常勇敢。當他們決定的時候,明知這次任務有去無回,卻沒有一個人退縮。而主角炸橋時,不顧自己的安危將炸藥包綁在橋的支柱上。這讓我想到中國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爭——官渡之戰。當時袁紹50萬大軍,曹操僅有1萬大軍卻將袁紹打敗了。我想,如果當時曹操的士兵一個個士氣低落,態度消極。曹操會贏得這場戰爭嗎?如果抗日戰爭時期,全國軍民士氣低下,會有今天的新中國嗎?
勇敢固然重要,但如果僅僅只是勇敢,那只是一節莽夫。電影中,“飛虎隊”在偷炸藥包的時候在繩子上綁了一個類似于輪軸的東西,這樣可以防止繩子破損也更加省力。而主演被抓時,電影中的二嫂故意在煎餅里放了藥,再利用日本人貪婪的性格,故意說是給主演吃,讓日本人吃了下去,導致昏迷,救了他。無數智慧的事件讓我想起了三國里的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曹操40萬大軍周瑜只有3萬大軍。而諸葛亮卻巧用火攻使曹操敗走華容道。而春秋時期,魯國大臣公子季友巧施“以馬扮虎”之計使宋軍大敗……由此可見,智慧是多么重要。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特點:搞笑。平??纯箲鹌那槎挤浅3林?。而在這部電影中,導演故意把日本侵略者塑造得非常愚蠢。比如:一個日本士兵在切腹時用了一把殺豬刀……全場充斥著一片笑聲。這部影片既有明確的主題又很搞笑,深得大家喜愛。
鐵道飛虎觀后感750字篇3
看完整部影片,尷尬是頻率最高的詞。角色設定的尷尬。成龍一改往日“特工”“警察”“考古學家”“將軍”等等角色的設定,選擇用一個生活在抗戰中的“小人物”去演繹這個故事。不同于之前的角色需要有功夫的支撐。車站工頭的角色,擁有絕頂的功夫,“少說話多做事”,息事寧人的見識。人物設定卻只有他隨身煙袋的故事那樣單薄,經不起推敲。再加上“干大事”這樣空洞但卻滑稽的大主題,你覺得成龍明明有一身功夫和見識,卻總是自動要去做大家都不太看得起的小事。我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意識到他們“平?!卑枪馊毡緫棻?,偷日本軍服有任何作用,更何況還一直讓大家轉頭。最后的“大事”——炸橋設定,也是莫名其妙、無頭無尾。
情節敘述尷尬,影片大部分在“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的歡快配樂下下講述的喜劇武打故事,這部分和最終犧牲自我“炸大橋”的部分完全沒辦法設計一個平穩的過度。觀眾瞬間就出現了“這段我是不是應該用一個悲傷的表情”和“這段明明是個設計的包袱,但不好這樣嘲笑他人”這樣尷尬的感覺。直到影片結束,你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人物線處理的尷尬:各個人物尷尬的謝幕方式,充分凸顯了本片設計的粗糙以及對觀眾的不尊重(特別的細節待糾正)。切腹怕疼的日本軍官:最后被非常血腥地倒插在刀刃上;boss一般的日本婆娘,最后被高速飛過的“鐵塊”砸斷了半個身子;無數日本龍套被堵在車廂里挨了兩發大炮活活燒死;“飛虎隊”的團員們,除了死法勉強說得上是犧牲的“捱到最后的三人組”,其他角色死的不明不白,草草了事。你聽這段敘述他們死法的部分,其實在電影畫面上都非常得血腥,但是導演處理的方式根本弄不明白這是不是諷刺,尤其和充滿喜劇元素的成龍電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之前的成龍電影,比如《神話》,梁家輝飾演的考古學家死于水銀中毒,但是死之前對于夢想的掙扎和自己的悔悟,你是能理解的。但在《鐵道飛虎》你完全感受不到對自己創造角色的尊重,也體現出主創對觀眾怎么看這段充分的不在乎。
鐵道飛虎觀后感750字篇4
前天,我們去看了由成龍主演的電影《鐵道飛虎》。開完以后片中搞笑又感人的情節是我久久不能忘懷的。
電影中主要講了抗日戰爭時期棗莊的鐵路工人利用鐵路上的鐵路上的優勢與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最后炸毀日本侵略者運送軍需物資的一座重要橋梁的故事。
我認為電影中“飛虎隊”的人非常勇敢。當他們決定的時候,明知這次任務有去無回,卻沒有一個人退縮。而主角炸橋時,不顧自己的安危將炸藥包綁在橋的支柱上。這讓我想到中國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爭——官渡之戰。當時袁紹50萬大軍,曹操僅有1萬大軍卻將袁紹打敗了。我想,如果當時曹操的士兵一個個士氣低落,態度消極。曹操會贏得這場戰爭嗎?如果抗日戰爭時期,全國軍民士氣低下,會有今天的新中國嗎?
