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曼的故事事跡
事跡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趙一曼的故事事跡你了解多少?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趙一曼的故事事跡簡介5篇,歡迎大家分享。
趙一曼的故事事跡(精選篇1)
趙一曼(1905年10月25日-1936年8月2日),原名李坤泰,又名李淑寧、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
曾就讀于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于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于1936年8月英勇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2010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早年經歷】
1905年10月27日趙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賓縣北部白楊嘴村一個封建地主家庭。父親李鴻緒,曾花錢捐了個"監生"的功名,后自學中醫,為鄉里看病。母親蘭明福,操持家務,共生六女三男,一曼排行為七。1913年8歲,趙一曼入"私塾"學習,成績良好。1918年13歲,父親逝去,由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幫翰管家。
1924年大姐夫鄭佑之(中共首屆四川省委委員)介紹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6年2月28日考入宜賓女子中學(現宜賓第二中學)。讀書時,被選為女中學生會常委兼交際股股長、宜賓婦聯常委會主席。同年,宜賓特別支部成立時,她即由團員轉為共產黨員,同時擔任宜賓婦聯和學聯黨團書記。
【學習共產主義】
1926年5月,"五卅"運動一周年時,正是抵制洋貨的高潮。趙一曼按照中共的指示組織黨團員在學生中宣傳,抵制英國煤油輪船靠攏宜賓碼頭,學生們遭到了武裝鎮壓,由此引發了全城罷工、罷市、罷課。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10月,趙一曼考進武漢黃埔軍校。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1927年9月,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8年冬奉命回國,趙一曼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從事秘密工作。1928年4月,趙一曼與湖南人陳達邦結婚。婚后不久懷孕。11月,趙一曼回到上海。12月,被派到宜昌工作。在宜昌產下一子。取名"寧兒"。
1930年,趙一曼帶孩子回到上海,抱孩子寄養在陳達邦大哥陳岳云家。
【領導抗日活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調到東北,在沈陽工廠中領導工人斗爭。
1932年趙一曼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
1933年,趙一曼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同年4月,參加領導了哈爾濱電車工人反日罷工斗爭。為掩護身份,她曾同滿洲總工會負責人老曹(黃維新)假稱夫妻。
1934年春,趙一曼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鐵北區區委書記,發動群眾,建立農民游擊隊,配合抗日部隊作戰。后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二團政治委員,率部活動于哈爾濱以東地區,給日偽以沉重的打擊。7月,她赴哈爾濱以東的抗日游擊區,任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后任珠河區委書記,一度被抗聯戰士誤認為是趙尚志總司令的妹妹。
1935年秋,趙一曼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群眾親切稱她"瘦李"、"李姐",而當地戰士們則稱她為"我們的女政委"。日偽報紙也驚嘆的這位"紅槍白馬"的婦女。
【被捕犧牲】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后在昏迷中被俘。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
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她沒有吐露任何信息。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保衛民族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兩人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趙一曼在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日軍追上,再次落入日軍的手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等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
1936年8月1日,日軍將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軍將其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游街示眾"。此時,趙一曼犧牲之前,面對敵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當趙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門外的草坪中央時,幾個軍警的槍口對準她。一個日軍軍官走到趙一曼跟前問:"你還有什么話要講嗎?"趙一曼怒視著,把手中的紙卷遞過去說:"把這些話傳給我家鄉的兒子!" 日軍官看過字條,向軍警們猛一揮手,罪惡的子彈射進趙一曼的軀體,犧牲于珠河縣(今黑龍江省尚志縣)小北門外,年僅31歲。
