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飛虎觀后感850字
通過寫觀后感,觀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影片的特點和意義,同時也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情感和態度。鐵道飛虎觀后感850字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鐵道飛虎觀后感85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鐵道飛虎觀后感850字篇1
根據《鐵道游擊隊》的改編,成龍將自己的喜劇風格帶入到了這場昔日的紅色經典,固然那用幽默重新裝點的鐵道抗日,使《鐵道飛虎》煥發著一種全新的朝氣,但又不得不說那浮夸過度的場面道具,使電影未能真正如虎添翼的`跳出一部動作片的淺池。
在已然擁有著一個真實故事和經典藍本的奠基下,《鐵道飛虎》無疑在先天上是占優的,就像《血戰鋼鋸嶺》那位只身挽救了數十人生命醫療兵的傳奇,一支在真實歷史上活躍敵后取得了斐然戰果的鐵道游擊隊,并不會讓人有感電影劇情上的胡編亂造,反而能寫實于民族凝聚力,彰顯國人面對侵略戰爭不屈的毅力,所以即便昔日的《鐵道游擊隊》有著尤為刻意的革命樂觀主義,但個人認為其今日看來仍舊不失為一部中肯之作,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新編的《鐵道飛虎》,其與諸多真正的抗日“神”片有著本質的差別。
在劇情構思上《鐵道飛虎》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新穎之處,但成龍的功夫幽默和諸多的笑料包袱使得這部新作相比老版有著尤為出色的娛樂性,或許會有很多會認為戰爭與喜劇并不應該混為一談,但其實不論是國產的《三毛從軍記》,還是《歡迎來到東莫村》《虎口脫險》這樣的的他國經典,其實都非常出色的將戰爭與幽默做出了結合,固然《鐵道飛虎》做出的這種結合尚難以企及這些佳作,但總歸是好過于如《舉起手來!》中那樣對日本荒謬的丑化。
《鐵道飛虎》中雖然沒有如同手撕鬼子這樣的橋段,甚至還有著子彈是不會拐彎的自嘲,但從內在上來說,這部作品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干貨,其所做的仍舊只是一部帶有夸張意味的成龍動作喜劇,這自中還有著明修棧道,暗度成倉希望兒子復出的私心,看似高潮迭起的轉折,甚至還有著所謂的彩蛋,這些好萊塢喜劇套路的沿用,卻使電影欠缺了對戰爭殘酷性的著點,這種著點是三毛脫下軍裝后看著無數墓架的唏噓,也是東莫村中那超越意識形態對生命的尊崇,《鐵道飛虎》雖然能逗人一樂,也有著激情熱血,可這些卻并不應該是一部戰爭喜劇真正落足的重心。
客觀的講看《鐵道飛虎》時我也笑了,但如果一部有著真實歷史沉淀的戰爭電影,在時隔近六十年后今天的改編,最終所留給人的只有笑意與熱血,自認為這樣的戰爭電影其實已然迷失了它的真正意義。
鐵道飛虎觀后感850字篇2
最早接觸成龍,是在《紅番區》《飛鷹計劃》《A計劃》《城市獵人》這些年代久遠的片子中,那時候成龍是整個故事絕對的主角,他不僅年輕,能打,還風流倜儻英俊瀟灑,和女主角談著戀愛,用一點點桃色作為動作戲的點綴。
后來成龍進軍好萊塢,拍了《尖峰時刻》《神奇的燕尾服》,接觸到這些片子的時候,我正在讀中學。對那時的我來說,這些片子依然很好看。
再往后,隨著學業越來越忙碌,成龍似乎從我的生活里消失了。等到他再次出現在我的生活里,都是伴隨著一些評分不太高的電影,一些花邊新聞還有霸王廣告的鬼畜視頻。
這些年國內電影行業發展很快,成龍的不再像以前那樣出挑,我也從未進到電影院中去看過他的電影。當滿世界在呼喊著“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的時候,我偶爾會想:為什么沒人說我們欠成龍一張電影票呢?這就是我走進電影院看《鐵道飛虎》的原因。
