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企業家事跡材料范文
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你是否在尋找“勞模企業家事跡材料范文”?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勞模企業家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1)
楊光菊,女,44歲,白云鄉紅云村婦聯主任。她出生在武隆縣白云鄉一個偏僻的小村,家庭出身非常貧困。
多年來,他始終懷著對黨、對人民無比熱愛的赤誠之心,熱心于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盡心竭力地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通過自身捐款、社會籌款等多種途徑融資,為貧困家庭和社會公益事業提供資金援助,為黨分憂、為困難群體解難,在百姓心中樹立了崇高的形象。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2003年在水泥廠被評為優秀工作者。1999年,2007年,2011年被白云鄉評為優秀黨員。
他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傾其所有奉獻自己的愛心,想方設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十幾年如一日。他不光積極奉獻自己的愛心,還多方呼吁和社會各界人士加入到慈善事業中來,共同回報社會,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援助之手。
楊光菊不僅僅助學,關心公益事業,還長期的照顧身邊的老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敬老愛幼的公益事業中,身體力行,為敬老公益事業捐款、捐物。此外,他還積極組織社會各界人士,通過多種渠道募集善款,救助貧困老人。
他無私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的大愛情懷、十幾年如一日堅持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的先進事跡感染了很多人,她常說大愛無邊。讓我用自己的一絲微薄之力,為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她不光是一個助人為樂的模范,也是一個孝敬的人。不光對自己的母親還是對自己身邊的人,都能盡到自己的一份孝心。她是黨員的表率,社會的雷鋒,是婦女中的佼佼者。
勞模企業家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2)
路江,男,50歲,塔山四礦鉆機隊組長,擔任組長多年來,在鉆機隊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始終如一,嚴謹求實,勤奮刻苦,兢兢業業,全面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作為一名兵頭將尾的干部,他時時處處以隊,礦制定的各種勞動組織紀律和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工作責任感為動力,以“自覺性強、作風正派、工作出色”為具體要求,從思想上、作風上加強自身建設。他平時刻苦鉆研井下鉆探理論知識,學習煤礦地質知識,注重通過實踐和理論相結合提高自身素質。他嚴于律己、竭誠奉獻、辛勤工作,出色的完成了本職工作。在隊,礦組織的安全學習培訓中、路江同志是第一個來學習,也是最后一個離開的。在工作中自己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贏得了廣大干部職工的普遍好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嚴格班組管理不松手,質量標準不走樣是路江長期堅持的工作原則。
他常對組員們說:“要上崗要上標準崗,干活要干標準活”。在路江組的施工鉆孔中,路江都把質量標準化管理放在首位,無論從鉆機的穩設,絲杠的緊固、角度的調整,還是鉆孔的施工,煤泥的清理,設備的擺設等方面,他都嚴格要求組員們按質量標準進行。并對每位組員進行分工,叫每位組員都能動起來,保證各自負責的范圍和工作流程都符合標準化管理制度、組員們的標準作業同本班的個人公分超額掛起鉤來,以調動組員們的積極性。塔山二盤區8212工作面2212,5212巷以及一盤區87工作面,27巷,57巷路煤層注水孔在路江班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標準化和進尺任務保質保量的完成隊里下達的任務,處理鉆機突發隱患百余起。 路江同志也被隊長稱為工作最放心的組長。
