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兄弟們
說起漢武帝,大家肯定是特別熟悉的,但如果問起漢武帝的兄弟,你的腦海里有印象嘛?熟悉漢朝歷史的,肯定還能說出劉榮,漢景帝的前太子,至于其他的,估計知之甚少。其實也正常,其他的皇子在歷史上又不是特別有名,而且也沒什么特別大的貢獻,經過兩千多年的蹉跎歲月,被大部分人遺忘也很正常。其實,你八成還知道一個,提醒一下就會想起來了:中山靖王劉勝。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漢武帝的兄弟們
劉勝為世人熟知并不是因為他本身才能有多高,品行有多好,而是因為三國時期的劉備。每次劉備去見一個大人物,都要準備一張名片,上面寫著:“漢景中山靖王之后。”這一行為給劉皇叔臉上貼了不少金,讓他沒有因為窮二代的身份而有心理負擔,與曹操一樣,都懂得利用皇帝。其實很多人對此都抱著懷疑態度的,一來是劉勝與劉備隔得時間久,還不是一般的久,劉勝死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劉備生于公元161年,270多年的距離,就算真是中山王的后代那血緣上也很淺了,還有就是中山靖王有一百多個兒子,劉備認了這么一個祖宗感覺有投機的嫌疑,說是說劉貞那一系的,但要具體點就難了,因為找不到準確的世系表,羅貫中虛構了一個。不管真的是不是,劉勝穩賺不賠,絕對是躺著都出名了,還是個自己死后快三百年出生的孝子賢孫干的好事,如果黃泉下相見,劉勝指不定多感謝劉備呢!
盡管知名度高,人們對劉勝的了解也僅僅只是知道而已,每次看三國聽劉備做自我介紹,感覺他很牛的樣子,至于劉勝如何,并不會太在意,可是話說回來了,中山靖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劉勝在漢景帝的兒子中排名老九,老十正好就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雖然出生順序差不多,可年齡上卻相差了七八歲。劉勝的母親是賈夫人,記載的比較少。無論怎么說,劉勝的運氣特別好,投了一個好胎,依靠拼爹的優勢,足以保證一輩子榮華富貴,從他身上看,真是與其學得好,不如有個好爸爸。至于未來,有兩種可能性:要不當皇帝,要不就是諸侯王。都是一般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的地位。
最終劇情大家都很了解了,太子先是劉榮,后來是劉徹,王夫人和長公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劉勝則跟其他的兄弟一樣,遠赴封地當一世王爺。劉勝一輩子總共活了52歲,前24年是漢景帝時期,后28年則是漢武帝時代,這兩個皇帝在位的日子里,諸侯王是個比較敏感的角色。早在文帝在位的時候,就發生過濟北王劉興居、淮南厲王劉長謀反的事件,文豪賈誼上《治安策》,奉勸文帝削藩。景帝前元三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叛軍發動了七國之亂,提出的口號是:“清君側,誅晁錯。”盡管吳王看起來準備充分,然而不過數月即被周亞夫剿滅,此役過后,諸侯王的權利受到了極大的削弱。漢武帝即位后,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也不甘寂寞,竟然挑戰**,最后都沒有好下場。有這么多已經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的血雨腥風,劉勝怎能心如止水?他一直都忐忑不安,惟恐哪一天自己就成刀下鬼了。
當時不少的官員也挺好事,喜歡投其所好,知道皇帝對諸侯王不放心,便千方百計找他們的劣跡,彈劾邀功,平時的態度也不友好,挺傲慢的。有的朝廷部門吹毛求疵,鞭打諸侯王的手下大臣,逼其作偽者,誣陷主子。王爺們表示很受傷,納悶了:到底你是爺還是我是爺!怎么改變這種局面呢?最好的方式當然是跟皇帝老弟說清楚,很快,朝見的機會就來了。
