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年羹堯簡介
年羹堯,字亮功、雙峰,號雙峰,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歷史名人年羹堯簡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歷史名人年羹堯簡介:
年羹堯(1679-1726),字亮功,號雙峰,中國清朝軍事人物。原籍鳳陽府懷遠縣(今屬安徽),后改隸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撫遠大,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于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雍正二年(1724)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真可謂位極人臣。但翌年(1725年)十二月,風云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于雍正四年(1726年)賜自盡。
雖然年羹堯后來建功沙場,以武功著稱,但他卻是自幼讀書,頗有才識。他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不久授職翰林院檢討。翰林院號稱“玉堂清望之地”,庶吉士和院中各官一向由漢族士子中的佼佼者充任,年羹堯能夠躋身其中,也算是非同凡響了??滴跛氖四?1709年),年羹堯遷內閣學士,不久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據清人所著的《永憲錄》記載,這時的年羹堯還不到30歲。對于康熙的格外賞識和破格提拔,年羹堯感激涕零,在奏折中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圖報”。到任之后,年羹堯很快就熟悉了四川通省的大概情形,提出了很多興利除弊的措施。而他自己也帶頭做出表率,拒收節禮,“甘心淡泊,以絕徇庇”??滴鯇λ挠诤裢?,希望他“始終固守,做一好官”。
后來,年羹堯在擊敗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新疆的戰爭中,為保障清軍的后勤供給,再次顯示出卓越才干??滴跷迨吣?1718年),授年羹堯為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統領軍政和民事??滴趿?1721年),年羹堯進京入覲,康熙御賜弓矢,并升為川陜總督,成為西陲的重臣要員。這年九月,青海郭羅克地方叛亂,在正面進攻的同時,年羹堯又利用當地部落土司之間的矛盾,輔之以“以番攻番”之策,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滴趿荒?1722年)十一月,撫遠大、貝子胤禵被召回京,年羹堯受命與管理撫遠大印務的延信共同執掌軍務。
君臣失和
年羹堯的失寵和繼而被整是以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第二次進京陛見為導火線的。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統范時捷、直隸總督李維鈞等跪道迎送。到京時,黃韁紫騮,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無人臣禮”。年進京不久,雍正獎賞軍功,京中傳言這是接受了年羹堯的請求。又說整治阿靈阿(皇八子胤禩集團的成員)等人,也是聽了年的話。這些話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
年羹堯結束陛見回任后,接到了雍正的諭旨,上面有一段論述功臣保全名節的話:“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在這個朱諭中,雍正改變了過去嘉獎稱贊的語調,警告年要慎重自持,此后年羹堯的處境便急轉直下。
失寵獲罪
年羹堯自恃功高,驕橫跋扈之風日甚一日。他在官場往來中趾高氣揚、氣勢凌人:贈送給屬下官員物件,“令北向叩頭謝恩”;發給總督、的文書,本屬平行公文,卻擅稱“令諭”,把同官視為下屬;甚至蒙古扎薩克郡王額附阿寶見他,也要行跪拜禮。
對于朝廷派來的御前侍衛,理應優待,但年把他們留在身邊當作“前后導引,執鞭墜鐙”的奴仆使用。按照清代的制度,凡上諭到達地方,地方大員必須迎詔,行三跪九叩大禮,跪請圣安,但雍正的恩詔兩次到西寧,年羹堯竟“不行宣讀曉諭”。
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進呈其出資刻印的《陸宣公奏議》,雍正打算親自撰寫序言,尚未寫出,年羹堯自己竟擬出一篇,并要雍正帝認可。年羹堯在雍正面前也行止失儀,“御前箕坐,無人臣禮”,雍正心中頗為不快。
結黨營私
當時在文武官員的選任上,凡是年羹堯所保舉之人,吏、兵二部一律優先錄用,號稱“年選”。他還排斥異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個以他為首,以陜甘四川官員為骨干,包括其他地區官員在內的小集團。小說《兒女英雄傳》所寫紀縣唐實指年羹堯,說他是經略七省的大,“他那里雄兵十萬,甲士千員,猛將如云,謀臣似雨”。這些都是藝術上的夸張,與實際情形有很大的出入,但也說明年羹堯的勢力之大。許多混跡官場的拍馬鉆營之輩眼見年羹堯勢頭正勁、權力日益膨脹,遂競相奔走其門。而年羹堯也是個注重培植私人勢力的人,每有肥缺美差必定安插其私人親信,“異己者屏斥,趨赴者薦拔”。比如他彈劾直隸巡撫趙之垣“庸劣紈绔”、“斷不可令為巡撫”,而舉薦其私人李維鈞。趙之垣因此而丟官,于是轉而投靠年羹堯門下,先后送給他價值達20萬兩之巨的珠寶。年羹堯就借雍正二年進京之機,特地將趙帶到北京,“再四懇求引見”,力保其人可用。遭年參劾降職的江蘇按察使葛繼孔也兩次送上各種珍貴古玩,年羹堯于是答應日后對他“留心照看”。此外,年羹堯還借用兵之機,虛冒軍功,使其未出籍的家奴桑成鼎、魏之耀分別當上了直隸道員和署理副將的官職。
貪斂財富
年羹堯貪贓受賄、侵蝕錢糧,累計達數百萬兩之多。而在雍正朝初年,整頓吏治、懲治貪贓枉法是一項重要改革措施。在這種節骨眼上,雍正是不會輕易放過的。
年羹堯為什么被殺?
