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怎么死的
徐志摩是我國近代非常出名的散文家,才華橫溢,是整個文壇璀璨的新星。但是徐志摩卻英年早逝,在三十四歲風華正茂的時候死去了。那么徐志摩怎么死的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徐志摩是怎么死的,歡迎大家閱讀。
徐志摩是怎么死的
徐志摩怎么死的這個答案很統一,就是死于飛機失事,那么徐志摩為什么會死于飛機失事呢?這個和林徽因還有陸小曼有關系。
徐志摩不喜歡自己的妻子張幼儀,然后在英國學習期間他遇到了他一生中的摯愛林徽因,也是她的出現讓徐志摩下定了要和張幼儀離婚的決心,但是他和林徽因雖然相愛,最終卻并沒有在一起,林徽因最終嫁給了別人,徐志摩之后也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陸小曼,但在他的內心深處一直將林徽因當做他的真愛,兩個人雖然最終沒有在一起,但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并沒有間斷,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和陸小曼吵完架,搭乘張學良的專機從南京出發前往北平,他要趕去參加林徽因舉辦的中國建筑藝術演講會,但是在飛機的飛行途中,因為受到大霧的阻礙,為了找到航道,機長不得不降低了飛行高度,卻沒想到飛機撞上了白馬山,機身隨即墜落起火,徐志摩和兩位機師一同遇難,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就此隕落,他死時年僅三十四歲。
徐志摩的死時沒有人想到的,當徐志摩死亡的消息傳開之后,整個文壇都覺得遺憾,一個為文學而生的才子就這么逝世了,實在是讓人扼腕。
徐志摩詩歌的藝術特色
作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徐志摩的詩是民國時期文壇的一股清泉,他的詩集中西之所長,清新自然,感情細膩,意境深遠,徐志摩詩歌的藝術特色對后來的現代詩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徐志摩在詩歌方面的創作成就與其性格、感情和人生經歷是緊密相關的。從小生活富足的徐志摩不僅純凈、真實、熱情,而且極具所謂的天才。他這種難掩的才氣被人所認知和看重,并為自己的人生“引”來了第一位女子——發妻張幼儀。
雖然后來家境逐漸衰落,但少年時的無憂無慮造就了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詩歌就如同他的所作所為驚世駭俗,他家有妻小,卻大膽的追求林徽因,甚至書寫詩歌和信件表訴衷情,不惜為林徽因與懷有身孕的妻子離婚。
與林徽因感情無望后,他又不顧世俗和家人的阻擾,與朋友的妻子陸小曼相戀、結合,他對于愛情的狂熱和偏執,注定了他的痛苦。他的痛苦宣泄在詩中,成為一種獨特的韻調,這種痛苦也成全了他詩中的情感和靈魂,成就了他的詩名。這也是徐志摩詩歌的藝術特色中最為突出的一點。
另外,從形式上看徐志摩詩歌的藝術特色中極具內在外在高度統一的美感。他繼承了傳統詩歌的基礎理論,又加入了個人的實踐和創新,他的詩歌形態飽滿,意境悠遠,既有創新的格律,又有傳統的神韻。同時,他又摒棄了空洞散漫的文字,將有靈魂的內容和思想作為現代詩的核心,將看似嚴肅、呆板的內容用美輪美奐的方式展現出來,飽含愁緒卻又細膩感人。
徐志摩的康橋情結
徐志摩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他是新月詩社的成員之一。徐志摩出生在商業家庭,年少的時候就開始出國游歷。在英國他遇見了對他一生都影響巨大的康橋。徐志摩有很多關于康橋的詩,包括《再別康橋》、《康橋再會吧》,還有《我所知道的康橋》,這三本書構成了徐志摩的康橋系列,也反應了徐志摩的康橋情結。
徐志摩的康橋情結和他的家庭、婚姻和游學經歷有關。他的父親是當時著名的商人,在他年少的時候就安排了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所以說他們的婚姻是包辦的。在國內徐志摩受到的是中國的傳統教育,雖然他內心有所想法但是沒有付諸實施,但是在他到達英國之后,西方開放的教育讓他想要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情,拋卻最開始的包辦婚姻。也就是在這里他遇到了林徽因,成就了他對愛情的幻想,林徽因是不知道徐志摩結婚的,所以接受了他,康橋就這樣成就了他的愛情。
從傳統的教育到西方新式的教學讓徐志摩一直躲藏在心中的浪漫因子開始釋放,是康橋讓徐志摩睜開了自己的雙眼來看這個美好的世界,是康橋撥動了他的求知欲望,也是康橋告訴他你應該有自己的意識,不應該固步自封,這樣的康橋怎么能讓徐志摩不為之動容?康橋是徐志摩的新生地,無論是愛情,還是世界觀。
徐志摩的康橋情結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并且對他影響巨大。
看了“徐志摩是怎么死的”還想看:
1.徐志摩散文集讀后感
2.徐志摩經典語錄讀后感
3.陳從周簡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