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救火事跡
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你知道哪些見義勇為救火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見義勇為救火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見義勇為救火事跡【篇1】
以一己之軀多次挺身而出,勇敢與犯罪分子進行較量,憑借一身膽氣捍衛了社會平安,柴建新不僅拯救了犯罪的受害者,更喚醒了整個社會對正能量的呼喚。 (內蒙古文明辦)
作為一名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的青年,巴彥淖爾市五原縣農業局干部柴建新多次在路見不平時挺身而出。柴建新的英勇行為在五原縣廣為流傳。
20__年7月11日15時,柴建新上班途中路過菜市場,在一條巷道里看到有兩男一女三人正與一位老人糾纏、爭執。柴建新感覺事有蹊蹺,于是上前詢問緣由。三人見柴建新過來,立馬深色慌張、亂了陣腳,拉著老人要離去。柴建新看到后,快步上前攔住了去路。就在這時,三人迅速地搶走了老人的手鐲,并四散逃竄。柴建新放下自行車,朝其中一位人的方向追去,最終在一個賓館大廳內將該人制服,并送至公安機關。
經公安機關審訊,該男子姓閆,因賭博欠債,伙同其他兩人以迷信手段詐騙老年人錢財。想不到在第一單“業務”還沒達成,就被柴建新逮了個正著。
這已經不是柴建新第一次挺身而出了。20__年2月,凌晨1時,照顧妹妹生孩子住院的柴建新離開醫院回家,當他走到五原縣工行小區樓下時,發現一中年男子正在撬一輛廂式貨車的后門。柴建新上前制止時,被該男子威脅不要多管閑事。柴建新并未退縮,奮勇上前與該男子展開激烈搏斗,最終將其制服。后經公安機關勘勘察現場,貨車后門已被該男子撬開一半,而且該男子是一名慣犯,從20__年以來實施盜竊8起。
柴建新同志英勇事跡讓很多人豎起了大拇哥,有人問柴建新,和歹徒搏斗的時候怕不怕,柴建新說,怕,但是真正去做的時候就不那么怕了。當下,許多人遇到突發事件漠不關心,哪怕去撥打一個報警電話都做不到,唯恐惹禍上身。柴建新敢作敢當、機智英勇的行為在感動很多人的同時也極大地震撼了他們的心靈,激發出了大家伸張正義的熱情,他的行為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見義勇為救火事跡【篇2】
張西志,男,1968年3月生,初中肄業,潁州區潁西街道辦事處八里村(原雙新宅村)張小莊村民,自輟學后一直靠干瓦工活謀生,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配偶肖燕芝與他同在一個建筑隊,家有一子,現讀小學。張西志生性憨厚老實,孝順長輩,妻子賢惠本分勤儉持家,兒子乖巧聽話,夫妻同在建筑工地干瓦工活,工作艱苦,掙錢不多,但一家三口生活平靜、和睦,倒也其樂融融。
2005年3月6日凌晨2時許,冰冷的寒夜被急促的呼救聲打破寧靜,一場大火讓八里村張小莊沸騰了。張西志的鄰居張西金家因為電線老化引起短路突然起火,大火來勢洶洶。“著火了,快救火啊!”一聲聲呼天喊地的求救聲頓時響徹整個小村莊,周圍群眾紛紛趕來救火。張西志聞訊后,迅速趕到現場。此時火勢越燒越猛,如不立即草去措施切斷火源,大火將很快蔓延,不僅張西金的三間房子會毀于一旦,甚至會殃及鄰居,其后果不堪設想。危難關頭,張西金一下子頭腦懵了,亂了陣腳,不知如何是好了,群眾們七嘴八舌地討論如何施救。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正在許多人躊躇不前之時,正在許多人畏首畏尾不敢“沖鋒陷陣”之時,只見張西志甩掉鞋子、襪子,打著赤腳,三下五去二攀上了張西金家的房頂。