年羹堯是清代康熙、雍正間人,出身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撫遠大。曾平定西藏、青海回民叛亂。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后,十月入京覲見受封。時功蓋天下,位極人臣,受封為一等公,父亦封一等公加太傅銜,二子分封子爵、男爵,其家仆皆封四品頂戴副將,一時炙手可熱,權勢顯赫。
然不到一年后便被雍正皇帝盡削所有官爵,列92大罪,終賜自殺。年羹堯成敗之速,異于尋常,被史家列為“雍正八案”之首案。然為何被殺,卻眾說紛壇,成為清史上一個頗有興味之“謎”。
一些人認為這與雍正奪嫡有關,故殺知情者。不光是稗官野史,學者孟森的《清代史》、王鐘翰的《清世宗奪嫡考實》(《燕京學報》36期,1946年6月)都持此說。據說康熙臨終時指定十四子胤禵嗣位,四子胤禛串通年羹堯、鄂爾泰、隆科多,矯詔篡立。其時十四子胤禵在四川為撫遠大,原可揮兵爭位,然受制于川督年羹堯,遂無能為力。新君立后,為酬羹堯擁立之功,大加恩賞,然這不過是“迷湯”,實則對這些知情者已存殺心,最后終殺之。
有些人不同意此說。認為雍正初羹堯受寵,并非雍正先籠絡而后殺之之由,而是皇帝對他效忠輔弼的獎勵。他為其藩邸舊屬,又有郎舅之親,故常對他恩賞有加,這決非對他灌“迷湯”。且雍正繼位時,他還在川平亂,未參與焉,何以得知內情?故上說不能成立?!肚迨犯濉贰ⅰ肚宕甙倜藗鳌返茸髡撸颊J為年羹堯是恃功自傲以致被殺。《清史稿》載:“羹堯才氣凌厲,恃上眷遇,師出屢有功,驕傲,……入覲,令總督李維鈞、巡撫范時捷跪道送迎。”“公卿跪接于廣寧門外,年策馬過,毫不動容;王公有下馬問候者,年頷之而已。世宗前,亦箕坐無人臣禮。”《清代軼聞》作者亦認為“年挾擁戴功,驕益甚”。且年殘暴對待部下,任人唯親,亂劾賢吏,引起
公憤,也為雍正帝所不容,故被殺。
更有一說,認為年羹堯死是因為他自立為皇帝。乾隆時學者蕭奭在《永憲錄》中提到:年羹堯與靜一道人、占象人鄒魯都曾商談過做皇帝的事。陳捷在《年羹堯死因探微》一文中亦持此說,認為“羹堯妄想做皇帝,最難令人君忍受,所以難逃一死”。而《清代軼聞》一書則記載了羹堯失寵被奪兵權后,“當時其幕客有勸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觀天象,浩然長嘆曰:不諧矣。始改就臣節。”進而認為這說明年確有稱帝之心,只因“事不諧”,方作罷“就臣節”而已。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主要是雍正為人陰鷙猜忌,不能容人,尤其不能容功臣。加之年羹堯自恃有功,言行不檢點,雍正更不能容忍,在剪滅其兄弟繡禩、胤禟后,借題發揮,以羹堯所上賀章字跡潦草,并把“朝乾夕惕”四字顛倒為“夕惕朝乾”作為借口,暗喻臣下劾奏,連降羹堯18級,罰至杭州看守城門,終羅織罪名,令其自盡,家產抄沒入官。
到了近現代,各說眾多,或認為年被殺乃“鳥盡弓藏”之必然現象;或說是主奴間有舊怨在先,羹堯又恃功驕傲在后,使君主生疑、畏、厭、怒之心等等。今人楊啟樵(現任日本廣島大學文學部教授)在對《雍正朱批諭旨》作了長期研究后,在其著作《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書中,專辟一章談“清世宗與年羹堯的恩怨轇轕”。根據史料,力排他說,提出獨到見解。他認為:首先,胤禵并未受年羹堯的鉗制,因胤禛繼位極為秘密,手操京師兵權的隆科多,于圣祖(康熙)駕崩后翌日,即令六日內緊閉京城九門,故消息無法泄漏,更談不上胤禵揮兵爭位受年扼。其次,既如此,年也并無擁立之功,故雍正殺年以滅口的殺知情者之說當然也不能成立了。恰恰相反,他認為從雍正朱批中,可發現很多雍正對年羹堯的贊語,如雍正二年閏四月十九日付德折朱批:“軍旅之后,獲茲膏澤,實乃大年羹堯忠勤之所感召。”
