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的故事介紹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蘇金壇,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東京。華羅庚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華羅庚的故事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華羅庚的故事介紹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生于江蘇省金壇縣。他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余二,五五數之余三,七七數之余二,問物幾何?”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說:“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并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
華羅庚上完初中一年級后,因家境貧困而失學了,只好替父母站柜臺,但他仍然堅持自學數學。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論文,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發(fā)現,邀請他來清華大學;華羅庚被聘為大學教師,這在清華大學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經是杰出數學家的華羅庚,作為訪問學者在英國劍橋大學工作兩年。而此時抗日的消息傳遍英國,他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風塵仆仆地回到祖國,為西南聯合大學講課。
華羅庚十分注意數學方法在工農業(yè)生產中的直接應用。他經常深入工廠進行指導,進行數學應用普及工作,并編寫了科普讀物。
華羅庚也為青年樹立了自學成才的光輝榜樣,他是一位自學成才、沒有大學畢業(yè)文憑的數學家。他說:“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是我學好數學最主要的經驗”,“所謂天才就是靠堅持不斷的努力。”
華羅庚還是一位數學教育家,他培養(yǎng)了像王元、陳景潤、陸啟鏗、楊樂、張廣厚等一大批卓越數學家。為了培養(yǎng)青年一代,他為中學生編寫了一些課外讀物。
華羅庚名言
新的數學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決數學問題本身更重要。 —— 華羅庚
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 —— 華羅庚
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 —— 華羅庚
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fā)現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yǎng)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給懶漢。 —— 華羅庚
凡是較有成就的科學工作者,毫無例外地都是利用時間的能手,也都是決心在大量時間中投入大量勞動的人。 —— 華羅庚
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 —— 華羅庚
科學成就是由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惟有長期的積聚才能由點滴匯成大海。 —— 華羅庚
我想,人有兩個肩膀,應該同時發(fā)揮作用,我要用一個肩挑著送貨上門的擔子,把科學知識和科學工具送到工人師傅手里;另一個肩膀可以作人梯,讓青年們踏著攀登科學的更高一層山峰。 —— 華羅庚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 華羅庚
科學是實事求是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 —— 華羅庚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 華羅庚
看了“華羅庚的故事介紹”還想看:
1.華羅庚的勵志故事
2.關于華羅庚的故事
3.華羅庚簡介資料
4.歷史上華羅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