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的歷史介紹
孟姜女的傳說是中國古代漢族四大愛情傳奇之一(其他三個分別是《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千百年來一直廣為流傳。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姜女的歷史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孟姜女的歷史介紹
孟姜女的傳說,一直以口頭傳承的方式在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直到20世紀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動下,她才被納入到研究者的視野中。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將孟姜女傳說的原初形態一直上溯到《左傳》上的一個故事。《左傳》記述這個故事是想褒揚杞梁妻(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際,仍能以禮處事,神志不亂,令人欽佩。
《左傳》上沒有哭聲的杞梁妻,到戰國時就沾染了當時音樂界的風氣,增加了哀哭的一段故事。這是個很重要的轉變,后世關于杞梁妻故事的變異就是順著這“哭之哀”生發出來的。
第一個記述崩城之事的人,是西漢末年的劉向。他在《烈女傳》中先重述了《左傳》中杞梁妻的故事,然后他繼續寫到:杞梁妻沒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沒有親屬,夫死之后成了個孤家寡人。杞梁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哭聲十分悲苦,過路人無不感動。十天以后,“城為之崩”。唐代的有關記載,使杞梁妻的故事大變了模樣。杞梁由春秋的齊人變成秦朝的燕人;杞梁妻的名字出現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梁的死因不再是戰死疆場,而是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墻之內,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而筑于城墻之內的死尸實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認骨才能辨別。杞梁妻的故事經過六朝、隋唐時代的加工,把崩城和秦始皇聯系在了一起,這是一個不小的創造。
元代時中國的漢族民間戲曲劇種十分發達,出現了很多雜劇大家和膾炙人口的作品,像孟姜女這樣富有生命力和創作空間的故事,自然也成為戲曲創作的源泉。范郎的名字從范希郎、范四郎、范士郎、范喜郎到范杞良、范紀良、萬喜良,出現很多種變異,故事的情節被鋪陳得一波三折,與他們有關的其他人物,如范郎的母親也出現在戲曲之中,使故事日漸豐滿。
明清以來,孟姜女的故事在漢族民間仍繼續發展演變。各地的口頭講述,把孟姜女說成是葫蘆所生,由于葫蘆(或瓜)牽連到隔壁而居的孟姜兩家,所以叫“孟姜女”。孟姜女的故事不僅流傳的時間漫長,受其影響的地域也十分廣泛。不同的地方根據當地的民俗和民眾的不同興趣取向,對這個故事做了各種改造,使孟姜女的傳說呈現出極其強烈的地域色彩。
2006年,國務院公布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孟姜女傳說發源地為淄博。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哭長城是漢族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其余三個分別是《白蛇傳》《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發生在河北北部的萬里長城腳下,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著。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筑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十日十夜不止,這段長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絕望之中投海而亡。后來稱作一段愛情佳話。
故事內容
春秋時齊國勇士杞梁之妻子,即是孟姜女,杞梁隨齊莊公攻打莒國而戰死,其尸運送回國時,其妻孟姜奉夫棺,將窆于城外,乃露宿三日,
撫棺大慟,涕淚俱盡,繼之以血,齊城忽然崩陷數尺,由哀慟迫切,精誠之所感也。后世傳秦人范杞梁差筑長城而死,其妻孟姜女送寒衣至城下,聞夫死痛哭,城為之崩,蓋即齊將杞梁之事,而誤傳之耳。
忠勇千秋想杞梁,頹城悲慟亦非常。
至今齊國成風俗,嫠婦哀哀學孟姜。
爭羨赳赳五乘賓,形如熊虎力千鈞。
誰知陷陣捐軀者,卻是單車殉義人。
