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是怎么死的
導讀:縱觀天啟帝的一生,固然荒唐昏聵,究竟是一個欠教育的頑童的行徑,不是惡人(雖然他的昏聵對明朝造成的禍害無窮)。
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年-1627年),明末皇帝。年號天啟,故又稱天啟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父親光宗在位僅29天便因“紅丸案”而暴斃,朱由校經過“移宮案”的風波,為群臣擁立繼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寵愛,自幼也備受冷落。神宗臨死前才留下遺囑,冊立其為皇太孫。在位7年內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民生凋敝、日薄西山。因嬉樂過度成病(一說曾落水,留下病根),于1627年服用“仙藥”而死,終年23歲,謚熹宗,葬于德陵,是明朝營建的最后一座皇陵。終無子,遺詔立五弟信王朱由檢為皇帝,即后來的明思宗(崇禎帝)。
明熹宗朱由校是怎么死的?下面小編給你說下是怎樣吧!!!
明熹宗朱由校,很有點小聰敏,可是才不正用,他酷愛做木工、漆匠之類的活,制作一些器具,從早到晚,做個不停,完工了,自我欣賞,喜歡一陣,不久就扔在一旁,但過些時候,又重新制作,終年都不厭倦。
朱由校
他在干活時,除非特別親近者,不允許人參觀,而魏忠賢、客氏每次都從旁喝彩,贊美說:“這是老天爺賜給萬歲爺如此聰明,凡人哪里做得到啊!”朱由校聽了,做這些純粹為了消遣的木工、漆工活,更起勁了,甚至有時忘了飲酒、吃飯。
魏忠賢非常奸詐,每當朱由校擺開他的小作坊,拉繩、測度、畫線時,他就趕忙來奏事,朱由校自然很討厭,總是擺著手說:“我已經知道了,你們好好干吧。”這就給魏忠賢隨心所欲、作威作福以可乘之機。
魏忠賢和閹黨的管家婆客氏及其他黨羽,狼狽為奸,張牙舞爪,到處逞兇肆虐,已徹頭徹尾成了深深植根于國家政治機體上的大毒瘤。魏忠賢他仰仗的是荒嬉度日,懶于政事,稀里糊涂的天啟皇帝的撐腰,一旦天啟皇帝變臉或一命嗚呼,肯定就會有人來收拾他。果然,天啟七年(1627)八月二十六日,朱由校病死于懋勤殿,魏忠賢很快便如坐針氈,惶惶不可終日,據說,朱由校放浪縱欲,魏忠賢私進一種春藥后,益發放縱,沒過很久,終于一病不起。
他沒有后嗣,臨終遺言立其弟信王朱由檢繼承皇位,即崇禎帝,朱由檢一向熟知魏忠賢的罪惡,非常警惕,嘉興貢生錢嘉征拍案而起,彈劾魏忠賢十大罪狀:一、和先帝并列;二、危害皇后;三、大搞內操;四、目無高祖、成祖和皇帝其他祖先;五、扣削減對藩王的封贈;六、目無圣人;七、濫收爵位;八、掩蓋邊疆將士的功勞;九、搜刮百姓;十、行賄、走后門。奏疏上達后,崇禎皇帝讓太監讀給魏忠賢聽,魏忠賢嚇得半死,急忙用貴重珍寶賄賂一直侍候崇禎的太監,他過去的賭友徐應元,崇禎皇帝知道后,斥責了徐應元,杖一百,發配鳳陽,魏忠賢的伎倆未能得逞。
天啟帝在位期間縱容奶娘客氏,重用客氏相好的宦官魏忠賢,任他二人胡作非為,在朝則陷害忠良,在后宮則荼毒妃嬪,而熹宗卻不加規制。魏忠賢遍樹黨羽,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他們沆瀣一氣,排斥異己,尤其將東林黨人視作眼中釘,必欲除盡。楊漣、左光斗等皆慘死于其手,而熹宗絲毫不覺,連高官楊漣被害多日,都不知道他已死。熹宗酷愛做木工活,在宮中樂此不疲。世傳魏忠賢往往于皇帝全神貫注干活時呈上奏章,于是上諭多是“知道了,你們用心行去”這類話語,魏忠賢始得肆意妄為。朝廷上正人君子殆盡,政治黑暗已極,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熹宗就是將這樣一個爛攤子留給了繼位的弟弟崇禎。彌留之時,還不忘叮囑崇禎帝要重用魏忠賢,然而志在振興的崇禎在三個月后就鏟除了這個大害。
縱觀天啟帝的一生,固然荒唐昏聵,究竟是一個欠教育的頑童的行徑,不是惡人(雖然他的昏聵對明朝造成的禍害無窮)。歸根結底應歸罪于天啟帝的祖父萬歷皇帝,萬歷不喜長子,不關心他的教育,長子自身難保,自然導致長孫的教育更被忽視,乃至熹宗繼位時據說大字不識幾個,遑論朝政。熹宗終究是“凡事憒憒”(太監王體乾語)而已,對待夫婦手足的情誼不薄。病重時,信王入見,熹宗拍著榻說道:“來!吾弟當為堯舜。”熹宗對張皇后也很愛惜,使客魏終不能動搖皇后,臨終時,熹宗道出心中對張皇后的歉疚,囑咐信王要善事中宮,足見結發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