建元三年,劉勝與代王劉登、長沙王劉發、濟川王劉明組成豪華陣容,一起趕赴長安,朝覲漢武帝。有客從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到兄弟們千里迢迢趕來,漢武帝特別高興,下令擺酒,不醉不歸,樂師們奏樂助興。眼見一切準備妥當,劉勝馬上開始了表演,頓時淚流滿面,情緒醞釀得不錯,眼藥水都不用滴了。漢武帝喝著正開心,突然眼睛一掃,發現九哥在擦眼淚,十分詫異,自然要問原因。終于等到皇上發話了,劉勝立即飽含深情地把之前準備好的稿子朗讀了一遍,其中引經據典,恐怕不是一兩個小時能夠寫好的。講的還是蠻有文采的,但我還是挑一些重要的句子吧:“臣身遠與寡,莫為之先,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叢輕折軸,羽翮飛肉,紛驚逢羅,潸然出涕。”意思是說他地處偏遠,一旦有小人暗算,他一點辯駁的機會都沒有。“臣雖薄也,得蒙肺腑,位雖卑也,得為東藩,屬又稱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群居黨議,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卻,骨肉冰釋。”就是說總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挑撥離間,害得我們一家人說兩家話。最后劉勝把部分官員們的用心稟報漢武帝,請求他明察。
漢武帝聽了覺得有點道理,便增加了對諸侯的禮遇。為了提高家屬的待遇,特地采納了了主父偃的推恩令,諸侯國越來越小,漢武帝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面對著這么一位雄才大略、頗有心機的弟弟,劉勝感覺能自保就不錯了,當皇帝還是下輩子吧。那么問題來了:怎么自保最好呢?答案很簡單,就是盡情享樂,玩誰不會玩呀!你越墮落,皇帝越開心,你越胸無大志,皇帝越放心。人家實在是巴不得你這么搞,最好是玩著玩著縱欲過度直接死了,那就最棒了。有一次,劉勝遇到他哥趙王劉彭祖,便聊了起來,他勸哥哥說:“你身為諸侯王,卻天天去做那些官吏們做的事,你應該每天聽音樂,縱情聲色才對呀。”劉彭祖聽后很不以為然,弟弟你怎么能這么沒出息!其實人家劉勝的選擇確實是正解,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皇帝的疑慮,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司馬昭問劉禪,聽了蜀國的音樂想不想家呀?劉禪憨厚地回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雖然遭罵,可生命比名聲更重要,幾百年后,面對類似的情形,李煜來了一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果然結局好不了。不光王候級別的人用這樣的方法,大臣也會用的,秦朝大將王翦出征,經常上書向秦始皇索要財產,一而再,再而三,部下都看得不好意思了,說你夠了吧,王翦堅決認為不夠,秦王還需要我要求更多;劉邦對蕭何不放心,蕭何馬上去侵占土地,“無惡不作”,劉邦聽說龍心大悅,讓蕭丞相比自己多活了幾年;隋朝尚書令楊素被楊廣猜忌,也去干壞事,他運氣就不好了,盡管做了卻沒什么效果,直到最終被逼死。
還有一件事也可以看出漢武帝對諸侯王的態度,后來上文提到的趙王劉彭祖娶了江都王的寵姬,生下了一個兒子,號淖子,非常疼愛他。征和元年,趙王去世,漢武帝就要考慮立誰為新趙王,便問:“淖子何如?”對曰:“為人多欲。”劉徹一聽很不爽,這要求的也太多了,上曰:“多欲不宜君國子民。”又問到劉彭祖的另一個孩子劉昌,他怎么樣呀,回答道:“無咎無譽。”武帝眼前一亮,立馬拍板,就是你了!趙王就是劉昌了。看來諸侯王還是平庸、沒野心點好。
翻開《漢書》,發現對劉勝的記載比較少,一個偉大的時代,他似乎沒有參與過任何重大的歷史事件,不過想想也對,他的身份不允許。可對于這個王爺的興趣愛好卻記錄了下來,四個字:“樂酒好內。”喜歡喝酒,喜好女色,而且這兩條都是有鐵證可以證明的。上世紀六十年代,滿城漢墓被人們發現,里面埋葬的就是劉勝還有他的夫人竇綰,在古墓的一室,考古人員聞到了撲鼻的酒香,進去一看,是各種精美絕倫的酒器,加起來可以儲存上千斤美酒,簡直就是個地下大酒窖。死后如此,那生前也差不多吧,這得多能喝呀!真是名不虛傳。至于美色,從劉勝兒子的數量便可見一斑,“有子百二十余人,”龐大的家庭,光兒子就有一百二十多人,這還沒算女兒呢,要是加上女兒,不敢想象了,既然有這么多子女,嬪妃少不了的。
按理說成天沾染酒色的人應該是活不長的吧,想想明武宗,30歲就很虛了,掉河里便奄奄一息。再想想咸豐,差不多的德行,也是30歲一命嗚呼??蓜賲s有些例外,這么荒**無度的一個人,竟然可以活到52歲,在當時來看,絕對是高壽,文帝景帝也不過四十七八就完了??磥韯僬莆樟朔椒?,有規律、有技巧的玩,而且還注重養生,縱欲卻沒有過度,從他墳墓的出土文物看,的確有很多醫療保健用品。劉勝跟一般的紈绔子弟不一樣,他更有韜晦,腦子更清醒,所以最后玩也玩了,還可以善終,命好,怪誰呢?