張西志貓著腰,用手摸著瓦片彳亍前行到火源處,他試圖揭開瓦片,控制火勢,防止火勢蔓延。張西志把瓦片揭開后,下面的群眾開始接力將一桶一桶的水傳遞給張西志,讓他把水澆到火勢最旺的地方。此時正值凌晨,天寒地凍,瓦片上結凍,太滑,而且天又刮著大風,火苗亂舞,救火非常困難。水繼續在澆,火仍舊在燃燒,時間在一秒一秒地溜走,危險也在一步一步地迫近。房梁和竹木都被大火燒得很脆弱了,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對此,大家都有清醒的認識,張西志自己也知道其中的厲害。這個時候一般人都會為自己的安危考慮的,張西志的家人在房下膽戰心驚,多么希望張西志趕緊從房頂下來啊。可張西志仍舊奮不顧身,繼續把一桶一桶的水澆向肆無忌憚的火苗,并鼓舞大家不要松懈。正在大家捏一把冷汗之時,房梁坍塌了,英勇的張西志從4米高的房頂摔落到地面,當即昏迷不省人事。張西志被緊急送往阜陽市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經檢查,其左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住院20余天,治療費花去兩萬四千多元。雖經全力救治,但張西志的左臂仍落下了三級殘疾,至今不能負重。
奮不顧身地救火,卻摔成三級殘疾并且花費一大筆治療費,當問及他是否為當初的舉動后悔過,張西志嘿嘿一笑,“那后悔啥!我就看不了誰家有難,誰有困難咱都要幫一把手。”語言樸實,但透露出來的無私的愛閃耀了璀璨的光芒。
張西志的義舉傳出后,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好評和社會的充分肯定,阜陽日報、阜陽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都曾報道過他的先進事跡,潁西街道辦事處、八里村的領導干部多次對其進行>慰問,幫助其辦理殘疾證,并積極奔走解決你所面臨的困難。2006年4月20日潁州區綜治委授予張西志同志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以表彰其在和諧社會創建過程中,弘揚社會正氣,挺身而出保衛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義舉。2007年3月27日阜陽市綜治委召開第二屆見義勇為表彰大會,張西志同志榜上有名,授予其“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光榮稱號,獎勵其現金3000元,以表彰其在維護社會治安、匡扶社會正氣方面的突出貢獻。
張西志同在在家是位好兒子、好老公、好父親,在外是位熱心腸的好人。他一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遵章守紀,恪守本分,尊老愛幼,扶危濟困,團結鄰里,助人為樂,廣受群眾的稱贊。幾年前的一個>秋天,在三里橋附近,一位老大爺被車撞了,圍觀的群眾很多,但大家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無人相助。張西志途徑此處時,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使老大爺得到了及時救助。還有一次在阜陽十中西邊,一個騎摩托車的人撞了一個學生后逃逸,張西志欲上前幫忙。許多圍觀的群眾講:“這年頭好人不好做,你還是不要旁他,不然他訛你怎么辦。”張西志并沒有顧慮什么,他仔細詢問孩子家長的電話,隨后撥了電話,學生的父母才得以及時趕來。這樣助人為樂的事情張西志做了很好,有多少,他自己也說不完。
