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曼女士烈士事跡
你是否在尋找“趙一曼女士烈士事跡”?趙一曼女士烈士事跡體現了什么精神?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趙一曼女士烈士事跡(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趙一曼女士烈士事跡(精選篇1)
一身粗布紅衣、一把手槍,騎著一匹白馬冒著槍林彈雨沖鋒在如火如荼的戰場……
這是當年東北抗日聯軍中一位女戰士真實的形象。她,就是威震敵膽,被譽為“白山黑水”民族魂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
距這個最早燃起抗日烽火的戰場數千公里之外,大后方的四川宜賓市翠屏山半山腰上,坐落著家鄉人民為趙一曼建立的紀念館,館里保存著新中國開國將領陳毅元帥的題詞:“生為人民干部,死為革命英雄。臨敵大節不辱,永記人民心中”。
趙一曼,本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7日生于宜賓縣一個地主家庭。在家鄉求學時期接受“五四”進步思想,反抗封建禮教,謀求婦女解放。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在黃埔軍校、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23歲的趙一曼從莫斯科中山大學回國,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從事地下工作。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往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她曾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一師第二團政治委員等職務,領導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組織農民建立抗日自衛隊開展游擊戰爭。1935年秋,趙一曼在與日軍作戰中為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被俘。
一份塵封的日本檔案,記錄了趙一曼犧牲前的遭遇:“七月二十六日對趙一曼女士的電刑,操作準確,新式電刑器具功能發揮正常,給了趙一曼女士超負荷的最大壓力。在長時間經受高強度電刑的狀態下,趙一曼女士仍沒招供,確屬罕見,已不能從醫學生理上解釋。”
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被日軍殺害,年僅31歲。她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實現了抗擊日寇、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在英勇就義前,趙一曼留給唯一的骨肉一封家書:“寧兒,母親對于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字里行間透露著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思念與愧疚。
歷經歲月更迭、時代變遷,女英雄趙一曼仿佛從未離去,她留給后人無盡的精神財富。
趙一曼女士烈士事跡(精選篇2)
1926年夏,趙一曼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組織幫助下,進入宜賓女子中學。她積極參加黨領導的“抵制仇貨”的愛國運動,成為當地學生運動的領導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大革命失敗后,趙一曼按照黨組織安排轉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回國,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進行黨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變后,被黨組織派往東北地區發動和組織群眾進行抗日斗爭。1932年秋到哈爾濱,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代理書記,曾參加領導1933年的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縣委特派員、鐵北區委書記,組織領導當地工人農民成立反日游擊隊,與日偽軍進行斗爭。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后在昏迷中被俘。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
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她沒有吐露任何信息。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保衛民族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兩人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趙一曼在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日軍追上,再次落入日軍的手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等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
1936年8月1日,日軍將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軍將其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游街示眾”。此時,趙一曼犧牲之前,面對敵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當趙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門外的草坪中央時,幾個軍警的槍口對準她。一個日軍軍官走到趙一曼跟前問:“你還有什么話要講嗎?”趙一曼怒視著,把手中的紙卷遞過去說:“把這些話傳給我家鄉的兒子!”日軍官看過字條,向軍警們猛一揮手,罪惡的子彈射進趙一曼的軀體,犧牲于珠河縣(今黑龍江省尚志縣)小北門外,年僅31歲。
趙
趙一曼女士烈士事跡(精選篇3)
1928年冬奉命回國,趙一曼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從事秘密工作。1928年4月,趙一曼與湖南人陳達邦結婚。婚后不久懷孕。11月,趙一曼回到上海。12月,被派到宜昌工作。在宜昌產下一子。取名“寧兒”。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調到東北,在沈陽工廠中領導工人斗爭。1932年趙一曼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1933年,趙一曼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同年4月,參加領導了哈爾濱電車工人反日罷工斗爭。為掩護身份,她曾同滿洲總工會負責人老曹(黃維新)假稱夫妻。
1934年春,趙一曼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鐵北區區委書記,發動群眾,建立農民游擊隊,配合抗日部隊作戰。后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二團政治委員,率部活動于哈爾濱以東地區,給日偽以沉重的打擊。7月,她赴哈爾濱以東的抗日游擊區,任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后任珠河區委書記,一度被抗聯戰士誤認為是趙尚志總司令的妹妹。
