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歷史人物的成語大全
你知道關于歷史人物的成語嗎?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描寫歷史人物的38個著名成語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臥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約法三章的成語故事
劉邦本來是沛縣(今江蘇沛縣)人,在秦朝統治下,做過一名亭長(秦朝十里是一亭,亭長是管理十里以內的小官)。由于押送民夫去建阿房宮,修驪山墓,劉邦多次去過咸陽。他親眼看到秦始皇在咸陽街道上出巡的情景,十分羨慕地嘆息說:“唉!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取得天下,當上皇帝啊!”
后來,劉邦和項羽一起起義反秦,勢力也不斷壯大。朝末年,秦軍在巨鹿被劉邦和項羽打了敗仗,秦二世和趙高不但不發救兵,反而要查辦章邯。章邯怕趙高害他,只好率領部下向項羽投降了。
那時候,秦朝大權完全操在趙高手里。公元前206年,劉邦的人馬攻破了武關(今陜西丹鳳縣東南),離咸陽不遠了。二世嚇得直打哆嗦,連忙派人叫趙高發兵去抵抗。但是,趙高卻派心腹把二世逼死了。后來,二世的侄兒子嬰找機會殺了趙高,派了五萬兵馬守住峣關(今陜西商縣西北)。
劉邦的軍隊進了峣關,到了灞上(今陜西西安市東),一路銳不可當,秦王子嬰無奈,帶著秦朝的大臣投降了。劉邦收了玉璽,把子嬰交給將士看管起來。這樣,秦始皇建立起來的強大的王朝,僅僅維持了十五年,就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滅亡了。
劉邦派人把子嬰看管起來,自己帶著兵馬進了咸陽。咸陽的阿房宮真是個迷人的地方,他本來只是個小亭長出身,見秦宮里富麗豪華,美女如云,于是賴在宮中飲酒作樂不愿離開。
樊噲、張良再三勸說,叫他不要貪圖眼前的享受,應當以打天下的大事為重,六國的舊貴族都在向咸陽打來,可千萬大意不得。劉邦一聽很對,馬上派人封了貯藏金銀財寶的庫房,帶兵回到霸上。他派人去把守函谷關,阻擋六國舊貴族進入關中。
過了幾天,劉邦召集各縣有威望的父老豪杰到霸上,告訴大家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民皆案堵如故。”
大意就是你們已經吃足了秦朝的苦頭,什么誹謗一下朝政就要滿門抄斬啦,偷偷議論一下時勢就要殺頭啦,這種法律實在太殘暴了。
今天,我跟諸位父老約定三條法令:
第一,殺人的償命;
第二,打傷人的辦罪;
第三,偷盜的辦罪。除了這三條,其余秦朝的法律一概廢除。
我是替父老們除害來的,決不坑害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害怕,也希望大家回去把我的話轉告給老百姓!劉邦還叫各縣父老和原來秦國的官吏到咸陽附近的各縣去宣布這三條法令,劉邦的軍隊在關中的百姓中留下了好的印象。父老們聽了劉邦約法三章,高興極了,趕快回去向老百姓宣傳。
老百姓聽說沛公劉邦如此寬大仁慈,也都很高興。他們爭先恐后地拿著牛羊肉、酒和糧食來慰勞士兵。
劉邦再三辭謝說:“軍中有的是糧食,不可接受你們的禮物,若任意收禮,則違反了我劉邦進關的初衷了呢!”老百姓看到劉邦這樣愛護他們,自然更高興。他們都希望劉邦能夠永遠在關中做王,代替秦朝的統治。
由于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