【激昂遺書】
趙一曼在慷慨就義之時,留下了對兒子的期盼:"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人物評價】
聶榮臻評價趙一曼:"趙一曼同志早在二十年代就參加了我黨領導的轟轟烈烈的干革命斗爭,并為民族解放獻出最寶貴的生命!表現了中華女兒的英雄氣慨和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她的偉大的英雄形象和光輝業績永遠激勵著中華兒女堅毅不拔開拓前進,為全人類的解放奮斗不息!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
董必武為趙一曼賦詩:"革命潮聲雜鼓鼙,宜賓兒女動深閨。焉能照舊營生活?奮起從軍弁易笄。北伐旗開勝未終,叛徒決策反工農。招來日寇山東阻,民族危機迫再逢。
北去南來黨命御,不因負病卸仔肩。工農解放須參與,抗日矛頭應在先。抗倭未勝竟成俘,不屈嚴刑罵寇仇。自是中華好兒女,珠河血跡史千秋。"
陳毅評價趙一曼道:"生為人民干部,死為革命英雄。臨敵大節不辱,永記人民心中。"
趙一曼被哈爾濱人民尊稱為"白山黑水"民族魂,哈爾濱市委黨的歷史研究室則稱其為"萬民永憶女先鋒。"
趙一曼的故事事跡(精選篇2)
她被稱為東北抗日革命的"密林女王",她是中國抗日革命的巾幗英雄,她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更是少見的女性將領,在生命的最后,他仍然把革命的熱血留給了林海雪原,面對日軍的酷刑,她始終堅貞不屈,視死如歸,她就是東北的抗日女將,趙一曼。
人們常說,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執著堅守;總有一個人物,讓我們難以忘懷。那是上世紀50年代后期,東北烈士紀念館,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在展柜前看著一封遺書淚流滿面。
在得到紀念館工作人員的同意,父子兩人復印了這封遺書帶走了。回家后,孩子用鋼針在手臂上刺上遺書主人的名字,“趙一曼”,男孩的名字叫陳掖賢。遺書的主人不是別人,就是那個家喻戶曉的抗日女英雄,他的事跡早已被后人所銘記。
趙一曼的遺書只有180個字(包括標點),“寧兒,母親對于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面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你的母親趙一曼于車中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這封遺書讀起來催人淚下,我們不知道陳掖賢看到這封遺書后的真實想法,但是他內心一定無比悲痛。因為在此之前,他根本不是自己母親是大名鼎鼎的女英雄。趙一曼,原名李坤泰,他生于四川省宜賓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進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1929年1月,趙一曼的兒子出生,給她取小名“寧兒”,寓意一生安寧。趙一曼從事的工作非常危險,為了孩子的安全,她委托由重慶伯父陳岳云撫養,直到12歲時才和父親陳達邦。這封遺書是1936年8月趙一曼在被押送至珠河縣行刑的火車上寫成的,即使到了最后時刻,在寫給兒子的遺書中,趙一曼也沒暴露自己的身份,繼續用這個化名。
事實上,當《趙一曼》電影在全國上映時,父子兩人都不知道影視劇中的女英雄是他們最親的人。在這期間,趙一曼的二姐李坤杰一直在努力尋找妹妹的下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李坤杰的努力下,組織上終于確認趙一曼就是李坤泰。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20年后兒子終于看到母親留給自己的遺書。由于是烈士之后,組織上給陳掖賢發了一筆撫恤金。陳掖賢拒絕了,“我不能領這筆錢,只愿意在心里一直想著我媽媽。”當年,陳掖賢沒有去辦烈士證,也放棄了烈屬待遇。陳掖賢還要求兩個女兒,“不要覺得烈士后代特殊,要過平民百姓的生活,自己的事自己辦,不要給別人添麻煩,記住,奶奶是奶奶,你們是你們!否則,就是對不起奶奶。”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陳掖賢在54歲以自殺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趙一曼的故事事跡(精選篇3)
從清末開始,日本帝國主義就對中國頻繁挑釁、騷擾,甚至公開發動戰爭,腐敗的清政府以及懦弱的軍閥政府對此要么束手無策,要么熟視無睹,以致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殖民擴張日益嚴重。趙一曼生于這樣的一個黑暗的時代,注定了她所要肩負的責任與使命,那就是要保衛祖國,驅逐日寇。
趙一曼(1905—1936),四川宜賓人,原名李坤泰。五四運動期間,趙一曼受革命思想影響,矢志報效祖國,抵抗列強入侵。1926年,趙一曼進入宜賓女子中學念書,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她進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習,不久,武漢政府被國民黨控制,她轉移到上海,隨即去莫斯 科中山大學學習。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略中國的野心昭然若揭,國民黨采取避戰政策,仍然把矛頭直指國內,民族抗日陣線得不到統一,國家已經接近生死存亡的時刻。此時的趙一曼已經回國,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