勇敢固然重要,但如果僅僅只是勇敢,那只是一節莽夫。電影中,“飛虎隊”在偷炸藥包的時候在繩子上綁了一個類似于輪軸的東西,這樣可以防止繩子破損也更加省力。而主演被抓時,電影中的二嫂故意在煎餅里放了藥,再利用日本人貪婪的性格,故意說是給主演吃,讓日本人吃了下去,導致昏迷,救了他。無數智慧的事件讓我想起了三國里的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曹操40萬大軍周瑜只有3萬大軍。而諸葛亮卻巧用火攻使曹操敗走華容道。而春秋時期,魯國大臣公子季友巧施“以馬扮虎”之計使宋軍大敗……由此可見,智慧是多么重要。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特點:搞笑。平常看抗戰片心情都非常沉重。而在這部電影中,導演故意把日本侵略者塑造得非常愚蠢。比如:一個日本士兵在切腹時用了一把殺豬刀……全場充斥著一片笑聲。
這部影片既有明確的主題又很搞笑,深得大家喜愛。
鐵道飛虎觀后感750字篇5
只剩下一顆子彈了,關系著民族氣節的一顆子彈,緊緊地握在老胡的手里,是多么沉重,多么無奈啊。在敵人環攻的方圓幾十米的小圈子里,老胡馱起已經犧牲的魯漢,一步一步,艱難的前進著,他每走一步,都有喪生的危險。
日本頭目用槍打傷了他的右腿,一陣沙塵中,老胡摔倒了,但他強忍著巨痛,仍舊背著魯漢向前進。又一顆子彈鉆進了他的左腿,但他依然站起來向前進,直到堅持不住了。在日本鬼子步步緊逼時,他從容地看了魯漢一眼,說了一聲“老哥,我們上路了”便用最后一顆子彈穿透了自己的頭顱... 這是最讓我感動的一幕,也是最讓我心痛的一幕。“多好的兩個人啊!”我的淚水不知何時已潸然落下。
感動,是因為他們之間生死不能割舍的友誼。老胡在魯漢臨死前,用自己的身體替他擋住槍林彈雨,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依然不愿舍棄魯漢,表明了死也要死在一起的決心,這是多么堅定的友誼啊。這就是義!我不禁想起了孟子的“舍生取義”,孔子的“殺身成仁”,這些詞語大概是用來形容他的吧。
感動,是因為老胡寧肯自己自盡,也不愿成為敵人的刀下鬼的氣節。同樣是死,老胡選擇了慷慨赴義,可震撼天地的死。這樣的死天地為之動容,我們如何不敬佩呢? 舍生取義,慷慨就義,這一切的'一切在老胡身上演繹的淋漓盡致,是多么扣人心弦、驚心動魄!
看著老胡,想想自己,多慚愧啊!生活上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同學爭吵不休,學習上怕吃苦,生活上怕受累,哪能有一點點與氣節沾邊呢?
《飛虎隊》中,個個都是胸懷大義、豪氣沖天的人。他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是中國人的靈魂,是多么崇高啊!其實世界上沒有崇高的人,為祖國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多了,便成了崇高的人。所以世界上有一個恒等式:義+氣節=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