影片中,成龍、黃子韜飾演一群“鄉巴佬”,組成了一個民間抗日游擊隊,雖然他們做事沒有章法,也沒什么明確的目標,只能是小打小鬧,卻也成功地破壞了日軍的一些行動,拖延了日軍的侵略腳步。
直到王大陸飾演的八路軍出現,他們才有了一個明確的目的——炸橋。而靠著這么一群連字也不識的鄉巴佬,又怎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于是整部影片的第一個高潮來了,王凱飾演的飯店老板在眾人危機之時猶如天降神兵,騎著駿馬飄然而來,三下兩下就化解了危機。
當然,基于整部影片的搞笑氛圍,王凱肯定也是“帥不過三秒”,但不論如何,王凱這個角色在整部電影的劇情中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成龍飾演的角色不識字,在發表意見的時候經常會忘掉自己想要說什么,他的相好由年輕貌美的女演員,換成了年老色衰的寡婦,甚至連他引以為傲的功夫,影片中都幾乎沒有體現。而王凱則仿佛變成了“年輕時候的成龍”,身手矯健,作用關鍵,虎虎生威,讓場下的觀眾都發出一陣陣尖叫。
于是成龍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的變成了一種對眾人精神上的指引,變成了一種號召力,一種信賴,一種穩重和踏實。
影片最后,最核心的一擊還是交給成龍來完成了,看著他在墻壁上抓出血手印,一瞬間思緒飄回到很久以前,腦海中出現了成龍英姿颯爽、化解危機的模樣,竟然有些感動。
我是抱著看娛樂片的心態進的電影院,沒想到除了笑聲,還看到了成龍大哥的另一種可能性。
鐵道飛虎觀后感850字篇3
《鐵道飛虎》是成龍的作品里,第一次大規模啟用“小鮮肉”,飛虎隊的組合一公布后,就引來眾人矚目,但丁晟坦言,這次選拔的標準也格外高,“這部電影動作戲的屬性,需要每個演員都是有功夫的爺們。火車開起來是沒法剎車的,100噸的鐵疙瘩動起來的勢能,連成家班的武術指導看著都恐懼,對于完全沒有動作基礎的演員來說,很多動作很難完成。”
據丁晟透露,黃子韜是最先定的主演,他的武術功底很好,靈活度也好,最早選他是因為看了一段功夫舞蹈。“王凱是老天爺送給《鐵道飛虎》的禮物”,丁晟說,“電影開拍20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大家都著急了,我就想賭一把,堅持去找最合適的,直到看到王凱的照片,覺得有種落魄的貴族感,我覺得就是他。”
王大陸這個角色與其他飛虎隊不同,是唯一的一個八路軍,需要有點痞勁兒,“當時也是找不到合適的演員,劉德華推薦了《我的少女時代》的男主角,當時內地還沒有上,但我打開電腦,看到他的照片,就覺是他。桑平很靈活,天生自帶喜感,拍完《解救吾先生》后,丁晟就敲定了與他下一部戲的合作。而吳永倫是成家班出身,抗打抗摔,這五個人與成龍一起組成了“鐵道飛虎”。
這次拍攝,每一個演員拍戲也都是拼了命,據悉,黃子韜拍攝后期全身起水痘,但為了不耽誤大家拍攝,多癢都上,丁晟說:“黃子韜特別爺們兒,大家也心疼,但為了緩解氣氛,他就跟大家說,后期注意ps下水痘就行了。”“渾身都是水痘,特別癢,有時候都癢到想發脾氣,但想想沒有什么是不能堅持的。”黃子韜說。
雖然之前與成龍合作過《大兵小將》和《警察故事2013》,但丁晟此次依然戰戰兢兢,“之前合作更多的是擔心拍不好戲,但這一次,更多的擔心是拍火車戲的危險。”丁晟坦言,當接下大哥的任務后,才發現無論是扒火車,還是撞火車,都沒有什么參考影片,所以與火車的“親密接觸”都是在摸黑前行,“有太多驚險是沒有預判的,殺青之后,都不敢再去想。”
鐵道飛虎觀后感850字篇4
根據《鐵道游擊隊》的改編,成龍將自己的喜劇風格帶入到了這場昔日的紅色經典,固然那用幽默重新裝點的鐵道抗日,使《鐵道飛虎》煥發著一種全新的朝氣,但又不得不說那浮夸過度的場面道具,使電影未能真正如虎添翼的跳出一部動作片的淺池。
在已然擁有著一個真實故事和經典藍本的奠基下,《鐵道飛虎》無疑在先天上是占優的,就像《血戰鋼鋸嶺》那位只身挽救了數十人生命醫療兵的傳奇,一支在真實歷史上活躍敵后取得了斐然戰果的鐵道游擊隊,并不會讓人有感電影劇情上的胡編亂造,反而能寫實于民族凝聚力,彰顯國人面對侵略戰爭不屈的毅力,所以即便昔日的《鐵道游擊隊》有著尤為刻意的革命樂觀主義,但個人認為其今日看來仍舊不失為一部中肯之作,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新編的《鐵道飛虎》,其與諸多真正的抗日“神”片有著本質的差別。
