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問詹何曰是什么故事
“楚莊王問詹何曰”這個故事出自《列子·說符第八》,首先介紹一下這位詹何,詹何是戰國時期道家的哲學家,是一個擅長推理的思想家,他“不出戶,知天下”的推理能力比老子還高些。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楚莊王問詹何曰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楚莊王問詹何曰是什么故事
楚莊王問詹何曰這個故事大致的意思就是,楚莊王向詹何問道,治理國家應該怎么入手。詹何告訴楚莊王,我只知道修身的道理,卻不知道治理國家的道理。楚莊王說,我現在供奉宗廟管理國家,所以我愿意學會保護它的辦法。詹何回答,我從來沒有聽說過自己有良好節操的君主把國家治理的一片混亂,也沒有聽說過本身不守節操但是卻能把國家治理得井然有序的。所以這么看來治理國家的根本還是在于君王自己的品質,所以我不敢用不關根本的細節來回答你的問題。楚莊王大悅,說講的好。
這段對話發生在楚莊王繼位不久之后,初為人君的王都希望自己能夠有一番作為,于是他就向詹何討教了治理國家的方法。但是詹何卻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從國軍自身的品質出發,認為國軍先要自己有良好的品質,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自然能夠合情合理。所以從這個問題上看,詹何就已經透過了現象看到了問題的本質,所以才從君王自身的品質給楚莊王做出了回答。
楚莊王的故事
關于楚莊王的故事,史書上記載的就有非常多,而且在其他書籍上也有許多關于楚莊王生平和楚莊王的一些言行的記載。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能夠坐上中原霸主的位置也就說明了這個人身上,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
我們都知道“一鳴驚人”這個成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成語其實和楚莊王有一定的關系,可以說楚莊王可是歷史上一鳴驚人的“第一人”。史書上記載楚莊王最初繼承王位的時候并沒有像史書中記載的那么勵精圖治,可以說他并不是一個好的統治者。楚莊王執政的前三年沒有頒布過一條法令,對政事也沒有任何的干預,還不讓別人勸諫他。但是三年之后,還是有一個官員用謎語的形式暗示楚莊王,說楚莊王應該重拾政事,把楚國建設的更加強盛。楚莊王才變得勤于政事、勵精圖治的。所以楚莊王說自己一飛就一定一飛沖天,一叫一定一鳴驚人,很顯然,楚莊王做到了。
另外我們現在都用“問鼎”來形容某個人到了最高的位置,比如問鼎冠軍這個詞。其實這個問鼎這也是一個和楚莊王有關的一個典故。擊敗晉國之后的楚國已經成為了中原的霸主,楚莊王的野心也進一步的明顯,于是就以朝見周天子為名詢問鼎的大小和重量,在古代皇帝用的鼎和諸侯、大夫用的鼎在數目和大小上都不相同,所以問鼎這個舉動可以說是楚莊王對周王室的一種挑釁。但是最后楚莊王認為時機沒有成熟,也就沒有取周王室而代之了。
楚莊王是個怎樣的人
能將楚國從內亂中解救出來,平定了局勢,穩固了政權,最后一步步坐上了中原的霸主,不用多說,楚莊王必定得是一個十分有勇有謀的人,不然的話楚國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成長的這么迅速,而且還能夠稱霸中原。而且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楚莊王死了之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楚國的國力就迅速后退,被晉國給超越了,這也足夠能看出楚莊王的能力。
另外這位霸主的政治生涯也是充滿了智慧,因為在他執政的前三年,他沒有任何的政績,沒有頒布過法令也沒有處理過政事,以至于楚國的大臣們都開始擔心起楚國的未來。但是后人就都知道了,這個是楚莊公的大智慧所在,他之所以這么做,一方面是為了讓周邊各國對他放松警惕,因為他剛上位政權不穩定,這樣做可以先穩住自己的政權。另外因為楚莊公的不作為,所以國內的許多問題也都顯現了出來,這樣也更有利于他今后的治理。這就說明楚莊王是個有大智慧,懂得厚積薄發,而且還是非常能夠隱忍的人。
而且在其他很多的小故事中,也能夠看出楚莊公這個人身上的許多優點。諸如在楚莊王絕纓的故事中,我們就能看出楚莊王的寬大的胸懷。而且在發動很多戰爭之前,楚莊王都會非常虛心的聽取別人的意見,以此來判斷戰役的可行性,說明楚莊王是一個善于納諫的人。能成為一代的霸主,身上必然還有很多過人之處,比如楚莊王的憂患意識,還有知人善用也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看了“楚莊王問詹何曰是什么故事”還想看:
1.列子說符篇閱讀答案
2.楚莊王的故事
3.楚莊王熊侶的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