趙一曼看上去只是個瘦弱的女子,可是,在戰場上,她卻勇猛果敢,絲毫不輸給男人。1934年,她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北區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當時共產黨還 是一個較為年輕的政黨,在武裝斗爭上仍處于初級階段,武器裝備和物資都比較匱乏。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趙一曼仍然每次在戰斗中勇挫日軍和偽軍,將珠河地區的抗日斗爭進行得有聲有色。1935年,她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一師第二團政委。偽滿政權的報紙在某一天刊登的一篇報道,盡管對趙一曼有污蔑不實的言辭,可是卻把她說得神乎其神,說她能殺敵于眨眼之間。從此,“紅槍白馬趙政委”的稱號在抗日自衛隊中廣泛流傳開來。在戰場上趙一曼是浴血疆場的女豪杰,可是在生活中她仍然是一個和藹的女性,她熱愛群眾,關心同志。大家欽佩她的“紅槍白馬”,可是在生活中,戰士們仍然親切地稱她為“我們的女政委”。
1935年11月的一天,趙一曼與日偽軍打了一場遭遇戰,由于敵眾我寡,趙一曼不幸腿部受傷被日偽軍逮捕。日軍大喜過望,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得有價值的情報,日軍對她的腿傷進行了簡單的治療之后,連夜 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刑訊。面對兇惡的日軍,趙一曼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她不肯透露一絲情報,而是橫眉怒目,痛斥日軍在中國的侵略行徑。日軍軍官惱羞成怒,用馬鞭狠戳她的腿部傷口。她疼得昏死過去幾次,被日軍弄醒之后,仍然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趙一曼表現出了中國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和抗日的堅定決心。
1935年12月13日,趙一曼因為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了得到情報,將她送往哈爾濱治療。在住院期間,趙一曼利用各種機會對看守她的警察與護士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她脫離日軍魔掌。1936年6月28日,他們將趙一曼背出醫院,轉移到了安全地帶。可是6月30日,趙一曼在去抗日游擊區的途中再次被日軍逮捕。
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之后,兇殘的日軍開始對她進行更加殘酷的刑訊。為了套取情報,他們不擇手段,甚至以摧殘女性身體的酷刑來逼迫趙一曼就范,手段令人發指。而趙一曼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只言片語的實情。
日軍終于放棄了對趙一曼的逼供,決定將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趙一曼大義凜然,毫不畏懼。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了去珠河的火車,她知道自己要被日軍槍斃了。為國盡忠,死得其所,沒什么好遺憾的。只是此刻,她想起了自己遠在四川的兒子,于是她向看守她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下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信中寫道:“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因為堅決地作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趙一曼在珠河縣英勇就義時,年僅31歲。趙一曼可歌可泣的事跡被中國人民永遠地銘記在心!
趙一曼的故事事跡(精選篇4)
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關于趙一曼的抗日故事,名字就叫——《趙一曼》,趙一曼是一個富貴人家出身的女子,因為堅持抗日,所以被日軍抓去,但她終究不說出抗日的秘密,最后被日軍處死壯烈犧牲。有一次,日軍威逼拷問她,她毅然回答道:“你們可以把房屋變成瓦爍,把人剁成爛泥,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的信仰!”敵人氣得不行,便給他用刑。用子彈尖頭反復摩擦她的肋骨,用皮鞭抽打她……可她始終不吭一聲。
因為趙一曼不說出抗日的秘密,日本憲兵決定把她處死示眾。在她奔赴刑場的那一刻,她高唱“國際歌”,使得很多人都流下了熱淚。
趙一曼堅貞不屈的精神打動了我,我十分感動。
讀完文章,我想起了我自己——我不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動不動就亂發脾氣……
趙一曼烈士用生命譜寫了一首英雄壯歌,用生命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現在的生活,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
為了回報趙一曼烈士,我們大家都要好好學習,熱愛祖國!
趙一曼的故事事跡(精選篇5)
在戰爭中,有許多英雄為國犧牲,在女英雄中,趙一曼就是典型的例子。
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和二團的戰士們被包圍在一個山溝里。她和戰士們拼殺了整整一天,仍未突破敵人的包圍。在趙一曼的堅持下,勞累了一天的戰士們終于突破了包圍。但她早已身負重傷,無法追上大部隊。10月22日。趙一曼和其他3名戰士被殺害于黑龍江珠河縣。
趙一曼的做法令我震驚,在她死之前,敵人對他嚴刑拷打,想得到一點兒機密,但趙一曼一個字都沒有說。回想起我們現代生活,我們連摔倒再爬起來的勇氣都沒有,更何況去戰場殺敵呢。同時趙一曼和戰士們團結一心,打敗了日本鬼子。可我們卻因為一點小事就吵來吵去,在趙一曼的身上,我學會了謙讓,團結,勇敢,自信。這些都是我們在現實中缺少的呀!謙讓,是在困苦的情況下分給別人一點食物;團結,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與隊友一齊向上,攻打敵人;勇敢,是在戰場上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奮力拼搏;自信,是相信自己,相信他人,能凱旋而歸。可他們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一個念頭,打敗敵人,保衛自己的國家。
趙一曼,是光明的化身,是正義的化身,讓我們一起向他看齊,做現代生活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