在劇情構思上《鐵道飛虎》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新穎之處,但成龍的功夫幽默和諸多的笑料包袱使得這部新作相比老版有著尤為出色的娛樂性,或許會有很多會認為戰爭與喜劇并不應該混為一談,但其實不論是國產的《三毛從軍記》,還是《歡迎來到東莫村》《虎口脫險》這樣的.的他國經典,其實都非常出色的將戰爭與幽默做出了結合,固然《鐵道飛虎》做出的這種結合尚難以企及這些佳作,但總歸是好過于如《舉起手來!》中那樣對日本荒謬的丑化。
《鐵道飛虎》中雖然沒有如同手撕鬼子這樣的橋段,甚至還有著子彈是不會拐彎的自嘲,但從內在上來說,這部作品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干貨,其所做的仍舊只是一部帶有夸張意味的成龍動作喜劇,這自中還有著明修棧道,暗度成倉希望兒子復出的私心,看似高潮迭起的轉折,甚至還有著所謂的彩蛋,這些好萊塢喜劇套路的沿用,卻使電影欠缺了對戰爭殘酷性的著點,這種著點是三毛脫下軍裝后看著無數墓架的唏噓,也是東莫村中那超越意識形態對生命的尊崇,《鐵道飛虎》雖然能逗人一樂,也有著激情熱血,可這些卻并不應該是一部戰爭喜劇真正落足的重心。
客觀的講看《鐵道飛虎》時我也笑了,但如果一部有著真實歷史沉淀的戰爭電影,在時隔近六十年后今天的改編,最終所留給人的只有笑意與熱血,自認為這樣的戰爭電影其實已然迷失了它的真正意義。
鐵道飛虎觀后感850字篇5
看完整部影片,尷尬是頻率最高的詞。角色設定的尷尬。成龍一改往日“特工”“警察”“考古學家”“將軍”等等角色的設定,選擇用一個生活在抗戰中的“小人物”去演繹這個故事。不同于之前的角色需要有功夫的支撐。車站工頭的角色,擁有絕頂的功夫,“少說話多做事”,息事寧人的見識。人物設定卻只有他隨身煙袋的故事那樣單薄,經不起推敲。再加上“干大事”這樣空洞但卻滑稽的大主題,你覺得成龍明明有一身功夫和見識,卻總是自動要去做大家都不太看得起的小事。我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意識到他們“平常”扒光日本憲兵,偷日本軍服有任何作用,更何況還一直讓大家轉頭。最后的“大事”——炸橋設定,也是莫名其妙、無頭無尾。
情節敘述尷尬,影片大部分在“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的歡快配樂下下講述的喜劇武打故事,這部分和最終犧牲自我“炸大橋”的部分完全沒辦法設計一個平穩的過度。觀眾瞬間就出現了“這段我是不是應該用一個悲傷的表情”和“這段明明是個設計的包袱,但不好這樣嘲笑他人”這樣尷尬的感覺。直到影片結束,你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人物線處理的尷尬:各個人物尷尬的謝幕方式,充分凸顯了本片設計的粗糙以及對觀眾的不尊重(特別的細節待糾正)。切腹怕疼的日本軍官:最后被非常血腥地倒插在刀刃上;boss一般的日本婆娘,最后被高速飛過的“鐵塊”砸斷了半個身子;無數日本龍套被堵在車廂里挨了兩發大炮活活燒死;“飛虎隊”的團員們,除了死法勉強說得上是犧牲的“捱到最后的三人組”,其他角色死的不明不白,草草了事。你聽這段敘述他們死法的部分,其實在電影畫面上都非常得血腥,但是導演處理的方式根本弄不明白這是不是諷刺,尤其和充滿喜劇元素的成龍電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之前的成龍電影,比如《神話》,梁家輝飾演的考古學家死于水銀中毒,但是死之前對于夢想的掙扎和自己的悔悟,你是能理解的。但在《鐵道飛虎》你完全感受不到對自己創造角色的尊重,也體現出主創對觀眾怎么看這段充分的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