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故事
英雄無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出處是西晉·陳壽·《三國志》卷35蜀書5《諸葛亮傳》。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率領部隊征討荊州。此時荊州牧劉表已死,其幼子劉琮繼位。
當時,劉備在樊城鎮守,他知道曹軍勢大,絕非他所能抵御,就率部退往襄陽。誰知,劉琮已有降曹之意,不允許他進城。劉備無奈,只好撤往江陵。新野、樊城兩地的難民知道劉備仁厚,愿意跟隨他。由于他手下軍民雜處,行軍速度很慢。
劉琮果真投降了曹操。曹操把劉備看做是自己的心腹大患,率領五千騎兵追趕劉備,一日一夜行七百里。結果,曹軍終于在當陽的長坂坡追上了劉備,劉備的軍隊被殺得大敗。劉備、諸葛亮等人突圍而走,退到樊口。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派他前往江東,向孫權求救。
當時孫權還在觀望局勢,不知如何是好。諸葛亮給他分析局勢,說:“以前天下處于混亂之中,占領了江東,劉則在漢水之南整頓人馬,準備和曹操一爭高低。現在,曹操已將北方平定,又奪取荊州,四海為之震動。而劉雖然是當世的英雄,卻因沒有用武之地,所以撤退到這里。”
接著,諸葛亮又尖銳地指出,現在大兵壓境,孫權再不做出決定,很快就會大禍臨頭。孫權聽了諸葛亮的話,就對他說,劉是當世的英雄,自己愿意聯合劉備,共同對抗曹操。于是,孫權和劉備聯合了起來,共同對抗強悍的曹操。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解釋
◎成語釋義
形容有才能卻無處施展。用武:比喻施展本領。
◎故事出處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出處譯文
英雄有才能卻無處施展,因此劉備才逃到了這兒。
看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故事”還想看:
1.經典成語故事《近水樓臺》
2.偏僻成語故事大全
3.勵志的成語故事精選
4.近水樓臺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