二、時刻起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井下兩順槽巷煤層鉆孔的施工屬于高危行業,操作鉆機又是整個施工鉆孔的核心,要求操鉆人員必須有足夠的實踐理論經驗,并對煤層的構造,鉆機的結構,原理都有充足的了解,尤其是塔山礦,煤層中含有大量炭泥巖,煌斑巖等物質。炭泥巖為酥軟煤質,在施工鉆孔時及容易塌孔壓鉆以及難成孔,煌斑巖是及硬巖石,鉆進過程又容易搬鉆頭鉆不進去,給鉆孔施工帶來了極大不便。在實際施工中,由于鉆進過程中碰到炭泥巖時,要不斷地沖孔,洗孔,把煤渣沖出來,在這一過程中路江總是在鉆機旁自己一人操作鉆機,施鉆過程中的返水不斷地沖在他身上,把他的工作服全部都淋透了,但他仍然是在鉆機旁一邊操作鉆機,一邊注意著返水情況,也從沒說過一個怨字。直到施鉆穿過去,他的臉色上才漏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而在每次出班時,他總是把鉆機用水沖洗一邊,并檢查鉆機是否有異常,工作場地是否干凈等而最后穿著被返水淋濕的衣服最后一個出井。對此,他無怨無悔、樂此不疲,不計個人名利,表現出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熱衷于鉆探工作事業的堅忍不拔精神。
三、是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路江深知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和班組領導能力,是新時期班組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十分重視知識的更新,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保證本職工作高效有序進行,他充分利用單位的施工措施,操作規程,安全規程等來充實自己在平時的工作中,能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善于敏銳洞察新的形勢,把握時代的脈搏,自覺錘煉,具有不斷增強做好組織工作的能力。
勞模企業家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3)
王景奎淘"馬葫蘆"31年了,而且淘得樂在其中,美名遠揚。"馬葫蘆"在東北方言里表示"下水道"。
半個世紀前,淘糞工時傳祥受到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名揚中華;半個世紀后,淘井工王景奎當選全國勞模,——因為兩人擁有同一種情懷:寧肯一人臟,換來萬戶凈。
1981年,24歲的王景奎從部隊復員,進入吉林油田公用事業公司江北排水站排污班。剛報到,就遇上一件急活——3個家屬區發生"馬葫蘆"堵塞,污水外溢,四處橫流。恰逢7月,"馬葫蘆"內臭氣熏天,在老班長的帶領下,王景奎穿上膠皮褲,跳進蠅蛆翻滾的污水,連續3天3夜的"車輪戰",讓他深切體會到了"馬葫蘆工作"的不易。
"身臟手臟,心靈不能臟","疏通先疏通思想,清掏先凈化靈魂",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王景奎不僅決定扎根"馬葫蘆班",還決心把這份又臟又臭的工作"干出個樣來"。由于班里多數人都"堅持不了多久,就想方設法調走",老班長退休后,王景奎成為班里的"頭兒"。
2019年4月的一天,一家屬區出現溢水,掀開地溝蓋板,只見內積污水糞便已達一米多深,為查明故障所在,王景奎穿上膠皮衣褲,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淌行在冰冷的糞水中檢查。大約走了20來米,終于發現一處懸空的接頭,可回到地面后,他突然想到:整個管線還沒檢查完,如果問題不是一處,怎么辦?"不行,還得下去!"王景奎不顧工友阻撓,又一次鉆進地溝,果然在50米處又發現一個故障點。當他滿身污水爬上來時,一下子癱倒在地。
王景奎的管轄范圍,大部分是20年以上的老住宅區,地下管網縱橫交錯,"馬葫蘆"深淺高低各不相同。在逐一踏查的基礎上,王景奎繪制出一張完整清晰的"馬葫蘆聯絡圖",并將其輸入微機,如今,哪里出了問題,只要打開電腦,就能準確判斷出"瓶頸"所在。他還自制了20多種實用小工具,有時大型專業疏通機無法施展,這些小工具就派上了大用場。
有一次,一小區居民不慎把金項鏈掉進下水道,接到求助電話,王景奎迅速趕到。"疏通機是肯定不能用的,很容易把項鏈攪碎",王景奎從工具袋里掏出一個自制"小法寶"——2米多長的金屬軟鉤,一點一點伸進下水管里試探、轉動,半個小時后,金項鏈失而復得,看到用戶滿意的笑臉,王景奎的職業自豪感油然而生。
"為100%的用戶服務,讓100%的用戶滿意"。為遵守自己的承諾,王景奎身體力行,帶領工友"迅速反應,文明服務",每到用戶家維修,都要自帶"一雙拖鞋,一塊抹布,一張笑臉,一份意見卡",并且做到了"四不":不抽用戶一顆煙,不吃用戶一頓飯,不喝用戶一杯水,不拿用戶一分錢。被小區居民親切地稱為下水道"110"。
"又臟又累不起眼,家家戶戶離不開"。30多年來,為了讓油區七萬延長米的排污管線暢通無阻,王景奎多少次置身井下,與"馬葫蘆""親密接觸"。"上班之初還常常惡心、嘔吐"的他,現在"坐在沒淘完的‘馬葫蘆’邊用工餐,也面不改色,心不跳。"
