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步當車成語故事介紹
安步當車形容輕松緩慢地行走。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步當車成語故事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安步當車成語故事介紹
戰國時期,齊國有位隱士名叫顏斶(chù)。齊宣王聽說他很有名,就召見了他。
顏斶進宮后,齊宣王傲慢地說:“顏斶,你過來!”顏斶不卑不亢地對齊宣王說:“大王,你過來!”齊宣王很不高興,旁邊的大臣也都責怪顏斶。顏斶便說:“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地問他:“到底是大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下令:誰敢在距離高士柳下惠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另外還懸賞: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兩萬兩。由此可見,一個活著的大王的頭,還抵不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墓呢。”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了,便請求做顏斶的學生,并說:“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車,妻子兒女可以穿上華美的服裝。”顏斶毫不動心,堅決辭謝:“我還是希望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兒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慢慢地走路,就當是坐車一樣;不犯罪過,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貴。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啊!”顏斶說罷,告辭而去。
后來,人們就以“安步當車”表示不乘車而安然步行,又比喻安于現狀,不求顯貴。
上面的故事源自《戰國策·齊策四》,曰:“黜愿得歸,晚食為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安步當車成語基本介紹
【讀 音】ān bù dàng chē
【英 文】to walk over leisurely instead of riding in a carriage
【用 法】作謂語;中性詞;形容輕松緩慢地行走。
【結 構】偏正式
【近義詞】緩步代車、安貧樂道、安貧守道
【反義詞】急于求成、迫不及待
【同韻詞】肥吃肥喝、一枕南柯、祝鯁祝噎、山耶云耶、豪厘不伐
【燈 謎】過河兵卒
【解 釋】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后來人們就以“安步當車”表示不乘車而安然步行又比喻安于現狀,不求顯貴。安,安詳不慌不忙;步,步行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成語示例
◎ 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辦完,立刻回公館吃飯,一到下午,便一個人安步當車,出門逍遙自在去了。(清·李寶嘉《中國現在記》第七回)
成語造句
◎ 反正路不遠,我們還是安步當車吧。
◎ 由碼頭去學校,路是很近,窮酸的教員,當然“安步當車”了。
◎她起早摸黑,安步當車,飽經風霜,只為養育她的孩子。
◎李老師上下班從不坐車,他風趣地說:“我這是安步當車,自享其樂。”
看了安步當車成語故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