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詩歌鑒賞
《湘中》是唐代詩人韓愈第一次被貶之時所作的詩。此詩描寫了詩人借屈原的故事,烘托出心頭的迷惘惆悵,情景交融,寂寞悲涼。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湘中》詩歌鑒賞,歡迎大家閱讀。
湘中
猿愁⑴魚踴⑵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⑶。
蘋藻⑷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舷歌。
【注釋】
?、旁吵睿涸嘲Q。
?、欺x:往上跳。
⑶汨羅江:汨(mì),汨羅江在湖南岳陽,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忍O藻:蘋泛指沒有根的浮水植物;藻泛指生長在水中的植物。
《湘中》【白話譯文】
山猿愁啼,江魚騰踴,水波翻滾,
這里自古流傳著汨羅江(屈原)的故事。
江邊到處飄浮著可供祭祀的綠蘋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遺跡已經蕩然無存,連祭奠的地方都無從找尋,
唯有江上的漁父舷歌依然,遙遙可聞。
《湘中》【賞析】
前兩句,寫詩人在政治上突如其來的打擊,在詩人心底激起了無法平息的狂瀾,從而形成了詩中起調那種突兀動蕩的氣勢,語調拗折,句法奇崛。這里詩人運用倒裝句法,突出了山猿愁啼,江魚騰踴,湘波翻滾,一派神秘愁慘的氣氛,以為詩人哀憤的心境寫照。首句又連用“猿”、“魚”、“踴”等雙聲字相間,以急促的節奏感來渲染詩人激動不平的心聲。因而,詩人雖然沒有直抒見到汨羅江時所引起的無窮感慨,卻自有不盡之意溢于言外。
后兩句,韓愈借屈原跟漁父相遇有感而歌的故事,感慨自己就像當年的屈原,因此那悠閑的歌聲似乎永遠在嘲弄著一代代執著于改革政治、不肯與世同流合污的志士仁人。這里暗用楚辭《漁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渾成無跡,構成清空孤寂的境界,與前兩句激切哀愁的氣氛在對比中達到高度的和諧,生動地表現了詩人面對茫茫水天悵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發了那種無端遭貶的悲憤和牢騷。
全詩不寫與屈賈同病相憐之苦,而是寫英魂無處憑吊之情。不正面用典,而是以神秘空靈的意境烘托心頭的迷惘惆悵,這就更深刻地表現了世無知音的寂寞悲涼。全詩寓激憤哀切之情和排奡跌宕之勢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長的韻味之中,將探怪求新的特點和傳統的表現方法揉為一體。
看了“《湘中》詩歌鑒賞”還想看:
1.湘中 韓愈
2.長沙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附答案
3.鵲踏枝詩歌賞析及練習題
4.高中古詩詞《漁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