"下水疏通了,問題解決了,看到人們開心的笑臉,我就品嘗到了‘馬葫蘆’工的價值所在。"王景奎脫下遍身污漬的工裝,一邊放在暖氣上烘烤,一邊笑呵呵地對記者說,"舍得一身臟,換來萬人潔,這就是我的人生坐標。"
從24歲青春年少,到56歲滿頭華發,王景奎忍受著"臟、臭、累",用無怨無悔的默默奉獻,在群眾心中留下一片"芳香"。
勞模企業家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4)
李淑霞,朝陽縣北溝門子鄉黃臺子村村民,她積極加入共青團志愿者隊伍,積極參加團的活動,無私奉獻。在村里她家是一個普通的獨生子女家庭。家里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崇尚科學,積極進取,樂于助人,為人科善,家庭和睦溫馨,深受鄰里好評。
她與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兒子、兒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沖突,大家互相體諒,尊老愛幼,寬容謙讓,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關愛的文明家風。平時李淑霞忙完農活盡量多做家務,減輕老人的負擔。婆婆年老多病,一發現老人身體不舒服,及時請醫拿藥,問寒問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對待鄰里的關系上,李淑霞總是能夠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左鄰右舍相處和睦,鄰里之間能做到相互照應,互相團結。鄰里誰家有事主動去幫忙,李淑霞都是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為鄰里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這卻使他們的這個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滿幸福她積極支持并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村里開展的每一項受捐助活動,他都能夠積極參與并慷慨解囊。
她那和藹可親的臉上總是透露著燦爛的笑容,她那熱心助人的事跡,總是讓人念念不忘,一顆關心他人、溫暖別人、金子般的心腸,構成了她外表與內在的統一美。
她對女兒疼愛有加,可她婆婆愛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覺得自家條件不錯,兒媳婦不生個男娃在鄰里面前抬不起頭來,希望自己家也能如愿抱個孫子。但是,多次做兒子、兒媳工作,李淑霞夫妻就是不同意,還勸導婆婆說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后人。
今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發現自己不足一歲的女兒不知為何不吃飯,老是哭,還發高燒。丈夫又外出打工了,王小英一人在家,急得直掉眼淚。李淑霞知道后,立即趕到王小英家,抱起孩子說:“走,快送醫院,給孩子看病要緊”。經檢查,孩子患了腸套疊,來晚了就會有生命危險,由于治療及時,一周后,孩子康復了。
正是這點點的愛心滋潤著人們的心田,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人們的航向。
李淑霞是北溝門子鄉一名優秀的共青團青年志愿者。
勞模企業家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5)
__,一個年輕組工干部,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組工的深刻內涵。組織部門工作壓力大、強度高,為了較好地完成任務,他經常主動加班加點,從未抱怨。
接任研究室主任后,面對任務量大、人手少的實際,起早貪黑、通宵達旦成了常事,但他始終默默地堅守在崗位上,沒有一件事在他手上拖拉。
從事信息后,他就把宣傳當愛好。短短三年從門外漢,變為了“業務通”、“多面手”。累計撰寫信息200多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64篇,起草的文字材料達60多萬字,工作匯報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
在村官聯誼會籌備、村官刊物《青春印跡》創辦等工作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干部考察考核中,他認真執行《干部任用條例》、《考核工作細則》的各項規定,不跑風漏氣、不弄虛作假,用言行維護了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工作中,他始終牢記和模范踐行公道正派的要求,以堅強的黨性,踐行了為組織工作負責、奉獻、爭光的要求!
