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檢測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和觀念系統,在當今世界,這種生活方式和觀念系統的許多重要內容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深遠的影響,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檢測,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檢測
一、熱點透視
材料一 恰逢孔子誕辰2560周年之際,史詩巨制《孔子》首度把“圣人孔子”搬上大銀幕,并將史無前例地脫掉其“文圣”、“萬世先師”的沉重制服,向歷史最深處還原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孔子形象,讓他作為一個“人”而非“神”,代表中國與世界對話。這不僅是近年來影壇最具轟動性的重大題材作品,更是當之無愧的為全球所矚目的中國史詩巨制。
材料二 自2004年第一所海外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成立以來,目前中國已經在世界上建立了190多所孔子學院(課堂),其中有115所已經開始招生。中國計劃在全世界建立500所孔子學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球已經開設的孔子學院有一百二十多所,分布在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各地孔子學院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和文化活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成為各國學習漢語、了解當代中國的重要場所。
二、課標鏈接
課程標準:知道孔子的主要史實。
課程標準解讀:中國古代思想家為什么只單列孔子一人的名字?
因為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和觀念系統,在當今世界,這種生活方式和觀念系統的許多重要內容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深遠的影響,而隨著世界形勢的發展,它的潛在價值將不斷被重新發現、認識和評估。誠然,中國古代有著眾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認為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國思想,就必須了解孔子。
三、點擊中考
1.(2008年·泰安)北京奧運火炬“祥云”的設計理念是“淵源共生,和諧共融”。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體現其理念的是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韓非(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09年·衡陽)下圖是某電視劇中出現的一塊匾額。匾額題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學派?(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2009年·南京)儒家學派對我國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創始人是( )
A.孟子 B.莊子 C.孔子 D.墨子
4.(2008年·徐州)2007年9月,以“走進孔子,喜迎奧運,同根一脈,共建和諧”為主題的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拉開帷幕。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
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孔子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孔子又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對中國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貢獻?
(2)漢武帝采納了哪位學者的什么建議,使儒家學說從此成為中國封建時代的正統思想?
(3)你認為儒家思想對我國建立和諧社會有什么現實意義?
5.(2008年·桂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 “民為貴,君為輕”。
請回答: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推薦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迎賓語之一。請你說說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它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方面給我們什么啟示?
(2)材料二中“民貴君輕”的思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災中得到了怎樣的體現?
四、深入探究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和的核心,和是多種因素的統一與和諧,是在不同意見之上的和諧與一致,是允許不同意見存在的和諧與協調。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對中國古今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民族心理素質的養成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國家統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什么世界上許多古代大國曇花一現而中國卻一枝獨秀?許多古代大國是合而必分而中國卻是分久必合呢?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擁有以孔子思想為主干的民族文化,而孔子思想是促成中國分久必合、統一國家一直延續的基礎。
請你思考:儒家思想在國家統一大業中起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
三、點擊中考
1.B 2.A 3.C
4.(1)“仁”:他創辦私學,廣收門徒,擴大受教育對象的范圍,打破官府對教育的壟斷;他編訂《詩》《書》《春秋》等古代典籍;在教學中,善于進行啟發誘導,堅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學生等。(2)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有利于社會穩定、人際關系的改善、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
5.(1)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強迫別人去做。尊重他人、寬容、平等待人。(言之有理即可)(2)體現在對人的價值、人的生命的尊重,對人的生存境遇的關懷。(言之有理即可)
四、深入探究
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有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傳統,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理素質,共同的文化認同,為兩岸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不可否認,長期的分裂,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價值觀念,也造成了思想文化上的差異和情感上的隔閡。但是只要雙方堅持孔子“和而不同”的原則,求同存異,互相尊重,互相諒解,互相學習,就能縮小差異,消除隔閡,盡早實現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
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檢測”還想看:
1.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試題及答案(2)
2.高中歷史練習題之儒學思想
3.傳統文化與價值建設
4.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