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
畫蛇添足出自西漢文學(xué)家劉向的《戰(zhàn)國策·齊二》。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gòu)事實,無中生有。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
古時候,楚國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準(zhǔn)備將祭祀用的一壺酒,賞給手下的辦事人員喝。參加的人很多,這壺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夠的,若是讓一個人喝,那能喝個痛快。這一壺酒到底給誰喝呢?來自itlearner.com
大家都安靜下來,這時有人建議: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又畫得好,就把這壺酒歸他喝。大家都認為這個辦法好,都同意這樣做。于是,在地上畫起蛇來。
有個人畫得很快,一轉(zhuǎn)眼最先畫好了,他就端起酒壺要喝酒。但是他回 頭看看別人,還都沒有畫好呢。心里想:他們畫得真慢。再想顯示自己的本領(lǐng), 于是,他便左手提著酒壺,右手拿了一根樹枝,給蛇畫起腳來,還洋洋得意地說: “你們畫得好慢啊!我再給蛇畫幾只腳也不算晚呢!”
正在他一邊畫著腳,一邊說話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已經(jīng)畫好了。那個人 馬上把酒壺從他手里奪過去,說:"你見過蛇么?蛇是沒有腳的,你為什么要給 他添上腳呢?所以第一個畫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個人說罷就仰起頭來,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以后人們根據(jù)這個故事引申出“畫蛇添足”這句成語,比喻有的人自作聰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辦糟了。
畫蛇添足詞目
發(fā)音 huà shé tiān zú
釋義 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出處 《戰(zhàn)國策·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而外學(xué)其文,雖有賢師良友,若畫脂鏤冰,費日損功。” 畫蛇添足的故事
示例 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十回)
近義詞 徒勞無功 多此一舉
反義詞 畫龍點睛 恰到好處 恰如其分
看了“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還想看:
1.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簡介
2.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
3.畫蛇添足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