張西志臨危不懼、挺身而出、奮不顧身,在群眾危難時舍身相濟,用鮮血保衛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正氣歌。在張西志身上,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體現了舍己救人、勇于獻身的高尚情操。他的行為,為我們干部、黨員、一般群眾都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見義勇為救火事跡【篇3】
張慶華,61歲;楊福民,55歲;賀明,52歲——均為大安市游泳協會會員。隨著這三位英雄大叔躍江救人的事跡傳遍大安,他們數十年來在江邊數十次默默救人的壯舉也漸漸浮出水面。
回想起今年4月29日那天發生的驚險一幕,大安市民管先生至今仍心有余悸。那天下午,管先生一家4口駕車來到嫩江灣濕地公園附近的一處親水平臺游玩。他的妻子帶著兒子在沙灘上玩,管先生則帶著6歲的女兒丹丹(化名)上了親水平臺。丹丹跑在前面,順著親水平臺的鐵梯子往下爬。突然管先生發現女兒的身影在親水平臺下的樓梯上消失了,緊接著就傳來了孩子在水中的哭喊聲。管先生急忙奔向前去,看見女兒在江水中掙扎。親水平臺距離江面有10多米高,情急之下,管先生“撲通”跳入江中。他在水中掙扎著摸到女兒推了幾把,由于不會游泳,一會兒功夫兩眼一黑,腦中一片空白,就再也使不出力氣了,身體直在江水中打轉。
此時,張慶華和兩個“游友”楊福民、賀明剛游完泳準備返回市區。當聽到親水平臺邊上傳來呼救聲,仨人迅速跑了過去。這三位年過半百的仨老漢義無反顧、毫不遲疑地從十米高的親水平臺躍入江中,迅速游向落水者。張慶華直接奔小女孩游了過去,楊福民、賀明倆人去救孩子的父親。當時被困江中的父女距離江邊已經10多米遠,水深達4米。對他們這三位游泳健將來說,這個距離不算什么,但當時往岸邊游是逆風,加上衣服浸了水一下變得特別沉重,他們還要騰出一只手來救人,游到岸邊時幾乎已經筋疲力盡。
管先生清醒過來的時候,雙臂正被兩位老人架著游向江邊,江面上已經有一位老人把他女兒抱上了岸邊。所幸因為施救及時,他和女兒都有驚無險,只是嗆了幾口水,管先生上岸時聽到女兒喊了一聲“爸爸”。劫后重生,一家人抱頭痛哭。而三位救人者卻悄悄離開了岸邊。
事情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我們才知道其中救人英雄楊福民身患腎囊腫,最大的直徑已達12公分,醫生一再告誡他不要劇烈運動,否則會有生命危險。然而事發之時,他卻全然忘記自己病重在身。救人后,他就感覺一直肚子疼,到底還是到醫院做了手術。
尊重和敬畏他人生命的博大情懷,是他們在一瞬間爆發出驚人的意志力和巨大的正義能量,用義舉托起了生命的希望。他們也因其在危急關頭的英雄抉擇,閃耀了最美的人性光輝,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贊譽。
“英雄大叔”的“最美一躍”不是一天煉成的,他們關鍵時刻的抉擇源于日常行為與精神氣質。他們在危難時刻迸發出的舉動,不僅是人性的真實體現,更是一個人價值觀的忠實演繹。三位“英雄大叔”在江邊救人這不是第一次,在江邊參加游泳協會10多年的時間里,曾多次入水救人。2011年夏季,一群學生在一條游船上瘋玩打鬧,三個人不幸落入水中,由于三名學生年齡小,不會游泳,在水中苦苦掙扎,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楊福民、張慶華看到后急忙游入江中,冒著被三個孩子拖拉到水底的危險,奮力施救,將他們及時救到岸邊……
“救得最多的還是學生,尤其是半大孩子”,張慶華說:“有些孩子背著家長到江邊游泳,有時游著游著就沒勁了,我們看見,就順手把他薅上來了”,說得輕描淡寫,而他救過的人,尤其是學生,至今他都不知姓甚名誰,而孩子怕家長責怪,根本就不和家長說,他們救人的壯舉也就一直被江水淹沒著。
2006年夏天,一位張姓的游泳愛好者,在江中游泳時突然被快艇撞到頭部,楊福民奮力將他救起,到岸邊后繼續施救,又叫救護車送到醫院,穿著泳衣一直忙了一下午,渾身是血都渾然不知。
