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電影《戰馬》
《戰馬》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杰瑞米·艾文、彼得·穆蘭、艾米麗·沃森等聯袂主演。《戰馬》講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匹馬之間非同尋常的友誼,他們被分離的命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又重新交織在一起。
電影劇情介紹
整個旅程都開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露出即將打響的苗頭的時候,作為一個英國的牧場家庭,盡管他們手頭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擁有它,可他們還是在一場拍賣會上買下了一匹脾氣相當狂躁的小馬駒……起名為“喬伊”,這匹馬看起來就好似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失敗的選擇,泰德(彼得•穆蘭飾)和羅茜•納拉科特(艾米麗•沃森飾)夫婦對此都感到非常地失望,他們甚至預感到了,挽救瀕臨倒閉的牧場的愿望就要落空了。
但是他們的兒子阿爾伯特(杰瑞米•艾文飾)卻決定馴服“喬伊”,因為他已經被這匹馬奔跑的速度、張揚的個性和迷人的靈魂給徹底地征服了——很快,一人一馬就變得形影不離起來,然而隨著戰爭的爆發,他們卻被迫分開了,“喬伊”就在阿爾伯特的眼皮底下被賣掉了,成為了一位英勇的英國騎兵軍官的坐騎,就此走上了前線。 可是,離開了阿爾伯特之后,屬于“喬伊”的有如迷宮一樣的旅程也隨之展開了。
而它在這個過程中經歷的分別是快樂、悲傷、艱難與奇跡,并且伴隨著這些征程迅速地成長起來,從一只單純的坐騎,變成了一位非凡的英雄,用它純真無害的天性、不帶任何雜質的動機以及對自己的人類朋友無條件的奉獻,感動了來自于這場戰爭的所有對立面的生命——它不僅拉得動戰場上的戰地流動醫院、還知道靈巧地躲避德國士兵的追趕、同時還在這個過程中點亮了一位法國女孩的想象力、甚至拉著巨大且沉重的大炮爬上了山頂……就在阿爾伯特一路不斷地靠近屬于他自己的危險任務的時候,“喬伊”發現自己在英軍和德軍之間的“無人地帶”遭到了誘捕,即使這一次看起來沒有任何逃脫的可能性了,可是它還是抓住了和平時期轉瞬即逝的機會,飛奔進回歸和重逢的夢想當中。
影片評價
影片是如此地具有觀賞性,以至于你確信片中的所有人和所有馬匹都是活生生的。或許在電影結束后,你還會悵然所失。 ——《泰晤士報》
無論是在娛樂性還是在史詩性上,《戰馬》都做得無與倫比。 ——《星期天郵報》
在《拯救大兵雷恩》之后,斯皮爾伯格沒有再拍攝戰爭片。《戰馬》,讓我們看到了這位杰出導演的偉大回歸。 ——《郵報》
《戰馬》具有典型的斯皮爾伯格風格,大氣磅礴的配樂,加上唯美的攝影和厚重的原著故事,影片散發出文藝史詩的氣場。
2011年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人文主義關懷與精妙地特技輝映,散發出經典影片的不俗格調,出色的故事基礎、古典主義劇情架構,喬治福德不加修飾地純真演技和攝影師卡米斯克攝人魂魄的映畫,共同組成了一部難以言喻的杰作。
創作背景
英國作家邁克·莫波格創作于1982年的兒童小說《戰馬》是影片的改編來源,這本小說也曾經在2007年被尼克·斯塔福德(NickStafford)改編成戲劇劇本搬上過戲劇舞臺。可謂是一本家喻戶曉的“著名小說”,那么邁克爾·莫爾普戈是怎么想到要從人和馬的關系入手來寫戰爭故事的呢?這還要從頭說起。
邁克·莫波格住在英格蘭伊茲利的德文區鄉下,這里曾經一度是一戰中著名的德文騎兵隊的大本營。后來莫爾普戈見到了幾個一戰的幸存者,其中的一個騎兵曾經告訴莫波格,在戰場上,他們是多么信任自己的馬匹。另外的一些老兵則講述了在戰爭中的一些令人感喟的生離死別、陰陽兩隔的人世間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有一個共同的主角,那就是馬匹。于是,莫波格就按照著馬匹的線索追尋下去,他了解到在一戰中死掉的馬足足有1000萬匹。于是,一個以馬匹的戰爭經歷為線索的想
法便在莫波格的心中生根。幾年之后,做了無數次采訪和調研的莫爾普戈遇見了一位怪人,他不喜歡和人打交道,而是把自己所有的心里話都和馬說。見到了這位怪人之后,莫爾普戈終于確定了自己的小說情節:寫一匹馬在戰爭中的所見所聞。它經歷了數個家庭和數個主人的喂養,看到了戰爭的全過程,戰爭留在人類心頭的傷痕一樣留在了它的身上。那些人類的喃喃自語已成為了它生命的一部分。在莫波格的小說中,這匹馬的主人有一個德文的農場男孩、一個英軍騎兵軍官、一個德國士兵以及一個法國家庭。因為視角獨到、文字洗練,1982年,這本小說出版之后,還曾獲得過曾獲得當年惠特布萊德獎(即現在的柯斯達文學獎)亞軍。
小說獲得成功之后,莫波格想將其改編成舞臺劇的劇本,但是要把以一匹馬的視角展開的故事調整到人類身上,可謂是一件天大的難事。所以在進行了5年的努力之后,著名英倫制片人西蒙·錢寧-威廉和莫爾普戈的改編宣告失敗。不過,在2007年,科班出生尼克·斯塔福德卻將小說成功改編成了劇本,并在排演成了話劇。因為這出戲,尼克·斯塔福德獲得了2008年勞倫斯·奧利維爾獎的提名,并在2011年獲得了托尼獎。帶著童心拍電影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位成績卓著的導演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時時刻刻都帶著童心在拍,因為在他的眼中和在這部電影中,“童心”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斯皮爾伯格說:“在這個故事里,我不僅看到了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的陣痛,更重要的是,我還看到了美好和善良的人性。所以,我很被打動。而且,故事中還有一個小主人公,整部電影的情感先搜都是由這個小主人公對自己喂養的小馬駒的想念穿綴起來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童趣、很天真、很善良的故事。我們能在其中安排很多東西–不僅僅是戰爭的。對我來說,拍攝這部電影,就好像重新回到了童年一樣。在美國,一戰是一場很少被提及的戰爭,這并不正確,所以我也覺得我有必要來拍攝一部講述一戰故事的影片,選擇《戰馬》這個小說,是非常恰當的。”斯皮爾伯格的這種用童星拍電影的想法得到了劇組很多成員的支持,邁克·莫波格甚至形容他“就是一個小孩”。莫爾普戈說:“斯皮爾伯格極有才華,又很有童趣,很多時候,他就好像是一個小孩一般天真而爛漫。所以,影片中的很多戲份都被他拍攝得既有童趣又有觀賞性。更為難等可貴的是,斯皮爾伯格還是一個非常善良、開懷以及和藹的人。我去片場探班了幾次,所遇見的他都是富有激情而且非常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