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的成語故事介紹
時間:
志藝2
歷史成語故事
靡靡之音,指柔弱、頹靡的音樂。 出處清代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 馬即起舞,亦效白錦纏頭,作靡靡之音。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靡靡之音的成語故事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靡靡之音的成語故事介紹
商紂王征服有蘇氏,并將其女兒妲己作為戰利品帶回朝歌。紂王迷戀妲己的美色,對她言聽計從。他在朝歌建造了一座高千尺、廣三里的鹿臺,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涓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舞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艷迷人。于是紂王荒疏朝政,日夜宴游。
紂王還設“酒池”,掛肉于樹為“肉林”,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不堪入目。九侯有一個女兒長得十分美麗,應召入宮,卻無故被殺,九侯被剁成肉醬分給諸侯。
妲己喜歡看“炮烙之刑”,在銅柱之下燃以火炭,令犯人在上面行走,一旦跌落火紅的炭中,就發出慘叫聲。妲己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濫用重刑。
紂王的無道,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臺自焚,妲己也被周人所殺。
靡靡之音的成語解釋
【讀音】mǐ mǐ zhī yīn
【釋義】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指頹廢淫蕩、低級趣味的樂曲。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頹廢的音樂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亡國之音
【反義詞】鈞天廣樂
【同韻詞】骨肉相親、返璞歸真[1]
【燈謎】33 因為‘3’在音樂中代表mi,與‘靡’近音,因為有兩個3,所以是靡靡之音。
看了“靡靡之音的成語故事介紹”還想看:
1.靡靡之音的成語故事
2.靡靡之音典故
3.牛衣對泣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