2010年,一位游泳愛好者在橫渡嫩江時,因江水流急,出現了身體僵硬的危險情況,當時張慶華老人急忙躍入江中,在他的幫助下,協助這名游者安全地返回到岸邊。
同年深秋,他們還遇到一位喝酒喝多的女士,來到江邊欲跳水自殺。面對刺骨冰涼的江水,張慶華毅然跳下水去把她拉上了岸。這位女士還要跳,張慶華同岸邊的人耐心勸導,一直到她離開為止,而張老漢已經穿著濕衣服在刺骨的寒風中站了半天了。
還有一次是四月份,江水剛開,一位婦女因家庭不和要跳江自殺,張慶華把她救起后,正趕上喝得醉醺醺的丈夫趕來。他又勸導他們要好好過日子,最后丈夫給妻子跪下來,表示要痛改前非,張慶華才悄然離去。
常年在嫩江邊游泳的這三名老漢,他們現在已經記不清多少次下水救人了。
三位“英雄大叔”不僅是出手救人的“戰斗員”,還是江邊的“安全宣傳員”,每次有游人到江邊游玩時,他們都主動上前,憑借著自己多年在江邊游泳的經驗,告訴游人哪里江流急,哪里江水深,哪里安全度大,哪里隱患在,尤其是帶孩子來玩的一家人,他們更是反復提醒,并時刻準備在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
三位“英雄大叔”多次救人,但從來不曾向被救者提出一點要求,有時候被救者,尤其是孩子甚至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他們也絲毫不以為然。“人家命都要沒了,咱要是不下去救,那以后都抹不開到江邊來了”,賀明老人樸素平實的話語道出了他們的英雄舉動背后的真實心聲,這是平凡的選擇,也出自于簡單的信念,更是他們人性的執著和道德的堅守。如今,救人已形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根植于他們的思想深處,也正是這樣一種習慣,在關鍵時刻鑄就了高尚選擇,托舉起一個個生命的希望。
見義勇為救火事跡【篇4】
19歲的吳宇昊兩年前徒手勇斗持刀歹徒,為失主成功追回了被盜手機,被當地政府授予“見義勇為公民”稱號。 在今年的高考(微博)中,吳宇昊通過加10分的優待進入心儀的大學,日前已經順利收到四川師范大學(微博)的錄取通知書。記者8月3日從高考錄取場獲悉,今年四川有三名見 義勇為考生通過加分被高校錄取。
接到錄取通知書后,吳宇昊開始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談及如果再次面對歹徒能否還會像以前那樣沖上去時,吳宇昊不假思索地說,“為了維護正 義,打擊邪氣,我還會沖上去。”四川師范大學招生就業處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見義勇為英雄不僅是全社會學習的榜樣,更是全社會應當關心、幫助的特殊群 體。“作為選拔培養人才的高校,錄取見義勇為考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據了解,今年高考吳宇昊考了476分,第一志愿填報了四川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理科調檔線為482分。根據四川省“見義勇為”考生的政策 獎勵,吳宇昊通過加10分的優待順利進檔,并被川師大錄取為電器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新生。記者從錄取場還了解到,考生李飛楊、李模林今年也因“見義勇為”的 加分政策,分別被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四川天一學院(微博)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錄取。
