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憲桑樞的成語故事
“原憲桑樞”喻指安貧樂道。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原憲桑樞的成語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原憲桑樞的成語故事:
原憲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小屋是茅草搭的,門是蒿草編成的,門樞是桑樹條。
子貢穿著雪白的衣服、駕著高大的馬車來拜訪他。原憲戴著破裂開口的帽子、柱著藜木拐杖開門迎接他。
子貢問:“您生病了嗎?”原憲說:“我聽說,沒有財產叫貧困,學道而不能身體力行叫病,我是貧困不是生病。”子貢聽了面有愧色。
耶酥對門徒們說:“我告訴你們,不要為吃什么擔憂,也不要為穿什么憂慮。因為生命勝于飲食,身體勝于衣服。”
“原憲桑樞”喻指安貧樂道。
(出自《莊子·讓王》和《耶穌傳》)
相關人物介紹:
原憲(公元前515年-公元前?年),字子思,宋國(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憲為"原伯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為先賢原子。
原憲出身貧寒,個性狷介,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孔子為魯司寇時,曾做過孔子的家宰,孔子給他九百斛的俸祿,他推辭不要。孔子死后,原憲遂隱居,茅屋瓦牖,粗茶淡飯,生活極為清苦。
《莊子》: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歌。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杖黎而應門。子貢曰:"嘻!先生何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有愧色。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 憲不忍為也。"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可見生活極其清苦。
子貢問: "夫子豈病乎?"原憲回答說:"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子貢聽后非常羞愧地走了。原憲乃徐步曳杖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