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是什么時候發(fā)明的
你知道嗎?算盤,又作祘盤,是漢族勞動人民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因其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人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那么算盤是什么時候發(fā)明的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算盤是誰發(fā)明的
算盤是我國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工具。在加減乘除的運算里,熟練掌握算盤的人比起現代化的電子計算器速度差不多,加減的運算使用算盤還比電子計算器快。
算盤是中國人在長期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fā)明的。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后來,隨著生產的發(fā)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們又發(fā)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器——算盤。
關于算盤的發(fā)明,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在《古算衍略》中說珠盤之法,始于明初郭伯玉。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十七《算盤》條,據陶南村《輟耕錄》有走盤珠、算盤珠之喻,證明元代已經有算盤。
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后來,隨著生產的發(fā)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們又發(fā)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器——算盤。
算盤,又作祘盤。
中國是算盤的故鄉(xiāng),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yōu)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fā)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相提并論,珠算盤也是漢族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
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藥鋪柜就畫有一架算盤。由于珠算盤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漢族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即使現代最先進的電子計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盤的作用。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剛剛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通過,珠算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也是我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項目。
一種學說認為算盤起源于東漢、南北朝時期。證據就是東漢數學家徐岳曾寫過一部《數術記遺》,寫了十四種算法,第十三種算法就稱為“珠算”,并說:“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有學者認為這就是最早關于珠算的記載。但另一些學者認為這本書里描寫的珠算,充其量只算是一種簡單的記數工具或者作加減法的算板,和后來出現的珠算完全不相同。
第二種說法認為算盤起源于元明朝。他們認為,算盤出現在元朝中葉,到元末明初時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儀有一本書里引用當時形容奴仆的諺語說:“凡納婢仆,初來時日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日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后人稱此為“三珠戲語”。這里把有了點“資歷”的婢仆比作算盤珠,十分有趣,也說明當時的算盤已經很普及。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算盤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
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家藥鋪,其正面柜臺上就放有一個算盤。經中日兩國的珠算專家將畫面攝影放大,確認畫中的算盤是與現代使用算盤類似的串檔算盤。1921年,河北巨鹿縣曾挖到一顆出自于宋人故宅的木制算盤珠,雖然已被水土淹沒了八百年,但還是可以看到它為鼓形,中間有孔,和現代算盤珠沒有兩樣。此外,宋代的算盤從形制看已較成熟,沒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種笨拙或粗糙。于是,有人認為,算盤的誕生還可上推到唐代。因為宋以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戰(zhàn)亂不斷,科技文化的發(fā)展緩慢,算盤誕生于此時的可能性不大。而唐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經濟文化都較發(fā)達,需要先進的計算工具,使用了兩千年的算籌在此時演變?yōu)樗惚P是極有可能的。
算盤重要口訣
加法口訣
不進位的加進位的加
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進一,八上三去五進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進一,九上四去五進一
減法口訣
不退位的減退位的減
直減破五減退位減退十補五的減
減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還九
減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還八
減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還七
減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還六
減五:五下五,五退一還五
減六:六下六,六退一還四,六退一還五去一
減七:七下七,七退一還三,七退一還五去二
減八:八下八,八退一還二,八退一還五去三
減九:九下九,九退一還一,九退一還五去四
乘法口訣
在春秋戰(zhàn)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應用;
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
朱世杰《算學啟蒙》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三、大九九口訣表
一一01一二02一三03一四04一五05一六06一七07一八08一九09
二一02二二04二三06二四08二五10二六12二七14二八16二九18
三一03三二06三三09三四12三五15三六18三七21三八24三九27
四一04四二08四三12四四16四五20四六24四七28四八32四九36
五一05五二10五三15五四20五五25五六30五七35五八40五九45
六一06六二12六三18六 四24六五30六六36六七42六八48六九54
七一07七二14七三21七四28七五35七六42七七49七八56七九63
八一08八二16八三24八四32八五40八六48八七56八八64八九72
九一09九二18九三27九四36九五45九六54九七63九八72九九81
除法口訣
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九歸口訣共61句: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 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朱世杰《算學啟蒙》(1299)卷上“歸除歌訣”...
一歸如一進見一進成十
二一添作五逢二進成十四進二十六進三十八進
四十
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進成十六進二十九進三十
四一二十二四二添作五四三七十二逢四進成十八進二十
五歸添一倍逢五進成十
六一下加四六二三十二六三添作五六 四六十四六五八十二逢六進成十
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十二七四五十五七五七十一七六八十四逢七進成十
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四添作五八五六十二八六七十四八七八十六逢八進成十
九歸隨身下逢九進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