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詞的成語故事介紹
大放厥詞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放厥詞的成語故事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大放厥詞的成語故事
“大放厥詞”這個成語,出自《韓昌黎全集·祭柳子厚文》,參考《新唐書·柳宗元傳》。
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字子厚。柳宗元自幼刻苦勤學,10歲以后,他的詩文就受到人們的稱贊。公元793年21歲的柳宗元,憑他的才華考取了進士。26歲擔任集賢殿書院正字,替唐王朝編輯、整理圖書,有機會閱讀了許多書籍。他主張改革朝政,曾積極參加王叔__新集團的活動。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永州(現在湖南省零陵縣)司馬,過了10年再貶為柳州(現在廣西柳州市)刺史。公元819年,病死在柳州,年47歲。
柳宗元的散文豐富而多采。他的短篇寓言簡練犀利,意味含蓄。他的山水游記形象生動,色彩鮮明。他的論說文縝密謹嚴,條理井然。他的詩風清朗疏淡,用功精細。他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820年,唐朝著名文學家韓愈曾寫了《祭柳子厚文》這篇文章,其中用了這樣兩句來贊揚柳宗元的文采才華:“玉佩瓊琚,大放厥詞。”意思是說文筆秀美,盡力鋪陳詞藻,美如晶瑩凈潔的玉石。
“大放厥詞”原是用來贊美柳宗元寫出了大量優美的文字,含褒義。現在這個成語的意義和色彩有了變化,常用來諷刺人大發議論,含貶義。
大放厥詞的成語資料
注 音: dà fàng jué cí
解 釋: 厥:其,他的;詞:文辭,言辭,或作“辭”。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今多含貶義),即脫離實際地吹牛皮。
示 例: 也許他認定我年輕無知,才毫無顧慮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詞。
近義詞:大發議論、說長道短
反義詞:緘口結舌、默默無言
語 法: 動賓式;作主語、謂語;
折疊編輯本段原文出處
《韓昌黎全集·祭柳子厚文》,參考《新唐書·柳宗元傳》。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字子厚。柳宗元自幼刻苦勤學,10歲以后,他的詩文就受到人們的稱贊。公元793年21歲的柳宗元,憑他的才華考取了進士。26歲擔任集賢殿書院正字,替唐王朝編輯、整理圖書,有機會閱讀了許多書籍。他主張改革朝政,曾積極參加王叔__新集團的活動。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永州(現在湖南省零陵縣)司馬,過了10年再貶為柳州(現在廣西柳州市)刺史。公元819年,病死在柳州,年47歲。
柳宗元的散文豐富而多采。他的短篇寓言簡練犀利,意味含蓄。他的山水游記形象生動,色彩鮮明。他的論說文縝密謹嚴,條理井然。他的詩風清朗疏淡,用功精細。他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820年,唐朝著名文學家韓愈曾寫了《祭柳子厚文》這篇文章,其中用了這樣兩句來贊揚柳宗元的文采才華:“玉佩瓊琚,大放厥詞。”意思是說文筆秀美,盡力鋪陳詞藻,美如晶瑩凈潔的玉石。
備注:“大放厥詞”原是用來贊美柳宗元寫出了大量優美的文字,含褒義。現在這個成語的意義和色彩有了變化,常用來諷刺人大發議論,含貶義。
看了大放厥詞的成語故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