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中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
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你知道哪些“革命中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革命中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革命中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1)
楊靖宇
楊靖宇是我黨我軍優秀的高級軍事指揮將領。他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6月加入.....。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等職。他率部長期轉戰于長白山麓、松花江、鴨綠江畔,活動足跡遍及30個縣,是我國的英雄。
楊靖宇犧牲前五天。“討伐隊”將已無力奔跑的楊靖宇包圍在一片小樹林中。他們逐步逼近到50米處,喊話勸降,對方“連答應的神色也沒有,依然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日軍見生擒困難就猛烈開火,有一彈擊中胸部,對方才“被打倒而絕命”。日軍根據追蹤估算,認為他缺糧已有半個月,完全斷糧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夠在零下20攝氏度且沒有房屋的山林中堅持下來簡直不可思議,于是將遺體送到縣醫院解剖。當腸胃被切開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軍官狠狠地說:“算他是支那的一條好漢!”日本關東軍在烈士殉難處破例舉行了一個祭奠儀式和對軀體的葬禮,以楊靖宇的頑強為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人民政府將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革命中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2)
周銀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對侯河地區進行“掃蕩”。周銀海發現敵情后,立即通知鄉干部,為了掩護這些鄉干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我卻英勇被捕。敵人逼他供出誰是...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明白!”
。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明白!”
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后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
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可是始終沒有屈服。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必須會打敗反動派!”
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革命中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3)
她,年輕,漂亮,善良又勇敢,一本名叫《劉胡蘭》書,讓我認識了這個來自美麗山西的女英雄——劉胡蘭。
書的作者杏綿實在讓我佩服,一個人竟能將一部描寫戰爭英雄的紅色書籍改寫的如此生動,看了仿佛主人公就在自己眼前,令人贊嘆。
劉胡蘭生在一戶普普通通的農家,家里人勤儉過日子,但這個平凡的家庭卻鑄造出了劉胡蘭不平凡的一生。
胡蘭想上學,但她那重男輕女的奶奶卻是一千個不答應,一萬個不贊成,好在后來村公所下了通知,所有適齡兒童都要上學,胡蘭總算如了愿。
可好景不長,1940年以后,閻錫山暗中與日寇勾結,這樣一來,日寇就抽出大批兵力向抗日根據地蠶食,同時實行“強化治安”。云周西村的環境一下子就變壞了,日軍、偽軍、漢奸、狗腿子,經常到村里清查戶口,危害百姓,胡蘭不能上學了只好在家里和奶奶學紡線,學做針線活兒。
劉胡蘭以為抗日政權沒有了,只能當亡國奴了,后來她才知道,抗日組織名義上沒有了,實際上都轉入了地下,她的好友金香、玉蓮的家就是他們的落腳點,胡蘭常到金香、玉蓮家,日子久了,就和干部們熟悉了,經常聽到他們說一些抗日的道理,于是她對抗戰勝利也充滿了信心,對共產黨鬧革命也有了一些認識。從他們口中還聽到一些根據地軍民不怕死,和敵人英勇戰斗的動人事跡。
后來,胡蘭不顧家人的阻擋,和金香、玉蓮一起上了婦女訓練學習班,取得了抗日干部的信任和肯定,當上了婦女干部。
在接下來的“紡棉花”和“做軍鞋”的故事中,突出了胡蘭熱心、聰明、一絲不茍的好品質,同時,有一位驕傲自滿的干部——石五則也浮出了水面。
緊接著,一大群的`抗日傷兵來到村子里,其中有一個王連長,長了一身疥,胡蘭不怕閑言碎語,隔三幾天就去幫他洗衣服、抹藥膏、烤疥瘡。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經過生死逃亡、斗爭,胡蘭不幸落入了敵人的魔掌里,卑鄙的日本人和狗漢奸,舉行一場恐怖的“自白轉生”就是逼迫共產黨戰士交待知道的一切,否則就會被亂棍打死,不管敵人怎么嚴刑逼供,胡蘭就是什么也不說,仗勢欺人的漢奸沒辦法了,只好殺雞給猴看,把為抗日立下汗馬功勞的石三槐和石六兒殺了,見胡蘭還是不肯就范,就又殺了一些陳照德區長的親屬,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以前勤勞的石五則!沒錯,他背叛了共產黨,背叛了把他養育大的共產黨!
敵人一把把胡蘭推到了沾滿烈士鮮血的鍘刀上,還順手抓了一把草扔到她臉上,問她到底投不投降,胡蘭甩掉臉上的草,用大眼睛瞪著敵人,嘴角浮起一絲冷笑,敵人被激怒了,鍘刀落下來了,鮮血像火山噴出來的巖漿,直沖云霄……
鮮血像一朵朵鮮紅的小花,濺落到四方……
劉胡蘭同志為新中國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光榮犧牲了!
讀到這里,我的心碎了,一位多么偉大的姑娘,為了祖國貢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抗日戰士知道后,來到了戰士們死去的地方,報了一些血土,去攻擊日軍,為死去的人報仇,一番苦戰,日軍落荒而逃,戰士們懷揣著云周西村的血土欣慰的倒下了。
書的內容驚心動魄,情節環環相扣,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我們要學習戰士們的勇敢、聰明,立劉胡蘭為榜樣,讓石五則成為我們終生的戒備,中國永遠是我們的家,我愛我的祖國!
革命中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4)
王璞
王璞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伙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璞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我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王璞不僅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蕩到王璞的家鄉,王璞和鄉親們躲進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璞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帶給的名單,讓村干部、干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璞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和藏在哪里。王璞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__。”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制造了又一齊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璞、王璞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并立了紀念碑。解放后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王璞生前學習時用過的石板,站崗時用過的紅纓槍,以及犧牲時壓在身下,被鮮血染紅的石塊,陳列于中國革命博物館。
革命中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5)
楊靖宇
楊靖宇是我黨我軍優秀的高級軍事指揮將領。他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等職。他率部長期轉戰于長白山麓、松花江、鴨綠江畔,活動足跡遍及30個縣,是我國的英雄。
楊靖宇犧牲前五天。“討伐隊”將已無力奔跑的楊靖宇包圍在一片小樹林中。他們逐步逼近到50米處,喊話勸降,對方“連答應的神色也沒有,依然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日軍見生擒困難就猛烈開火,有一彈擊中胸部,對方才“被打倒而絕命”。
日軍根據追蹤估算,認為他缺糧已有半個月,完全斷糧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夠在零下20攝氏度且沒有房屋的山林中堅持下來簡直不可思議,于是將遺體送到縣醫院解剖。當腸胃被切開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軍官狠狠地說:“算他是支那的一條好漢!”日本關東軍在烈士殉難處破例舉行了一個祭奠儀式和對軀體的葬禮,以楊靖宇的頑強為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人民政府將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