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事跡心得體會
勞動模范簡稱勞模,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成績卓著的勞動者,經職工民主評選,有關部門審核和政府審批后被授予的榮譽稱號。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勞模事跡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勞模事跡心得體會【篇1】
五月是初夏的季節,也是勞動者們的季節,辛勤勞作的人們貫穿著整個五月。我們要感謝每一位勞動的人們,因為有了他們的辛苦付出,所以才有了現在的生活。而在這個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則對勞動者的贊美和肯定,讓我們走進勞模的精神世界,靠近勞模,一起追隨光,成為光的一部分。
每個時代的進步,都有一部分在默默付出,在眾多的勞動者中,他們為了國家、為了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精神是我們要追隨的光。簡潔而深刻地展現了一個時代的精神與發展,凝聚了一個民族的思想和情愫,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面對各種挑戰與機遇,艱辛創業、團結共奮斗的精神力量。
無論時代變遷,每一個時期的勞模都具有不同的內容和特點,但他們又有共同點,那就是主人翁的責任感和艱苦創業的精神,忘我的勞動熱情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的精神,這些集中體現了中國廣大勞動者的先進思想和精神風貌等優秀品質。勞模精神過去是、現在也仍然是。
勞模精神一直在引領著時代精神,勞模的價值創造了社會價值、人生價值,每一個勞模都有其特點,卻百變不離其中,那就是無論時代怎么變,永遠保持著初心和熱血,不求回報,讓艱辛在熱愛中消升華,化為一縷青煙,奔向天空成為一朵云彩。
盡管我們不一定成為勞模,但勞模的精神我們皆能踐行。從生活點點滴滴做起,踏實學習與工作,做好當下自己本職的工作與職責,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態度與成果,這便是勞模的本質。讓我們成為追隨光,靠近光,然后成為光!
勞模事跡心得體會【篇2】
祖國發展建設以來,有了這個富裕美好的和諧社會,離不開各行各業勞動者的辛勤勞動。作為祖國土地上的一個普通人,雖然我們個人的工作很小很簡單,但正是這些簡單的工作作為基石,讓祖國的建設越來越好,為后代和我們的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無論從事什么行業,都要認真、專業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盡善盡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個人工作中取得最好的結果,做出最好的貢獻。每個行業,都有一群兢兢業業,不畏艱難險阻,積極認真對待工作的人。他們不僅使自己的工作近乎完美,還不斷思考研究,使自己的`工作內容不斷創新,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這是我們需要學習和發揚的勞模精神。我們可能不是勞動模范,但我們應該贊美和鼓勵這種精神,積極學習和實踐勞動模范的精神。這樣才能更好的帶動團隊,讓個人的工作內容達到更好的效果,贏得良好的工作氛圍,帶來積極熱情的工作氛圍。
學習勞模精神,一定要有探索學習的精神,不斷研究勞模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永遠把身邊的勞模當成自己的個人榜樣,遇到工作問題要學會學習和對待的精神;讓自己時刻保持一個空杯心態,積極認真的學習學習,讓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解答。只有這樣,你才能一直處于進步的狀態,在以后的工作中幫助自己。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們要將勞模作為一面反映自身的“鏡子”,用他們自身的閃光點,去照耀出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尊重并愛護我們身邊的勞動模范,真誠虛心的向他們請教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與困難;仔細觀察他們是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中,用什么方式、方法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們的勞模精神學習,得到最好的貫徹與實行。
學習勞模精神,就是為了讓我們不斷的找到個人差距,發現自身不足,激發出見賢思齊的內在動力;通過對照“勞模”這面鏡子,才能讓我們更加充分的去彌補自身的缺陷所在,做到行之有效,做之有用的工作效果。
勞模事跡心得體會【篇3】
弘揚勞模精神,爭做時代楷模。每個人不一定都成為勞模,但人人都能學習和踐行勞模精神。勞模精神沒有“光環”的預期,更多的是職業的喜愛,發現的喜悅,勞動的樂趣,結果卻實至名歸。我們不妨帶著“問題”、“感情”、“鏡子”去學,或許,我們更容易學到勞模精神的實質。
勤問好學,帶著“問題”去學。我們學習勞模,就是要帶著問題去學,學習勞模如何在本職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勞模都是在我們身邊的楷模,我們就是要學習勞模在處理問題時,多問幾個為什么,要帶著自己的思考,帶著自己的問題去學,有學習才有進步,有問題才有進步。
尊師重教,帶著“感情”去學。勞模的閃光點就在于他們把工作當事業,把付出當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學習勞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勞模,帶著一種深厚的感情去學,帶著真誠地心去學習,學習勞模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要想學到真本領,腿就要跑勤一點,或許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潛移默化中教會我們如何處理問題,如何將事情做得更好。
