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佳句匯總分享
名言有兩種釋義,即著名的言論或話語,一般來說都是有意義,向人們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話。名言是一個人機智之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語句,要求內(nèi)容積極向上,可以是聰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經(jīng)驗,并且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guī)范的言簡意賅的語句。
1、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舉薦賢能對外不(因私人恩怨)摒棄仇人,對內(nèi)不(因避嫌)而摒棄親人。
5、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李白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成紀。生于碎葉城(當時屬安西都護府),后遷居四川。天寶初,入長安,賀知章一見,稱為謫仙人,薦于唐玄宗,待詔翰林。后漫游江湖間,永王李璘聘為幕僚。璘起兵,事敗,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貴州省)。中途遇赦,至當涂依李陽冰,未幾卒。762年病逝于安徽當涂,享年61歲。李白所作詞,宋人已有傳說(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證以崔令欽《教坊記》及今所傳敦煌卷子,唐開元間已有詞調(diào)。然今傳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難斷定。今仍錄《菩薩蠻》、《憶秦娥》各一首。[1]李白被后人譽為“詩仙”。詩歌總體風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1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1、通俗的解釋就是當身處困厄的境地是就得要學會變通,思維變通后自然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12、有緊有松,不過分緊逼,也不過分放縱,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道理。
1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1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君子應該不善于言行而敏于行動。
1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8、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傳
21、道路多么漫長,多么遙遠啊,我將要上天下地到處去尋覓。
22、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23、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東晉末期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名潛,說晉世名淵明,字元亮,入劉宋后改名潛。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先生(陶征士誄)。潯陽柴桑(今在江西九江西南)人。晉代文學家。以清新自然的詩文著稱于世。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nóng)村生活的情景,語言質(zhì)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練。陶淵明的詩和辭賦散文在藝術(shù)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開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實感受,
2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2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8、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史記留侯世家
30、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3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馮異傳
3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34、從事于學問,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從事于道,知識一天比一天減少。
35、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6、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別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
37、流動的水不會腐臭經(jīng)常轉(zhuǎn)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都是因為運動的緣故。
38、盡信書,不如無書。
39、在河邊羨慕人家的魚,還不如回家自己織網(wǎng)。
4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1、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傳
42、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蕭鐸
43、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動而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