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狗盜的成語故事
雞鳴狗盜(jī míng gǒu dào):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雞鳴狗盜的成語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雞鳴狗盜的成語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有四個人在諸侯各國中名氣很大,被稱作“戰國四公子”。他們分別是: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其中以孟嘗君的名氣最大,他熱情好客平等待人,不分貴賤、國別、能力大小,對待門客一視同仁,以禮待之,甚至連他國逃亡犯罪之人也一概接受。一時間“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他尊賢好士的名聲傳遍列國。
秦昭王很仰慕孟嘗君的才能,于是派人請他到秦國做客,還想拜它為宰相。孟嘗君為了報答秦王的賞識,送上一件名貴的純白狐裘作為見面禮。但是秦王對孟嘗君的賞識,引起了秦國大臣的嫉妒,于是有許多大臣就在秦王面前說孟嘗君的壞話。有人說:“孟嘗君確實賢能,但他可是齊王的同宗。如果擔任秦國的宰相,一定是先考慮齊國的利益,爾后才是秦國,秦國可就危險了。”
秦昭王覺得有道理,于是下令將孟嘗君軟禁起來。孟嘗君的門客去請秦王的寵妾燕姬幫忙。燕姬卻說:“如果孟嘗君送我一件和大王一樣的白狐裘,我就替他想辦法。”孟嘗君聽了燕姬的話,心里叫苦道:“白狐裘就這么一件,現在要到哪里再去找一件白狐裘呢?”就在這時候,有一位門客自告奮勇的對孟嘗君說:“我有辦法,天明以前我一定能弄回白狐裘。”于是當天晚上,這位門客化裝成狗的樣子,偷偷進入皇宮,瞞過了衛士,偷回了獻給秦王的那件白狐裘。孟嘗君利用白狐裘收買了燕姬,燕姬替孟嘗君說了不少好話,秦王也就釋放了孟嘗君。
孟嘗君獲釋后,害怕秦王反悔,立即趁著夜色逃跑。夜半時分,一行人來到了秦國的邊界涵谷關。只要通過了這道關口,秦王就奈何不得他了。可是現在是深夜,城門緊閉,根本沒有辦法出關。孟嘗君一行人真是急死了,按照秦國規定,城門必須等到雞鳴才會開放,但是如果等到天亮,又怕秦王發現他們逃走了,而派人追趕他們,這該如何是好呢?就在這時候,忽然有位擅長學雞叫的門客扯開嗓子,學起了雞鳴,這一下全城的雞都糊里糊涂地跟著一起啼叫起來。守城門的士兵一聽到這么多雞在叫,以為時辰已到,于是就打開了城門。孟嘗君一行人就這樣平安度過了涵谷關,離開秦過,回到齊國。
不久秦昭王果然后悔釋放了孟嘗君,便派兵馬追趕,但追到了涵谷關才發現孟嘗君一行早已出關而去,只好無功而返。
后來,人們把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使用不正當的小伎倆稱作“雞鳴狗盜”,也把使用這種小伎倆的人稱作“雞鳴狗盜之徒”。
典故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宋代名相王安石在《讀孟嘗君傳》中說:“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雞鳴狗盜,學雄雞啼叫,裝狗進行盜竊。后多用作貶義,比喻那些既無真才實學,也無堂皇風度,只不過略有低下本領的人。
【成語】: 雞鳴狗盜
【拼音】: jī míng gǒu dào
【解釋】: 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出處】: 《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
【近義詞】:旁門左道
【反義詞】:正人君子
【歇后語】: 孟嘗君過函谷關
【燈謎】: 孟嘗君的門客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小本事
相關人物介紹:
孟嘗君,名田文(?-前279年),中國戰國四公子之一,齊國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兒子、齊宣王的異母弟弟,曾于齊威王時擔任要職,于齊宣王時擔任宰相,封于薛(今山東滕州東南),號靖郭君,權傾一時。田嬰死后,田文繼位于薛,是為孟嘗君,以廣招賓客,食客三千聞名。
田文的父親叫田嬰,封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齊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嬰從威王時就任職當權,曾與成侯鄒忌以及田忌帶兵去救援韓國攻伐魏國。后來成侯與田忌爭著得到齊王的寵信而嫌隙很深,結果成侯出賣了田忌。田忌很害怕,就偷襲齊國邊境的城邑,沒拿下,便逃跑了。這時正趕上齊威王去世,宣王立為國君,宣王知道是成侯陷害田忌,就又召回了田忌并讓他做了將領。
威王十六年(前341年),田忌跟孫臏、田嬰一起攻打魏國,在馬陵之戰敗魏國,俘虜了魏太子申,殺了魏國將領龐涓。宣王七年(前336年),田嬰奉命出使韓國和魏國,經過他的一番活動使韓國、魏國歸服于齊國。田嬰陪著韓昭侯、魏惠王在東阿南會見齊宣王,三國結盟締約后便離開了。第二年,宣王又與梁惠王在甄地盟會。這一年,梁惠王去世。宣王九年(前334年),田嬰任齊國宰相。齊宣王與魏襄王在徐州盟會互相尊稱為王。楚威王得知這件事,對田嬰很惱火,認為是他一手策劃的。第二年,楚國進攻齊國,在徐州戰敗了齊國軍隊,便派人追捕田嬰。田嬰派張丑去勸說楚威王,楚威王才算罷休。田嬰在齊國任相十一年,宣王去世,齊愍王立為國君。愍王即位三年,賜封田嬰于薛邑。
當初,田嬰有四十多個兒子,他的小妾生了個兒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嬰告訴田文的母親說:“不要養活他。”可是田文的母親還是偷偷把他養活了。等他長大后,他的母親便通過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見給田嬰。田嬰見了這個孩子憤怒地對他母親說:“我讓你把這個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養活了,這是為什么?”田文的母親還沒回答,田文立即叩頭大拜,接著反問田嬰說:“您不讓養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緣故?”田嬰回答說:“五月出生的孩子,長大了身長跟門戶一樣高,會害父害母的。”田文說:“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授予呢?還是由門戶授予呢?”田嬰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語。田文接著說:“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憂慮呢?如果是由門戶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門戶就可以了,誰還能長到那么高呢!”田嬰無言以對便斥責道:“你不要說了!”過了一些時候,田文趁空問他父親說:“兒子的兒子叫什么?”田嬰答道:“叫孫子。”田文接著問:“孫子的孫子叫什么?”田嬰答道:“叫玄孫。”田文又問:“玄孫的孫叫什么?”田嬰說:“我不知道了。”田文說:“您執掌大權擔任齊國宰相,到如今已經歷三代君王了,可是齊國的領土沒有增廣,您的私家卻積貯了萬金的財富,門下也看不到一位賢能之士。我聽說,的門庭必出,宰相的門庭必有宰相。現在您的姬妾可以踐踏綾羅綢緞,而賢士卻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飯食肉羹,而賢士卻連糠菜也吃不飽。現在您還一個勁地加多積貯,想留給那些連稱呼都叫不上來的人,卻忘記國家在諸侯中一天天失勢。我私下是很奇怪的。”從此以后,田嬰改變了對田文的態度,器重他,讓他主持家政,接待賓客。賓客來往不斷,日益增多,田文的名聲隨之傳播到各諸侯國中。各諸侯國都派人來請求田嬰立田文為世子,田嬰答應下來。田嬰去世后,追謚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繼承了田嬰的爵位。這就是孟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