取長補短,帶著“鏡子”去學。勞模就是我們身邊的一面鏡子,值得大家經常照一照,這樣就能找到差距、發現不足,激發見賢思齊的內在動力。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認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規范自己的行為,奮起直追,不斷向勞模靠攏看齊;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持之以恒向勞模學習,做到常態化,不斷克服“小勝即滿”的膚淺認識,避免三分鐘熱度;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不偏離角度對照,做到務實、求真;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不斷給自己加油、鼓勁,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學習一種精神就是樹立起一面旗幟,標示出一種導向。學習勞模精神就是在宣告,這種自強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業發展新需要、新呼喚的精神,這種吃苦耐勞,百折不撓的精神不僅過去需要,現在需要,將來更需要。
勞模事跡心得體會【篇4】
一個人做點事情不難,難得是持之以恒,有多少人能向李庚南老師那樣在一個崗位上堅守五十七年,都已年過七旬,還依然活躍在基礎教育教學的第一線,這讓我不得不對李老師深懷敬佩之情。
從1957年走上講臺開始,這位功勛卓著的李庚南老師已經從教整整57年,她憑自己的努力留下了自己的印跡。初為人師的李庚南,作為班主任她都以“大姐姐”的情懷和學生相處,和學生一起跑步、做操、下棋、打球、面批個別學生的作業、幫助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她不怕繁瑣,處處細微,從細節上幫助學生。七十年代起。她又以“母親”的愛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認識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九十年代,她是奶奶輩的老師了,她更加能理解和寬容學生,用“心”來教育學生,她不僅關注學生的校內生活,還關心學生的校外生活;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告訴學生如何正確處理早戀問題,讓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康成長。
就是這樣,一天又一天,十年又十年,她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初中畢業生。有時候我會問自己一個問題,人生能有幾個50年呢?然而真有這樣一位老師,敢于奉獻自己,用她手中平凡的粉筆為我們演繹了她豐富又精彩的人生。她的人生更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的升華。有位哲人說過:平庸的老師敘述,良好的老師解釋,優秀的老師演示,偉大的老師啟迪。李庚南老師無疑是偉大的,她到達了一個老師最高的境界,我們應該反思、應該學習、應該努力。
首先,我認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學習他們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這是與自己工作的實際需要分不開的。因為如果不注意讀書學習,不注意知識的積累,不注意研究新問題,思想就會封閉,思路就會狹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辦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難以適應新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增強學習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像他們那樣,利用一切空閑時間抓緊學習。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學會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術努力推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并且要不斷完善學習方法。要擠時間去學,持之以恒的學,結合現實去學,把學到的知識用于指導工作,反過來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
其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項工作。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他們顧不得照顧家里的親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只有靠著這種勤奮的敬業精神,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最后,要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李庚南老師的可貴之處在于她通過艱辛勞動,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個又以個成績的時候,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這說明她為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給領導看的,更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去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得養成一種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缺乏埋頭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煉他們那樣不張揚,默默奉獻的個人品質。要務實、要勤勉、要吃苦,就是這樣以苦為樂,永葆艱苦奮斗的作風。
身份可以普通,境界不能低下,一生勤勉奮斗,始終有所追求。讓我們跟著李庚南老師的印跡走下去,努力成為她這樣的人!
