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的成語故事
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不寒而栗的成語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不寒而栗的成語故事:
西漢武帝的時候,有個名叫義縱的人。他姐姐義拘是個醫生。她因醫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寵愛她,義縱也因此得到漢武帝的重用。他先在上黨郡一個縣中任縣令,后又升為長安縣令。
他在任職期間,能夠依法辦事,不講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權勢的人,當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變。漢武帝認為他很有才干,就調任他為河內郡都尉,后又升為南陽太守。
當時,南陽城里居住著一個管理關稅的都尉叫寧成。這人很殘暴,利用手中的權力橫行霸道,百姓們都很害怕他,甚至連進關、出關的官員都不敢得罪他。
人們都說,讓寧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給狼管理。寧成聽說義縱要來南陽任太守,有些不安。等義縱上任那天,便帶領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邊迎接義縱。
義縱知道寧成這樣做的目的,對他不理不睬。一上任,義縱就派人調查寧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一概殺掉,最后,寧成也被判了罪。這一來,當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為也有劣跡,嚇得逃離了南陽。
后來,漢武帝又調義縱任定襄(在今內蒙古)太守。當時,這個地方的治安很混亂。義縱一到定襄,就將監獄中二百多個重罪輕判的犯人重新判處死刑,同時將二百多個私自來監獄探望這些犯人的家屬抓了起來,說他們想要為犯人開脫罪行,也一起判處死刑。
史料記載:“是日皆報殺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意思是說,那天,一下子就殺了四百多人。盡管那天天氣不冷,然而,住在這個地區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后都嚇得發抖。——《史記·酷吏列傳》
相關人物介紹:
義縱(?-前116),西漢河東郡(今山西省晉南地區)人。生年不詳,卒于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是西漢中期以嚴厲手段打擊豪強地主的著名"酷吏"。西漢酷吏。河東〔今山西夏縣西北)人。
縱少為盜,其姊義姁以民術幸于王太后,經太后推薦,得任中郎、補上黨郡中縣令,治政嚴酷,縣中無逃亡事。遷長陵及長安令、河內都尉和南陽、定襄太守,依法辦事,不避權貴,嫻于殺戮。至定襄,一次就報殺400余人,郡中吏民皆不寒而栗。后徙左內史。元鼎元年(前116)因破壞告緡法被殺。
義縱為官多年,在漢武帝的支持下,曾枉殺了不少無辜百姓,應受遣責,但他卓有成效地"以鷹擊毛摯為治",沉重打擊了豪強地主的囂張氣焰,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封建秩序,維護了封建國家的根本利益。故司馬遷充分肯定了他和郅都等"酷吏'的政績,并譽他們為 "雖慘酷,斯稱其位"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