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歷史圖片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武則天歷史圖片,希望能幫到你。
武氏為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東)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帝都長安,一說生于利州。武氏是武士彟和楊氏的次女,有異母兄長武元慶、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兩人,一位是韓國夫人武順,另一位是郭夫人。武氏的本名沒有被記載下來,今有人推測為武元華。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武才人依唐后宮之例,入感業(yè)寺削發(fā)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yè)寺進香之時,又與武氏相遇,兩人相認并互訴離別后的思念之情。這時,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動向高宗請求將武氏納入宮中,企圖以此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當即應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氏便再度入宮,入宮前武氏已懷孕了,入宮后生下兒子李弘。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
武則天攻于心計,心狠手辣,兼涉文史。30歲才產(chǎn)下長女,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武則天的長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際,王皇后來看過她的女兒之后,她就親手把女兒給掐死,并嫁禍于王皇后,高宗一氣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宮,后來被武則天暗中殺死。書里的原話是“送到日本”。當時朝廷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強大,唐高宗的權(quán)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很多大臣反對唐高宗廢王立武,武則天前進的道路也因此充滿艱辛。唐高宗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quán),打擊元老大臣勢力。于是,武則天開始成為高宗政治上的“戰(zhàn)友”。他們重賞首個明確支持“廢王立武”的五品官員李義府,很多中層官員看到支持“廢王立武”有利可圖便轉(zhuǎn)而支持立武則天為后,形成了“擁武派”,打破了原來鐵板一塊的局面,后來功臣元老中的李勣(即徐世勣,字茂功,唐高祖賜姓李)說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打動了高宗的心,使高宗和武則天在廢立皇后的問題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轉(zhuǎn)過來了,可以說是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
武則天晚年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迅速崛起,成為武則天的新寵,武則天孫女永泰公主因與丈夫武延基和皇兄、時為邵王的李重潤一起議論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處死。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臥床不起,只有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侍側(cè)。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范、袁恕己等,交結(jié)禁軍統(tǒng)領(lǐng)李多祚,佯稱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于是發(fā)動兵變,率禁軍五百余人,沖入宮中,殺死二張兄弟,隨即包圍武則天寢宮,要求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
武氏被迫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是為唐中宗。中宗上尊號為“則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結(jié)束,唐朝復辟,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舊制,恢復以神都為東都。神龍元年農(nóng)歷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陽宮病死,年八十二。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看過武則天歷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