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歷史傳統(tǒng)的名言
傳統(tǒng),世代相傳、從歷史沿傳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等等,那么關(guān)于歷史傳統(tǒng)的名言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guān)于歷史傳統(tǒng)的名言,希望您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句。
關(guān)于歷史傳統(tǒng)的名言·【貴和】
1.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周易·系辭上》
2.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左傳·隱公六年》
3. 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xué)而》
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5. 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 ——《禮記·中庸》
6.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孟子·梁惠王下》
7.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8.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訓(xùn)》
9. 單者易折,眾則難摧。 ——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10. 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錄》
11. 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學(xué)而》
1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13.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莊子·山木》
關(guān)于歷史傳統(tǒng)的名言·【敦親】
1.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jīng)·小雅·蓼莪》
2. 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學(xué)而》
3. 父慈而教。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4.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jīng)·天子》
5. 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 ——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
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7. 夫婦和而后家道成。 ——《幼學(xué)瓊林·夫婦》
8.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 ——陳子昂《座右銘》
9. 父不慈則子不孝。 ——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治家》
10. 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孟子·離婁上》
11.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漢書·宋弘列傳》
關(guān)于歷史傳統(tǒng)的名言·【重義】
1.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隱公元年》
2.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國語·晉語》
3. 見利思義。 ——《論語·憲問》
4. 見得思義。 ——《論語·季氏》
5. 義,志以天下為芬。 ——《墨子·經(jīng)說上》
6. 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孟子·盡心上》
7.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8. 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 ——《荀子·榮辱》
9. 臨難毋茍免。 ——《禮記·曲禮上》
10. 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11. 義者,心之養(yǎng)也;利者,體之養(yǎng)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yǎng)重于義》
12. 君子義以為質(zhì),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關(guān)于歷史傳統(tǒng)的名言·【尚勇】
1. 視死如歸。 ——《管子·小匡》
2. 率義之為勇。 ——《左傳·哀公十六年》
3. 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為政》
4.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論語·憲問》
5.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
6. 義之所在,不傾于權(quán),不顧其利。 ——《荀子·榮辱》
7. 知而好問者圣,勇而好問者勝。 ——《文字·自然》
8.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漢書·班超列傳》
9. 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fā)。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0. 初生之犢不懼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
以上就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關(guān)于歷史傳統(tǒng)的名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