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駙馬狀元”是誰
“中狀元,選駙馬”是中國古代讀書人一個很美好的愿望,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唯一的“駙馬狀元”是誰,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唯一的“駙馬狀元”是誰:
先在科舉考試中取得第一名,成為天子的門生;再娶了皇帝的女兒,成為天子的女婿,雙喜臨門,榮華富貴一生,這是中國古代讀書人一個很美好的愿望,過去的很多民間傳說、戲劇曲藝、文藝作品都是以此為題材。但它極度不現實,因為歷史上有據可查的只有唯一一位“駙馬狀元”——唐朝的鄭顥。
鄭顥(?—860),字奉正,滎陽(今河南鄭州境內)人,后落籍河清(今河南孟津),唐憲宗時期宰相鄭絪之孫,出身富戶。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在京城長安(今陜西西安)高中頭名狀元。登第后任右拾遺,詔授銀青光祿大夫。宣宗三年(849)充為翰林學士。
當時唐宣宗李忱正為其心愛的女兒、尚待字閨中的萬壽公主招東床快婿。白居易的堂弟、當朝宰相(同平章事)白敏中幫倒忙,極力薦舉相貌俊秀的新科狀元郎鄭顥。而其時鄭已赴婚楚州(今江蘇淮安),將迎娶曾青梅竹馬、兩相恩愛的盧氏,且雙方早有婚約在身。時鄭已行至鄭州,仍為白敏中所發堂帖追至,被迫返回京城。
唐宣宗見鄭顥才學橫溢、風度翩翩、年少有為,很是喜歡,在白敏中一再說和下,當即為他與萬壽公主兩人完婚,并拜鄭顥為駙馬都尉,又提為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等。
鄭顥的簡介:
鄭顥,唐朝的滎陽(今河南鄭州境內)人。后落籍河清(今河南孟津)。
字奉正,生年不詳,卒于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鄭顥在京城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考中狀元。
鄭顥為唐憲宗宰相鄭絪之孫。登第后任右拾遺,詔授銀青光祿大夫。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充翰林學士。宣宗為萬壽公主招婿,白居易的堂弟、當朝宰相白敏中薦舉鄭顥,其時鄭已赴婚楚州(今江蘇淮安),將娶盧氏。已行至鄭州,為白敏中所發堂帖追回,宣宗為其完婚,拜駙馬都尉,又提為中書舍人、禮部侍郎,但鄭又懷念盧氏女,深恨白敏中,后常于宣宗前告白的狀。宣宗皆不以為然。他歷官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鄭顥為檢校禮部尚書,又任河南尹(河南的最高長官),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鄭顥去世。鄭顥的軼事在《資治通鑒》、《新唐書》和《幽閑鼓吹》等書中均能找到。
鄭顥善于選拔人才,于禮部任上,曾兩主禮試,處事公允。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鄭顥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唯一的一個"狀元駙馬"。
鄭顥是唐會昌二年的狀元。本來他早有婚約在身,中狀元后打算迎娶盧家的千金??墒钱敃r擔任宰相(同平章事)的白敏中覺得他生得俊秀,就向皇帝推薦他當皇上的東床快婿,于是這位年輕英俊的狀元就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將自己心愛的女兒萬壽公主許配給他,鄭顥偏偏不愛公主,非娶與自己青梅竹馬的盧家小姐。唐宣宗便讓宰相白敏中說服他,白敏中費盡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誘,終于迫使他娶了萬壽公主,婚后兩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來鄭顥多次彈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虧,替白敏中壓下了彈劾的奏章。而鄭顥因白敏中斷了與盧姓婚姻的緣故,把白敏中恨入骨髓,以致白敏中以后幾乎死在他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