“見義勇為是人類社會的高尚義舉,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介紹,早 在上世紀90年代初,四川省就對“見義勇為”等思想政治品德方面表現特別突出的考生,給予提升批次、加10至20分投檔,予以破格錄取。1991年四川省 對政治品德考核優秀的考生破格錄取工作也得到了原國家教委表彰。
為大力弘揚社會正氣,認真落實對見義勇為者的優撫政策,引領社會道德風尚,四川省教育考試院從__年開始,對省、市、縣三級政府表彰的 “見義勇為英雄”、“見義勇為勇士”、“見義勇為公民”分別給予在高考錄取時加20分、15分和10分的優待。實施這項政策以來,四川省有近80名獲得 “見義勇為”稱號的考生享受加分被高校錄取。
見義勇為救火事跡【篇5】
__年8月10日下午7時許,阿拉善盟孿井灘示范區揚黃灌溉管理局灌溉工區二支干所職工圖布新畢力格,從二支干所騎摩托車到阿左旗嘉鎮鎮區采購日常用品。和往常一樣,沿途要經過一片農田,農田旁有一條深2米、寬米的灌溉水渠。當時正值夏季農田灌溉時節,水渠里水流湍急且水量非常大,一旦有人掉進水渠,很難自救。那是一個不尋常的下午,當圖布新畢力格經過那片農田的時候,習慣性地向農田撇了一眼,感覺似乎有東西漂在水面順水而下,由于騎著摩托車,他也沒有看清是什么,只是感覺有點奇怪。正當他在心里嘀咕時,突然聽見“噗通”一聲,他即刻意識到有人掉進了水渠,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必須得管。他馬上急剎車,跑過去定眼一看,發現一男一女兩個人正在水渠中撲騰,嘴里嗆了好多水。由于水流湍急,兩人隨著水流往下沖,圖布新畢力格也隨著一路追趕,邊追邊想搭救的方法。
他想在水渠較窄的地方找機會順手把他們拉上來,可是渠道都是一樣寬,無法施救。爬過去又夠不著,真是心急如焚。事不宜遲,他想跳下去。但是冷靜一想,由于水渠又深又寬,水流又特別快,加之自身水性又不好,如果盲目地跳入水渠進行施救,有可能連自己都會被瞬時沖走。眼看著兩個落水的人被泥沙嗆得喘不過氣來,已有溺水的跡象,他焦急萬分。張望四周,空無一人。猛然間他似乎意識到了什么,急中生智的他飛快地將摩托車騎過去推入水渠,想借助摩托車攔住兩人,可是摩托車也被湍急的水流沖走了。但畢竟摩托車是有重量的,雖然被沖走了卻減緩了水流的速度,使他們得到了一定的喘息。就這樣他一直跟著水流往下跑,邊跑邊想辦法。跑著跑著,他發現不遠的前方出現了一個因向下放水產生的漩渦,他清楚地意識到如果這兩個人掉進漩渦里就會極其危險,必須想盡辦法救人。萬幸的是,就在漩渦的不遠處出現了一個人工搭建的小橋,他不顧一切地快速跑到橋上,一邊拼命地向兩個落水者大聲呼喊,一邊趴到橋上準備拉人,落水的兩人也看到了他,使勁地向他掙扎過來,他一手抱住橋,一手伸向落水者,使盡全身氣力將他們救了上來。
事后,被救起的兩個人輾轉打聽到圖布新畢力格的工作單位,要以重金答謝救命之恩,圖布新畢力格婉言謝絕。兩人便把這件事情悄悄告訴了媒體記者。直到記者采訪,圖布新畢力格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來被他救起的兩個人是一對夫妻,妻子去灌溉渠旁給孩子摘西瓜,不小心掉入水渠,丈夫情急之下跳入水中救妻子,結果兩人同時被水沖出了兩公里多,在渠中被水沖得到處翻滾,衣服蹭得破破爛爛,身上還有不少擦傷。
單位的同事們問圖布新畢力格,救人的時候害怕不害怕,他笑著說:“哪有時間想那么多呀,當時只想怎樣把人撈上來。其實,這也沒什么,換了別人肯定也會這么做的”。
圖布新畢力格就是這樣一個人,樸實的話語,憨厚的笑容,平淡之中盡顯金子般善良的心。
圖布新畢力格也是一個一身正氣的人,危難之時置個人安危和生命財產于不顧,平凡之中彰顯著強大的正能量。
圖布新畢力格參加工作只有短短3年的時間,卻一貫認真負責,勤勤懇懇,不怕苦,不怕累,有著一股實干精神,在單位深得領導和同事們的信賴和好評。在生活中,勤儉節約,團結同事,助人為樂,為人坦誠,深受鄰里和社區群眾的信任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