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孫文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孫文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改造中國的決心
孫中山先生小時候往在海邊的一個村莊上。
一天,他約了幾個朋友,輪流踢毽子,大家來比賽。踢了好一會兒,一個年紀大的孩子,踢不過一個小孩子。大孩子惱怒了,把小孩子打了一下。孫中山對大孩子說:“你大他小,你強他弱,你不該欺負他!”
一次許多海盜到村里搶劫。孫中山親眼看到海盜把一戶人家的門打破,搶去許多箱子,害的的那家的人大哭小喊。孫中山想:“為什么那戶人家被強盜欺侮,中國卻沒有法律保護他們:”孫中山立下了改造中國的決心。
長大后,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
孫文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買書比買吃重要
孫中山一生喜歡讀書。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天,幾個中國留學生一起去看他,發現他的生活很艱苦,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離開前,這幾個留學生湊了40英鎊,送給孫中山補貼生活。
三天以后,這幾個留學生又一起去看孫中山。來到孫中山的宿舍門口,他們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答應。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們下次再來吧。”一個姑娘說。
“等一下兒,我來敲。”一個不高不矮的年輕人說。他用力敲了一會兒,孫中山才來開門。孫中山不好意思地說:“請原諒,我正在看書,沒聽見你們敲門??煺堖M!”
他們走進孫中山的宿舍,看見桌子上擺滿了新書。大家一算,買這些書大概需要30英鎊。他們覺得很奇怪,問孫中山:“你連吃飯的錢都不夠,還有錢買書?”
“這是用你們送給我的錢買的,我還剩下10英鎊呢!”
“你應該多買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體搞壞了。”孫中山笑著說:“我覺得買書比買吃的還重要。”
孫文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童年時要做洪秀全
在珠江口外有一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廣東香山縣翠亨村。檳榔山不高而秀,蘭溪河不寬而清。1866年11月12日夜,在村邊一棟簡陋的農舍里,一個男孩降生了。他就是日后改變了中國命運的民主革命偉人孫中山。這時,父母給他起的名字是帝象。小帝象降生的家庭是一個貧寒的農家,從祖父孫敬賢起就靠租種他人田地為生,父親孫達成早年在澳門做工,回鄉后依舊是佃農。后來,孫中山的長兄孫眉在檀香山經商致富,家境才好轉起來。
像所有窮孩子一樣,孫中山自懂事起就開始分擔家務勞動,砍柴、割草、下田,最有意思的是跟大孩子去討小海,不僅可以撿到退潮剩下的小魚小蟹,還可以收獲許多好看的貝殼。孫中山從小干活就特別麻利,常常是別人還沒怎么樣呢,他就已經干完了。自己做完了,他就幫助別的小伙伴做,特別喜歡幫助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盡管腳上沒有鞋穿,肚里只有白薯,但是童年的孫中山還是有許多開心的時光。他經常和村里的孩子一起下河摸魚,上岸嬉戲。男孩子最喜歡的莫過于玩“打仗”,每當這個時候,孫中山都是當然的首領。在翠亨村有一位太平軍老兵,大人們不大敢接近他,可是孩子們卻喜歡聽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講太平軍的故事,像洪秀全金田起義,石達開打得曾國藩投水,李秀成大破洋槍隊,孩子們聽得歡天喜地,抓耳撓腮,而聽得最入神的當數小中山。那位前太平軍老人也十分喜歡這位器宇不凡的孩子,常說小帝象長得像洪秀全,希望他長大以后也當“洪秀全”,推翻清王朝。因此,翠亨村的孩子們都叫孫中山“洪秀全”。從此以后,翠亨村的孩子玩 “打仗”游戲,就不只是官兵捉強盜,還有太平軍打清兵。而孫中山自然是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時間長了,大人們也知道了小帝象這個“綽號”。晚上孩子稍微回來晚了點,大人就會嗔怪道:“是不是又跟‘洪秀全’玩打仗去了?”