又如稽曾筠雍正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折朱批:“西海一事,豈人力所能者,皆因年羹堯能此二字,天下大臣,皆當法其心也。”(《雍正奏折》)更有在朱批中稱年羹堯為忠臣、功臣、恩人的。且年在雍正二年入京覲見之前,與雍正并無個人私怨,雍正及在京百官均“極盼”與年羹堯這一功臣相見。然入京覲見不到兩月,雍正即屢屢下旨嚴斥,何也?主要因年恃功自傲,妄薦親信胡期恒為甘肅巡撫、岳周為西安布政使、劉廷琛為廣西布政使,濫參四川巡撫,致疑,雍正后曾有朱批“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堯乃一榜樣,終罹殺身之禍”(《雍正朱批諭旨》一函,石禮哈)??梢娨颜惺雷诓录???傊瑮顔㈤哉J為年羹堯被殺原因有三:一是世宗賞罰分明、功賞過罰,毫不留情;其次,世宗因派到年羹堯手下監視年的情報員被收買,大為惱火;其三乃是年羹堯驕橫貪暴自致死地。結果“年羹堯自難逃越鬼門關,而多年來,卻使世宗反蒙殺功臣的污名”。
以上諸說,至今未統一,還請讀者自辨吧!
雍正和"恩人"年羹堯:
雍正跟年羹堯的私交非常好,并且給予了年特殊的榮寵。雍正認為有年羹堯這樣的封疆大吏是自己的幸運,如果有十來個像他這樣的人的話,國家就不愁治理不好了。平定青海的叛亂后,雍正極為興奮,不顧有失至尊的體統,說年羹堯是自己的"恩人"。雍正還要求世世代代都要牢記年羹堯的豐功偉績,否則便不是他的子孫臣民。
雍正曾經對年羹堯說:"朕不做一個出色的皇帝,就對不起你如此地待朕;你如果不作英武超群的大臣,就不能回報朕對你的知遇之恩。但愿我們兩個能給后人做千古榜樣。"
然而,此時的年羹堯,志得意滿,完全處于一種被奉承被恩寵的自我陶醉中,進而做出了許多超越本分的事情,最終招致雍正的警覺和忌恨,以致家破人亡。
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第二次進京覲見雍正。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統范時捷、直隸總督李維鈞等跪在道旁迎送。到北京以后,迎接他的王公以下官員也都跪在路邊,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甚至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要求雍正獎賞軍功,整治阿靈阿等人。這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
年羹堯回任后,即接到了雍正的諭旨,上面有一段論述功臣保全名節的話:"作為人臣,建立功業很容易,但是守住這份功勞難;守住功勞容易,畢生持之以恒難。歷史上有很多例子,功臣卻倚功造過,結果導致帝王反恩為仇,這在人的性情中常有。"在這個朱諭中,雍正改變了過去嘉獎稱贊的語調,警告年要慎重自持。此后年羹堯的處境便急轉直下。
兩年以后,雍正暗示下的朝廷議政大臣向雍正提交了年羹堯的九十二款大罪,請求立正典刑。雍正說,其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三十多條,但念及年羹堯功勛卓著、名噪一時,"年大"的威名舉國皆知,如果對其加以刑誅,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難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殺戮功臣的惡名,于是表示開恩,賜其獄中自裁。年羹堯父兄族中有官職的全部革職,嫡親子孫發遣邊地充軍,家產抄沒入官。叱咤一時的年大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