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網古詩文頻道收集了海量的具有代表性的中華好詩詞供大家閱讀,包括唐詩、宋詞、元曲、漢賦等中國歷代古詩詞大全鑒賞賞析,以及各種經典古詩詞名句在線閱讀欣賞。
夏季是四季之一。在大多數地區夏季是氣候炎熱、有可能缺水的季節,此外,于夏季時全球大部份學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當旺盛的旅游季節。那么小編接下來帶來有關夏天的古詩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
在思鄉人的眼里,故鄉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們因離亂也久已沒有得到他們的音訊,連想要寫卦信去都沒辦法,懷念之情一層一層遞進。下面是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月夜憶舍弟》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
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于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下面給大家介紹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年代: 唐 作者:...
編者按:朝廷對他似乎很重視,然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利用他那主戰派元老的招牌作為號召而已。辛棄疾到任后,一方面積極布置軍事進攻的準備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識到政治斗爭的險惡,自身處境的艱難,深感很難有所作為。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年...
月是故鄉明,華夏民族是最戀家的民族。這種情結折射到文學作品中,體現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結,下面給大家介紹李白的《靜夜思》。 《靜夜思》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作品賞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
歷來詠西施的詩很多,優秀的作品也不少,李白的這首《《詠苧蘿山》顯得寂寂無名,連同時代詩人王維的《西施詠》也知名于它。但我還是要講它,它我們可以知道大詩人李白對人生的一些態度。 《詠苧蘿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
我要走的路還遠在青山之外,乘著帆船在綠水中前進江湖涌漲,水岸相平,兩岸頓顯開闊;風順平和,白帆高懸,小船急速行駛。海日沖破殘夜冉冉而升,舊年未逝春天已悄悄來臨。家書如何寄故鄉?讓北歸的大雁捎回洛陽城。 《次北固山下》 年代: 唐 作者: 王灣 客路...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這是陸游對于國家的深深掛念,以詩來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下面給大家介紹陸游的愛國詩《示兒》。 《示兒》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
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寫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抒發了詩人流落他鄉的感慨和對故園、骨肉的懷念,表達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亂的愛國思想,情真語摯,沉郁頓挫,扣人心弦。 《恨別》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
《蒹葭》屬于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下面我們一起看下《蒹葭》里的愛情吧。 《蒹葭》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
愛國是炎黃子孫的不解情結,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以來,孟子達則兼濟天下的教誨不知影響了多少文人墨客,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告誡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愛國是一個公民起碼的道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儒家傳統文化里強調舍生取義,其意...
編者按: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余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春望》 年代: 唐...
《出塞》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下面給大家介紹邊塞詩《出塞》。希望大家喜歡。 《出塞》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
岳飛一生征戰,反對投降,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學嚴肅,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和戰略家;他自奉菲...
愛國是炎黃子孫的不解情結,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以來,孟子達則兼濟天下的教誨不知影響了多少文人墨客,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告誡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下面是愛國詩《泊秦淮》賞析。 《泊秦淮》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
愛國是一個公民起碼的道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儒家傳統文化里強調舍生取義,其意義就是為了國家利益,捍衛國家主權,不惜犧牲個人生命。下面一起看下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過零丁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故鄉、故土是長說不衰話題。人們對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黃土,都寄著深厚的情懷,縱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濱,也難以割舍。下面給大家介紹《宿建德江》中的思鄉情結。 《宿建德江》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羈旅行役詩之一,為詩人離開長安時所作 。其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已成為眾口傳誦的名句。 《商山早行》 年代: 唐 作者: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
愛情詩,是詩的一種,是抒發男女間愛情的詩,是愛情表達的一種形式。詩人可以寫情詩,尤指男人對女人的詩,一般的人也可以寫情詩。情詩的定義簡單說來就是情人之間傳達愛意的詩。下面一起看下古代愛情詩《關雎》。 《關雎》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關關雎鳩...
杜甫《對雪》這首詩是在被安祿山占領下的長安寫的。長安失陷時,他逃到半路就被叛軍抓住,解回長安。幸而安祿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設法隱蔽自己,得以保存氣節;但是痛苦的心情,艱難的生活,仍然折磨著詩人。在寫這首詩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領唐...
這是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凄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突出。下面是柳宗元的《江雪》賞析。 《江雪》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
在故鄉這兩個簡單而樸素的方塊字中,蘊涵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積淀下來的思想哲學、民風民俗,中國人走到哪里,都會在故鄉情結中良久徘徊,別離之愁、思歸之渴,這種情結如同生命一樣古老而常新。下面一起鑒賞一下王安石的思鄉詩《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下面是《錦瑟》詳細賞析。 《錦瑟》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
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著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之情,出蜀東下,此詩即在旅游途中所作。從詩意看,詩人與送行者同舟共發,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是不確的。這首詩雖意在描繪山水,然而仔細揣摩,送別之意猶在,...
《逢雪宿芙蓉山》 年代: 唐 作者: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注釋】: 這首詩用極其凝煉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的。首句寫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進時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