廣東由于“天高皇帝遠”的地理位置,和三合會等反清幫會的長期活動,民間對于清朝統治一直不滿,大家對反清的活動和言論都持默許的態度。這種生活氣氛使孫中山從小就萌發了反清意識,而清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又強化了他的這種意識。兩廣和福建一帶,為生活所迫,背井離鄉到海外謀生的人很多。成千上萬的海外華僑用他們以生命和辛勞換來的財富滋養了家鄉,也滋養了祖國??墒?,腐敗的清政府不但不盡起碼的義務保護華僑,反而將他們看作“棄民”,百般歧視、搜刮和迫害。在海外掙了一點錢,葉落歸根的華僑,往往會受到無端的欺凌。童年的孫中山曾親眼看見過同村的一位歸僑商人,青天白日之下,店鋪就被盜匪洗劫一空,而清朝地方政府對此卻不聞不問??粗从^的歸僑商人,小帝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說這一事件只是說明了清政府的無能,那么,小帝象親眼目睹的另一件事情則明白無誤地暴露了清政府的兇殘、無道和貪婪。翠亨村有李氏三兄弟,漂洋過海千辛萬苦在美國的舊金山淘金掙了一點錢,回家鄉置了產業,還建了一座小花園,村里的孩子都可以去玩,那里曾是孫中山和小伙伴們的一處樂園??墒?,突然有一天,一群如狼似虎的清兵闖進村來,不由分說地抓走了李氏兄弟,抄了他們的家,封了小花園。孫中山為此感到不平,上前大聲質問。領頭的官吏竟然二話不說,拔刀便刺。幸虧孫中山閃得快,才躲了過去。原來,李氏兄弟的產業勾起了當地官員的貪心,他們便以“莫須有”的罪名把李氏兄弟投入監獄,霸占了他們的產業。后來,李氏三兄弟一人被處死,二人不知所終。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童年孫中山幼小的心靈。從此,他似乎有點明白為什么洪秀全要揭竿而起,反抗清朝統治了。
孫文孫中山的故事:孫中山追打兒子
1923年的一天,孫中山命令胡漢民以大元帥的名義發出手令,到廣州市政廳提款20萬元,作為軍餉發給滇、桂軍,讓他們出發攻取惠州的陳炯明。
那天早晨,胡漢民讓孫中山的侍衛副官張猛親持手令到市政廳提款。張猛8時半趕到市政廳,一直等到11時正,才見孫科登樓入辦公室。張猛趕快將提款手令面交孫科。孫科接過手令,看了一眼,非常生氣:我不會印銀紙,哪里有這么多錢?說罷,隨即將手令撕得粉碎,投進廢紙簍,就下樓坐汽車走了。
當天下午,孫中山打電話問滇軍出發了沒有?滇軍總司令回答說:還沒有領到糧餉,部隊不肯出發。孫中山接著又打電話問桂軍總司令,也得到同樣的回答。
孫中山覺得情況不對,便趕緊去問會計司長黃隆生:為什么還不發餉給滇、桂兩軍,使他們馬上出發?
黃隆生說:會計司沒有錢。
孫中山問:市政廳20萬元還沒撥來么?
黃隆生答:我不知道這回事。
孫中山聽了大為詫異,急忙到二樓問胡漢民。胡漢民說:今天一早就讓張副官去取了。
正要去找張猛,剛好,張猛回來了,就把當時的情況如實報告了孫中山。
孫中山氣得臉色發紫,半晌說不出話來。他立即打電話讓孫科趕來。
孫科戰戰兢兢來到父親跟前。不待他張口解釋,孫中山就厲聲叱罵他:軍情如此緊急,急需發餉給滇、桂軍出發,你怎么總沒有這回事!你馬上撥20萬元來,辦不到,就不要做
孫科被斥責得無話可說,便噔噔地跑到二樓找胡漢民出氣,說胡漢民假借命令索錢,挑撥他父子不和。
胡漢民氣得大叫:這是你父親叫我寫的,怎么是假借命令?
盛氣凌人的孫科舉起手杖就向胡漢民打去。胡漢民一閃身,手杖落在辦公桌的玻璃板上,頓時嘭的一聲,驚動了在三樓的孫中山。這時,孫中山正要洗澡。他穿著毛巾浴衣走下樓來,看見這種情景,難過得幾乎流出淚來。他怒不可遏,一手奪過衛士的駁殼槍,就要打孫科。孫科嚇得慌忙逃走。孫中山一面追趕,一面厲聲斥罵,一直追到帥府大門口,連拖鞋也甩掉了。直到李烈鈞、朱培德、黃隆生聞聲趕來,才把孫中山勸住。孫科逃出大門,匆匆坐上江邊的一艘小電船離去。
孫科為何平白無故遷怒胡漢民呢?原來,孫科和代行大元帥職權的胡漢民早因意見不一,產生矛盾,以致頗受委屈的胡漢民曾向孫中山提出辭呈。當時,孫中山正在前線督戰,他深知兒子年少氣盛,容易得罪人,立即寫信力勸他以大局為重,同舟共濟。
過了五天,孫中山又寫信給孫科,再次強調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此時惠州尚未攻下,東江軍事仍然緊急,望吾兒勸告各同仁,務要一心一德,共維危局。
孫科對胡漢民一直心存芥蒂,但迫于當時的形勢和父親的威嚴,也就相安無事。此時,他犯起少爺脾氣來,竟然感情用事,不顧大局,把父親的諄諄教誨拋于腦后,重演同室操戈,這就難怪孫中山惱怒不已,竟致出現了父打子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