勞模企業家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6)
_,中航工業黎明裝配廠總裝班班長。 作為首席技能專家,他敬業誠信,創新求效;身為一班之長,他帶領團隊能征善戰不退縮,為強健“__心”,拼搏奉獻勇擔當,盡責守職做貢獻。
攻堅克難的先鋒。_努力鉆研、勤于思考、善于學習,練就了過硬的技能,成為行業的能工巧匠。在一次排故中,_帶領班組晝夜兼程60天,為排故做出了巨大貢獻。
創新工作的榜樣。多年來,_與班組成員持續開展精益改善活動。推廣管路校正與安裝的_操作法,消除了發動機組件的裝配瓶頸;采取零件形跡管理、裝配車防撞保護裝置、接油盒搭板等舉措,工具改進后明顯提高了裝配效率。
敬業奉獻的典范。_技能高超、經驗豐富,具備多機種發動機的裝配技能。工友們稱他是發動機裝配的“活圖紙”、“活標準”。任務緊張時,他常常不知疲倦地忙碌,__均每天加班4個多小時,有時甚至干到____一兩點鐘。
他曾先后榮獲航空報國優秀貢獻獎、中航工業風云人物、遼寧省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一系列榮譽。_班組先后榮獲遼寧省五一獎狀、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最美職工”等榮譽。“_勞模創新工作室”獲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
勞模企業家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7)
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石光供電所張春海認真實踐_____,本著安全是基礎、效益為核心、服務為宗旨指導思想,按照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堅持一手抓營銷管理、一手抓優質服務的工作思路,有力地促進了石光供電所各項工作開展,雙文明建設同步發展,在各個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F總結匯報如下:
一、實行電費儲蓄切實減輕農民用電負擔
農村用電三電三亂,過去一直是群眾反映的熱點、焦點問題,也是多年來黨和政府一貫重視,密切關注的一項工作。多年來,傳統的電費收繳方式,使電力職工陷于繁瑣復雜的結算業務之中,既容易造成三電三亂和電費流失現象,又不利于電力職工為群眾服務。為了從根本上遏制三電三亂現象回頭,2009年4月,根據公司關于改革電費收費方式的要求,本著便利于民的指導思想,張春海帶領供電所全體員工完成了電費郵政儲蓄工作。通過一年多的工作,全鎮15個行政村全部實行電費儲蓄,參加銀行代付電費客戶達9636戶,戶儲蓄率達到90%以上,代扣成功率達到94%,位居全公司供電所前列。實行電費儲蓄一方面能夠保證電費的及時、足額收繳,杜絕電費流失,另一方面能夠嚴格執行電價政策,杜絕亂收費、亂加價、亂攤派現象,從根本上減輕了農民的用電負擔。
二、加強崗位技能培訓全面提高人員整體素質
為了全面提高供電所人員的整體素質,張春海經常對員工進行崗位知識和技能培訓,并在供電所內部定期舉行技術大比武、崗位知識競賽活動,進一步激發全體員工學習業務知識、鉆研業務的積極性。2009年在公司組織第二屆農村電工知識競賽活動中,石光所代表隊由于成績顯著,公司推薦李萬功等三位代表供電公司參加市組織的競賽活動,由于刻苦努力、出色發揮,最終榮獲市團體第一名,為供電公司爭得了榮譽。
三、改變觀念深化農電體制改革體改結束后,由于打破了原有的屬地界限,大部分職工出村管理。
如何對沒有電工的行政村進行管理、如何搞好優質服務,以及怎樣讓員工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是擺在全所員工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對于上述這些問題,由于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只有從實際出發,立足現實,全所職工知難而上、不等不靠,充分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所內先后組織全體職工出謀獻策,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和辦法,比如:給沒有電工的村發放便民服務卡,寫明服務人的姓名、電話號碼,以及舉報電話等讓客戶一目了然。從而緩解了供用電矛盾,密切了電群關系,真正使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得到充分體現,使問題一一得到解決。如今的石光供電所各項工作已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全所員工,上下一心、撲下身子干工作、愛崗敬業講奉獻,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增強了全所員工的責任心、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