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怎么死的
孫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祖籍廣東省東莞縣上沙村,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屬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孫中山怎么死的,歡迎大家閱讀。
孫中山死因
孫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59歲。按照以往的文字記載,他都是死于肝癌,是積勞成疾。但近些年來,孫中山死因有了不同的研究結果,他其實是死于膽囊癌。
原來孫中山死前曾經多次在北京的協和醫院診斷和治療,他最后住院是那年的一月份。據說,他的上腹出現了一個包塊,而且包塊一直在增大,所以孫中山感覺很不舒服,身體也越發虛弱。而當時他出院時的診斷結果是肝癌,之后一個月不到就去世了,所以孫中山死因一般就認為是死于肝癌。
協和醫院在上世紀末開始了病案管理工作,從中發現并整理出了孫中山的病案。不過這份病案是不完整的,只剩下13頁,大部分被日本人很早就借走了至今沒有歸還。而在整理出來的病案里,包括一份孫中山的尸檢病理報告,據說是他死后遺體被送到醫院來檢查,而報告顯示孫中山是膽囊腺癌伴有膽囊管梗阻,直接擴展到肝及橫膈。
孫中山死因的真相是在1999年正式發布的,當時是海峽兩岸對孫中山先生的學者交 流會。會上臺灣的學者依然認為他的死因是肝癌,于是協和醫院的與會代表就向他們展示這份病案和報告,而臺灣學者看后也承認了真相。
孫中山先生死前其實早就患病,他是抱病北上,希望與軍閥們商討南北和平統一的大事,當時是1924年12月。而在路上,他的身體健康就每況愈下,到天津就已經臥床 不起,之后休養了幾天才掙扎地起來到了北京。
孫中山葬禮
孫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鐵獅子胡 同行館,這是他當時居住的地方。作為一代偉人,孫中山葬禮自然是非常的隆重。而在之前,遺體先是送去協和醫院做了檢查并進行了防腐處理。
死后第七天,孫中山的遺體被移到中央公園(現改名中山公園)的社稷壇進行公祭。他的靈柩上蓋的是青天白日旗,前面懸掛的是他的大幅遺像,上面懸掛的匾額是“有志竟成”,兩旁則是挽聯則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據說他行館里靈堂的布置也大致如此,不過沒有匾額,貼的是他遺囑的全文。
據說,公祭近一個禮拜,就收到了七千多個花圈,近六千幅挽聯,唁電唁函不計其數,去吊唁并且簽字留名的據統計就有七十多萬人。可見規模之大,來人之多,也可知孫中山在當時的影響力,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無愧“國父”之稱。
孫中山葬禮正式是在4月2日,因為他生前遺囑提到想要葬在南京的紫金山,所以當時他的遺體被暫時安放在北京的寺廟內,等中山陵完工后移葬。葬禮當天,北京各地無論是機關、團 體還是學校、商戶等等都是降半旗默哀。一路上都是前來為孫中山送殯的人,隊伍不計其數,他們紛紛獻上花圈,其中以大學生最多。
而中山陵在1926年開始修建,三年后完工,孫中山的遺體5月26日難移,于6月1日正式下葬。
孫中山葬在哪里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了。那么之后孫中山葬在哪里呢?一開始,孫中山先生的遺體是存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內。之后,又將孫中山先生的陵墓遷移至南京的中山陵。然后,又有小道消息稱,國民黨 戰敗后,孫中山先生的遺體被蔣介石運回了臺灣。所以我們就來仔細的看看,孫中山葬在哪里?
1926年1月,位于南京的中山陵開始破土動工了。為什么中山陵要選在南京紫荊山呢?原來是因為早年孫中山先生擔任臨時大總統的時候,曾與一些革命黨 人來到紫荊山茅山南坡這里打獵,當時孫中山先生曾對一塊來的人說:“等我它日辭世后,愿向國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于是在孫中山死后,宋慶齡與孫科還親自來到紫荊山這塊來勘察環境,看過后,對這個地方感到十分的滿意。
1926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靈柩終于從北京運回了南京,準備下葬,整個大典盛況空前。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來十分的多,他們都是來悼念這位偉人的。那么孫中山的遺體經過這么多年,到底還在不在中山陵底下呢?
中山陵的管理處的負責人劉樹清先生表示,自己在這里管理了三十多年,他可以用自己54歲的人格保證,孫中山先生的遺體絕對安然無恙地依然在中山陵的底下。這三十年來,來到中山陵參觀的人有許多,但是還沒聽人家說過在別的什么地方見到了孫中山先生的遺體。他還表示,蔣介石當年逃跑的時候已經十分倉皇,哪里還有什么心思將孫中山先生的遺體挖出來運走,絕對是無稽之談。孫中山先生一直都好好的長眠于中山陵的地底下。
看了“孫中山怎么死的”還想看:
1.孫中山怎么死的
2.孫中山是怎么死的
3.孫中山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