1935年秋,趙一曼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群眾親切稱她“瘦李”、“李姐”,而當地戰士們則稱她為“我們的女政委”。日偽報紙也驚嘆的這位“紅槍白馬”的婦女。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后在昏迷中被俘。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
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她沒有吐露任何信息。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保衛民族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趙一曼女士烈士事跡(精選篇4)
今天看了電影《我的母親趙一曼》。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趙一曼一個人投身抗日前線;這又是一個母愛激蕩的故事。趙一曼一直在關心和想著兒子寧兒。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像洶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我的心一次次收緊,一次次感動到流淚。是什么讓我變成這樣?是趙一曼對兒子寧兒的特別愛。
趙一曼不僅把兒子寧兒的照片藏在身邊,還有一張她和兒子觸電后模糊時的照片。由此,我想起了我的母親。
我媽是個普通人。她沒有趙一曼烈士的壯舉,但她也很偉大。她給了我無私的愛。
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十歲生日。我媽媽為我舉辦了一個盛大的生日聚會。聚會結束后,已經十點多了。母親睜著眼睛坐在沙發上。我走到她面前說:“媽媽,你送我的禮物呢?”我媽如夢初醒,突然睜大了眼睛才想起來她答應過給我買一只熊當生日禮物。
她立即起身下樓,騎在街上。
半個小時后,媽媽把一只可愛的小熊塞到我懷里,給我唱《生日歌》。我好開心好滿足。我感激地看著媽媽,卻看到她上衣袖子上有個洞。我問她為什么,她說,我回來急了,摔倒了。幸運的是,熊沒有被打碎。聽完,我哭了。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和媽媽的交流越來越少,雖然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的為我做著一切。
直到最近,我十六歲生日。我媽媽又為我舉辦了一次生日聚會。宴會結束后,我媽媽還坐在沙發上。我默默地走進房間,卻發現桌子上有一封信。打開一看,是我媽寫的。
“我親愛的女兒:
今天是你的十六歲生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從此你就是大人了。你必須學會愛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
我的女兒,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你母親將永遠是你生活的支持者."
我淚眼模糊,跑出房間,撲到媽媽懷里,深情地叫了一聲:媽媽。
看著《我的母親趙一曼》,真的受益匪淺。我感受到了母愛的深度,進一步體會到“作為母親,會有天生的母愛。”不是嗎?無論你在何時何地,媽媽都是關心你,愛你的。
趙一曼女士烈士事跡(精選篇5)
在四川省宜賓市城西風景秀麗的翠屏山上,坐落著著名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紀念館。紀念館建于1960年,館前是一尊漢白玉趙一曼的戎裝全身塑像,正門上方是朱德題寫的館名。紀念館以翔實的內容和展品向人們展示了這位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抗日女英雄為人民而戰、為民族犧牲的戰斗人生。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賓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趙一曼開始閱讀《向導》《新青年》《婦女周報》等革命書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團,后任村團支部書記,在家鄉積極組織“婦女解放同盟會”。1926年夏,趙一曼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組織幫助下,進入宜賓女子中學。她積極參加黨領導的“抵制仇貨”的愛國運動,成為當地學生運動的領導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大革命失敗后,趙一曼按照黨組織安排轉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回國,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進行黨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變后,被黨組織派往東北地區發動和組織群眾進行抗日斗爭。她在一首詩里抒發了自己為抗日不惜犧牲一切的堅定決心:“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1932年春,到沈陽。同年秋,到哈爾濱,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代理書記,曾參加領導1933年的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她兩次去海倫等地巡視工作,組織聯系抗日隊伍打擊當地的偽自衛團,有力地推動了哈北地區的抗日斗爭。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縣委特派員、鐵北區委書記,組織領導當地工人農民成立反日游擊隊,與日偽軍進行斗爭。
1935年秋,她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治委員。同年11月,她和團長帶領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在一座山里。她沉著地協助團長指揮部隊與日偽軍激戰,連續打退敵人6次進攻,但由于敵我兵力懸殊,無法打破敵人包圍。突圍中,趙一曼身負重傷。在珠河縣春秋嶺附近一農民家中養傷時,被搜捕的日軍發現,戰斗中她再度負傷,昏迷被俘。日軍對她施以酷刑,用馬鞭抽打,用鋼針刺傷口,用燒紅的烙鐵烙皮肉,逼其投降招供,她寧死不屈。日軍問她為什么要抗日,她嚴詞痛斥道: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軍難道還用得著解釋嗎?!我們中國人除了抗戰外,別無出路。為得到口供,日軍將她送進醫院監護治療。在醫院監護治療的幾個月里,她教育爭取中國籍看護人員。1936年6月28日,在看護人員幫助下逃出醫院。6月30日晨,被日本軍警追捕再度被俘。敵人對她施以更加殘酷的刑訊,仍毫無所得,遂決定把她押回她曾戰斗過的珠河縣處死示眾。
1936年8月2日凌晨,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車。她知道最后的時刻到了。在這最后的時刻,她給心愛的兒子寫下遺書:“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犧牲的!”臨刑前,她高唱《紅旗歌》,“民眾的旗,血紅的旗,收殮著戰士的尸體,尸體還沒有僵硬,鮮血已染紅了旗幟……”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時年31歲。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黨的歷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趙一曼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