漢代的統治階層往往對玉情有獨鐘,認為死后將金玉置于人的九竅,可以保證尸骨萬年不朽,并轉世來生。有沒有來生我們不知道,李商隱有詩云:“他生未卜此生休。”,但能不能保證不朽則是可以知道的。發掘滿城古墓時,考古人員發現,壓在金縷玉衣下的不是劉勝的肉身,而是他的骨粉,看來沒有馬王堆漢墓主人的幸運了。劉勝在黃泉路上知道此事,肯定毫不猶豫地給差評,砸了這么多錢,產品與所述功能不符。經過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尸體幾乎灰飛煙滅,只剩下了些許粉末,告訴后人他曾經來過。反觀周圍,那些凝結了無數能工巧匠智慧的文物卻熠熠生輝,綻放著耀眼的光芒:真是反客為主,耐人尋味。權力、地位、爵位、遺骸,這些都只不過是過眼云煙,它們只能維持一時,不可能真的不朽的,可總有人不知道什么是短暫的,什么才是永恒的。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漢武帝六個兒子的結局
漢武帝雄才大略,一生共有六個兒子。孩子不多,選擇儲君也容易。太子劉據培養了幾十年,最后因為巫蠱之禍被迫自殺。漢武帝的眼光不錯,最后選擇了他最小的兒子劉弗陵為儲君,要不是弗陵英年早逝,他應該會成為漢武帝第二。
帝王的兒子本沒有可說的,但武帝的兒子不同。他的每個兒子都很有特色,即便是平庸,也平庸的出奇。我們一起來看下。
劉據:
嫡長子,因生母為衛皇后,故稱衛太子。元狩元年立為太子。劉據的性格與漢武帝不同,他的性格跟秦始皇的兒子公子扶蘇有些相像。劉據經常勸自己的父親少對外用兵,減少生靈涂炭。武帝也經常告訴他,現在的用兵是為了他將來能安享太平。父子雖然意見不合,但也沒有因此而有矛盾。
劉據更像他的爺爺和曾爺爺,都是宅心仁厚的人。由于政見不同,太子經常受到一些酷吏的構陷,比如說他調戲宮女、皇帝病了他面帶喜色等等。這個時候的漢武帝腦子還是清醒的,通過觀察之后得知太子是被構陷的。太子也是仁義,一直相信自己的父親是明君,就算自己被構陷,父親也會明察秋毫。他也沒有追究和打擊構陷他的酷吏。
可是,他想不到,晚年的漢武帝有些糊涂了,最終還是相信了江充、蘇文等佞臣蒙蔽。劉據被逼無奈,起兵反抗后兵敗逃亡,后因拒絕被捕受辱而自盡。劉據之孫劉詢繼位后,為劉據追謚曰“戾”以表其冤屈,故又稱為“戾太子”。
劉閎:
漢武帝第二子,生母王夫人。元狩六年四月,漢武帝立他為齊王。劉閎做齊王八年,元封元年薨,謚號“懷”,為齊懷王。
劉旦:
母李姬,元狩六年封燕王,好星歷數術,稍有謀略。劉旦是一個做皇帝夢做瘋了的皇子,也是漢武帝兒子中最二的一個。漢武帝活著的時候,他自己上書請求被立為太子,結果被漢武帝訓斥,削去三縣。漢武帝駕崩,劉弗陵即位之后,劉旦又兩次想造反,兩次皆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劉胥:
母為李姬,是劉旦的同母弟弟。元狩六年被封為廣陵王。劉胥就好似秦悼武王一樣,天生神力,身材高大,力能扛鼎。劉胥跟他哥哥一樣,天天做皇帝夢。他的皇帝夢是靠詛咒,他請來女巫李女須詛咒皇帝。先詛咒劉弗陵,劉弗陵死了;再詛咒劉賀,劉賀被廢了;又詛咒劉詢,結果不管用。聽說劉詢要立太子,他覺得自己沒戲了,就停止了詛咒。后來劉胥的兒子南利侯劉寶因殺人被剝奪爵位,回到廣陵,與劉胥的姬妾左修通**。事情被發覺,關進監獄,后來被誅殺。丞相上奏剝奪劉胥的射陂草田,分給貧民,皇帝準奏。劉胥又開始讓巫師詛咒。后來事發,唱了一首歌,喝了一頓酒之后自殺。劉詢念在他皇子的身份,赦免了他的幾個兒子死罪,廢為庶人,賜劉胥謚號為厲王。
劉髆:
母李夫人,貳師李廣利的外甥。天漢四年,受封昌邑王。后元元年正月,劉髆去世,謚號哀,其子劉賀繼承王位。劉賀后來當了27的皇帝。
劉髆倒是沒有做皇帝夢,他的舅舅替他做了。貳師李廣利在和三年出征匈奴,出征匈奴前與丞相劉屈牦密謀推立李夫人之子劉髆為太子,后事發,劉屈牦被殺,李廣利投降匈奴。征和四年李廣利投降匈奴一年后,被殺。
劉弗陵:
少子,母親是趙婕妤(鉤弋夫人)。八歲繼位,元平元年駕崩,年僅21歲,在位十三年。謚號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漢武帝雖說只有6個兒子,但幾乎占便了史上所有皇子的特點:被廢、早死、造反、暗中使絆子、黨爭爭儲等。各有特色,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