勞模事跡心得體會【篇5】
又到五一勞動節,新的一批勞模和先進受到國家表彰。受表彰的都是各個領域的精英和有國民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人,這些辛勤勞動者理應當受到全民和社會的尊重,因為勞動奉獻者永遠是社會的脊梁。
各行各業的勞動模范詮釋了勞動創造的豐富內涵,激發出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全社會都應該尊敬勞動模范、弘揚勞模精神,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蔚然成風。
勞動奉獻光榮,奮斗創造偉大。人類歷史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無論過去和今天,還是將來勞動都是人類的屬性和主要活動。只有勞動和奮斗,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讓社會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人生更美麗。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無論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進程,還是實現人生夢想,都離不開勞動和奮斗。完成“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靠的是全國人民的勞動創造和奉獻,夢想成真需要實干苦干。
民族需要精神,社會需要脊梁。勞動奉獻者和為理想而奮斗者是全社會的脊梁,勞動模范都有平凡而感人的事跡,全社會需要弘揚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時代精神,營造全民熱愛勞動、勇于創造、不斷奮斗、追求幸福的氛圍,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勞動觀,入黨志愿書勤勉為人、勤奮做事,通過勞動創造磨練意志,建功立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而實現現代化強國,所有社會勞動群眾都是主體,要與時代同步,不斷提高勞動技能和素質,以主人翁的擔當,爭做有智慧、有技術、能發明、會創新的勞動者,在服務國家和社會的同時成就自己,書寫精彩人生,以十足的熱情釋放更大的能量。
勞模事跡心得體會【篇6】
學習是21世紀的通行證,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充電”,只有不斷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21世紀的高效能人士,成為未來的成功者。通過近期我集團舉辦的向集團公司勞動模范和先進集體學習的活動,我們學習了微笑天使——呼和浩特分公司公安廳加油站副經理董河鳳的先進事跡,使我受益匪淺。
董河鳳說:“開始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微笑代表什么、詮釋什么,但我在飽含親情的微笑服務中找到了服務的價值、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微笑對我來講不只是用來工作的服務技巧,它已經成為我的生活乃至人生的一種態度了。”從董河鳳樸實的話語中,我聽到了勞模的心聲;從她的先進事跡中,我看到了勞模一貫的工作作風。
董河鳳同志作為呼和浩特分公司公安廳加油站副經理,在工作中不論面對什么樣的顧客,她都能做到笑臉相迎,以自己的真誠和熱情對待進站的每一位顧客。并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熟悉業務流程,盡量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業務知識。在學習中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獨具匠心的推出了微笑服務“三五零”法。全員“三五零”服務法,使班組員工有了凝心聚力的團隊精神,不自覺地養成微笑服務的習慣,給顧客營造了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我作為一名平凡而普通的加油員,以前總認為拓展業務是領導們的事,我們只要加好油收好錢就可以了,但是通過學習董河鳳的先進事跡,使我認識到只有提高顧客的滿意度,才能增強顧客的忠誠度,也只有我們基層員工共同努力,才能把顧客留住。另外我們還要學習董河鳳同志勇于專研業務知識,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她的這種工作態度正是我們缺少和值得學習的。
我們學習勞模,不是光喊口號,不是做表面文章,應學習勞模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精神,這是一種無華的忠誠、一種樸實的敬業、更是一種與日俱增的進取。作為中國石油的一名加油員工,我要始終學習董河鳳同志的這種笑臉相迎,真誠服務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嚴格要求自己,把微笑帶給每一位顧客。
勞模事跡心得體會【篇7】
勞模是廣大職工群眾的杰出代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多年來,我區衛生系統涌現出一批愛崗敬業、德技雙馨、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市、區兩級勞模,如朱燕文、王海濱、劉福民、陳波、胡劍等多名同志,他們兢兢業業,奮戰在海曙衛生的第一線。
在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局黨委向全系統干部職工發出如下倡議:
要向勞模學習,學習他們心系群眾的仁愛精神,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時刻牢記醫生的神圣使命,不論職位高低,不論貧富貴賤,不論恩怨親疏,都做到一視同仁,一切從病人利益出發,以真誠的微笑和嚴謹的服務來減輕病人的身心痛苦,做到“服務好”。
要向勞模學習,學習他們愛崗敬業的拼搏精神,堅持“對患者高度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的標準,在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孜孜不倦、努力精通專業知識,提高業務能力,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衛生工作中,讓患者和家屬感到放心,做到“質量好”。
要向勞模學習,學習他們踐行醫德的執著精神,始終堅持以提供“安全、有效、價廉”的優質服務為原則,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合理檢查、科學治療,自覺抵制商業賄賂和醫藥購銷中的不正之風,把加強自身修養,塑造良好品行放在首位,以厚德的品質推進醫改的和諧發展,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做到“醫德好”。
同志們,讓我們向勞模學習,向身邊的優秀典型學習,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在全系統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氛圍,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共同推進和深化“三好一滿意”活動,努力為群眾健康謀福祉,為海曙衛生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