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演講介紹
國王的演講影片講述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的故事。喬治六世就是那位為了美人而放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的弟弟,愛德華退位后,他很不情愿地坐上了國王的寶座。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George VI)和他的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Lionel Logue)的故事。喬治六世就是那位為了美人而放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國王的弟弟。二戰前夕,希特勒野心勃勃,風流成行的愛德華為了娶辛普森夫人棄國家于不顧,政府威脅集體辭職,愛德華退位。于是喬治六世(約克公爵艾伯特王子)非常不情愿地被推上了國王的寶座。但是喬治六世半輩子一直活在父親與哥哥的陰影下,還有很嚴重的口吃,發表講話時非常吃力,卻無法逃離公共人物的命運。幸運的是,賢惠的王后伊麗莎白經人介紹,為丈夫找到一位與眾不同的語言治療師萊羅格。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國王的口吃大為好轉,與羅格兩人也成為了一輩子的好友。二戰爆發之際,喬治六世成功發表了那篇著名的圣誕講話,鼓舞了當時二戰中的英國軍民。
2010年入圍第82屆奧斯卡影帝的科林·費斯扮演喬治六世,蒂姆·波頓的愛人——“在溫斯萊特出世前的大英古裝戲第一女優”海倫娜·伯翰·卡特化身維多利亞女王,奧斯卡影帝杰弗里·拉什則擔當矯正師。看來,在《皇室別戀》《莎翁情史》《伊麗莎白女王傳》《女王》之后,英國王室有望再次成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及其奧斯卡小金人的寵兒。
2010年9月20日,《國王的演講》一舉摘得第35屆多倫多電影節(TIFF)“觀眾選擇大獎”。2011年1月16日,國王的扮演者科林·費斯不負眾望贏得金球獎最佳戲劇片男主角。
史學家評論
溫莎公爵夫婦
1.影片的前半部分用了大量筆墨描述羅格試圖爭取伯蒂的信任。伯蒂抗拒與羅格見面,第一次見面也不歡而散。
但事實上,伯蒂1926年第一次尋求羅格的幫助,兩人幾乎可以說是“一拍即合”。羅格曾記錄下來這次會面,并發表在喬治六世的傳記里,“第一次會面結束后,伯蒂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兩個月的治療結束后,伯蒂的進步非常明顯,當時他已經開始勝任所有皇家旅行中安排的公眾演講。”
2.歷史上,伯蒂選擇自己的王室封號為“喬治”,是為了表達對父親喬治五世的尊重,而不像電影里丘吉爾說的那樣,是因為艾伯特這個名字“太德國”。
3.坎特伯雷教堂大主教揭露出羅格并不是一個真正的醫生。而事實上,羅格擁有行醫執照,從未謊報過自己的資格。
真實性爭議
真實的喬治六世是不是同電影中的一樣呢?英國歷史學界和評論界普遍持否定觀點,著名影評家克里斯托弗·希金斯表示,《國王的演講》是對歷史的“扭曲”。《衛報》評論文章也指出,影片“美化了喬治六世”。電影中的喬治六世由老戲骨科林·費斯扮演,他的精湛演出令喬治六世這個形象熠熠生輝。他盡管口吃,易怒,卻有勇氣,有擔當,他極力勸阻愛德華與辛普森夫人的婚事,并提前預見到了納粹德國的危險性,向兄長提出警告。在即位后,他也表現出了一個國王應有的莊嚴慎重,他從一開始就是堅定的反法西斯主義者。
但《紐約時報》書評周刊的編輯卻毫不客氣地指出,電影的主角,喬治六世的形象被徹底美化和羅曼蒂克化了。歷史上的喬治六世被認為是一個“傻瓜”。他嗜煙如命,不甚有主見,在得知自己要即位時表現得極不高興。
希金斯說,事實上,在伯蒂發表那篇著名的鼓舞士氣的演講之前,接近3年的時間里,英國政府一直在對納粹德國讓步,政府的表現可以用“聲名狼藉”來形容。時任首相張伯倫前往德國與希特勒會面歸來后,隨即得到了國王和王后的接見。
最令學界詬病的則是電影中表現的王室對希特勒的反感。事實上,英國王室在上世紀整個30年代都表示出對納粹德國的好感。眾所周知的是愛德華八世,他一直親近希特勒,1937年,溫莎公爵伉儷甚至前往德國,成為希特勒的私人訪客。
編劇的故事
薩爾大學的歷史學家約翰·羅西表示,在當時的英國上流社會,“反猶太主義”是很普遍的傾向,國王也受到這種傾向的影響。與其他人一樣,他反對猶太移民進入巴勒斯坦,擔心這可能會導致中東地區不穩定。而這一時期,英國政府對于德國迫害猶太人也表現得非常妥協。
但影片編劇賽德勒辯解說,自己翻閱了所有與喬治六世有關的史料,沒找到任何有關“反猶太主義”的說法。
國王的演講的劇照對于影片編劇賽德勒來說,這部電影的意義格外重大。與伯蒂一樣,他自小口吃,并經歷過二戰。喬治六世的故事成為他克服口吃的最大動力。“國王是我的英雄,”賽德勒因此將喬治六世的故事寫下來,也因此,人們不難理解他在劇中美化喬治六世的動機。
目前,《國王的演講》在奧斯卡上獲得了12項提名。有媒體認為,鑒于《國王》“改寫歷史”,可能削弱其斬獲大獎的機會。這樣的先例并非沒有,1999年,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和《戀愛中的莎士比亞》共同角逐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由于評論界對斯皮爾伯格的史實研究方法存在質疑,《大兵》最終落選最佳影片。
對此,今年另一部熱門電影《社交網絡》的導演大衛·芬奇的態度也許更能說明問題,“我并不期待我的電影真實到還原事實,我只希望它是個好故事。”
穿幫鏡頭
影片前段國王去Logue醫生處治療時,Logue醫生給他戴上了耳機,那時是1934年。可世界上第一副耳機是1937年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