傳說很久以前江蘇松江府有個孟家莊,孟家莊有一老漢善種葫蘆。這一年他種的葫蘆長得非常繁盛,其中一棵竟伸到了鄰居姜家院里。孟、姜兩家非常交好,于是便相約秋后結了葫蘆一家一半。到了秋天,果然結了一個大葫蘆,孟、姜兩家非常高興,把葫蘆摘下來準備分享。忽聽葫蘆里傳出一陣陣小孩的哭聲,孟老漢非常奇怪,便用刀把葫蘆切開一看,呀!有個小女孩端坐在葫蘆中,紅紅的臉蛋,圓嘟嘟的小嘴,很是惹人喜愛。姜家老婆婆一看,喜歡的不得了,一把抱起來說:“這孩子就給我吧!”可是孟老漢無兒無女,非要不可,兩家爭執起來,一時間不可開交。到后來,只好請村里的長者來斷。長者說:“你們兩家已約定葫蘆一家一半,那么這葫蘆里的孩子就算你們兩家合養吧。”于是小姑娘便成了姜孟兩家的掌上明珠,因孟老漢無兒無女,便住在了孟家,取名孟姜女。
斗轉星移,日月如梭,孟姜女一天天地長大了,她心靈手巧,聰明伶俐,美麗異常,織起布來比織女,唱起歌來賽黃鶯,孟老漢愛如珍寶。
這一天,孟姜女完引針線,到后花園去散心。園中荷花盛開,池水如碧,忽然一對大蝴蝶落在池邊的荷葉上,吸引了她的視線,她便輕手輕腳地走過去,用扇一撲,不想用力過猛,扇子一下掉在水中。孟姜女很是氣惱,便挽起衣袖,探手去撈,忽聽背后有動靜,急忙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年輕公子立在樹下,滿面風塵,精神疲憊。孟姜女急忙找來父母。
孟老漢見年輕人私進后花園,非常生氣,問道:“你是什么人,怎么敢私進我的后花園?”年輕人急忙連連請罪,訴說了原委。
原來這個年輕人名叫范喜良,本姑蘇人氏,自幼讀書,滿腹文章。不想秦始皇修筑長城,到處抓壯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黎民百姓怨聲載道。范喜良急忙喬裝改扮逃了出來。剛才是因饑渴難耐,故到園中歇息,不想驚動了孟姜女,邊說邊連連告罪。
孟姜女見范喜良知書秉禮,忠厚老實,便芳心暗許。孟老漢對范喜良也很同情,便留他住了下來,孟姜女向爹爹言明心意,孟老漢非常贊成,便急忙來到前廳,對范喜良道:“你現在到處流落,也無定處,我想招你為婿,你意如何呀?”范喜良急忙離座辭道:“我乃逃亡之人,只怕日后連累小姐,婚姻之事萬不敢想。”無奈孟姜女心意已決,非喜良不嫁,最后范喜良終于答應。孟老漢樂得嘴都合不上了,急忙和姜家商議挑選吉日,給他們完婚。
孟家莊有一無賴,平時喜歡拈花惹草,無所事事,多次上門求親,孟老漢堅辭不允,他便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如今聽說了范喜良之事,便偷偷地到官府去告了密,帶著官兵來抓人。
這時孟家還蒙在鼓里呢,他們剛剛新婚三天,仍沉浸在喜悅之中,忽然嘩啦啦一聲,大門被撞開了,一群官兵沖進來,不由分說,把范喜良繩捆索綁就要帶走,孟姜女急忙撲上去,被官兵一把推開,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夫君被官兵帶走了。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飯不想,憂傷不已。轉眼冬天來了,大雪紛紛,姜女想丈夫修長城,天寒地凍,無衣御寒,便日夜趕著縫制棉衣,邊做邊唱起了自編的小曲:“月兒彎彎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筑長城,哪怕萬里迢迢路,送御寒衣是濃情。”
一夜之間,做好棉衣,孟姜女千里迢迢,踏上路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不知饑渴,不知勞累,晝夜不停地往前趕,這一日終于來到了長城腳下。
可長城下民夫數以萬計,到哪里去找呢?她逢人便打聽,好心的民夫告訴她,范喜良早就勞累致死,被埋在長城里筑墻了。孟姜女一聽,心如刀絞,便求好心的民工引路來到了范喜良被埋葬的長城下。坐在城下,孟姜女悲憤交加:想自己千里尋夫送寒衣,盡歷千難萬險,到頭來連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斷柔腸。愈想愈悲,便向著長城晝夜痛哭,不飲不食,如啼血杜鵑,望月子規。這一哭感天動地,白云為之停步,百鳥為之噤聲。直哭了是十天十夜,忽聽轟隆隆一陣山響,一時間地動山搖,飛沙走石,長城崩倒了八百里,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
長城傾倒八百里,驚動了官兵,官兵上報秦始皇。秦始皇大怒,下令把孟姜女抓來。等孟姜女被抓,秦始皇一見她生的貌美如花,便欲納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說:“要我作你的娘娘,得先依我三件事:一要造長橋一座,十里長,十里闊;二要十里方山造墳墩;三要萬歲披麻戴孝到我丈夫墳前親自祭奠。”秦始皇想了想便答應了。
不幾日,長橋墳墩已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排駕起行,過長城上長橋,過了長橋來到墳前祭奠。祭畢,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隨他回宮。孟姜女冷笑一聲道:“你昏庸殘暴,害盡天下黎民,如今又害死我夫,我豈能作你的娘娘,休可妄想!”說完便懷抱丈夫遺骨,跳入了波濤洶涌的大海。一時間,浪潮滾滾,排空擊岸,好像在為孟姜女悲嘆。
看了“孟姜女的歷史介紹”還想看:
1.孟姜女的傳說歷史典故
2.歷史人物的愛情故事
3.歷史上凄美的愛情故事
4.有意思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