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的名言名句分享
宋慶齡,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斗。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宋慶齡的名言名句。
宋慶齡的名言名句
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實的保衛者,是使歷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進的力量。
任何集體的利益都必須允許有個人的自由和選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幼兒到小學、中學時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這正是孩子們長身體、長知識、培養性格、品德,為形成世界觀打基礎的時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給孩子深遠的影響。
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后,社會成了鍛煉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能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總是家庭。
常識是從吃苦勞作中得來的,任何成果都是吃苦勞作的成果。
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
只要以大眾為根底并為大眾效勞的革新,才干破壞軍閥、政客的權利,才干脫節帝國主義的桎梏,才干真實實施社會主義。使我不說話的僅有方法,只要槍決我,或許拘禁我。
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兒童的培養是不可以等待的。兒童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我們要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兒童。對兒童要恪守我們的天職是我們的根深蒂固的傳統之一。
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結果,歸根結底,應該使兒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這是適用于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的生活的一條規律。
宋慶齡的相關介紹
宋慶齡一生酷愛讀書。書,書,到處是書,證明了宋慶齡對知識的渴求。無論是參觀孫中山與宋慶齡在上海共同生活的故居,還是孫中山逝世后宋慶齡個人在北京和上海的故居,人們都會驚奇得看到這一事實。他們的藏書可以看出他們的現代化以及他們廣泛的興趣。
宋慶齡養鴿子不只是因為他喜歡這種文雅的飛禽,還因為紀念孫中山——他喜歡鴿子,重要的是鴿子象征著和平。
她愛鴿子,每天親自喂它們、看著它們。她學會鴿子的叫聲,鴿子一聽到就都飛回來。她去世后,這群鴿子還留在花園里,總共有100多只,常在過道上吃食,在天空中組成美觀和充滿生氣的隊形上下翱翔。
宋慶齡還利用工作之余繪制花卉、動物小品。宋慶齡喜愛音樂,尤其彈鋼琴,直到八十高齡,在一天辛勤工作之余,也常在臥室里一面彈鋼琴(她從不在公眾面前彈)一面哼著她小時候聽父親唱的一些歌曲,作為休息。在上海和北京的宋慶齡故居中,同一些新的愛國革命歌曲放在一起的有她父親留下來的不少歌曲書,其中有《納什維爾第一衛理公會身圣公會教堂青年贊美詩歌》(1907年印制、上有“C.J.Soong,Shanghai.”[宋查理,上海]的簽名)、《合唱及獨唱歌曲集》(福音傳教士艾拉·桑基作)。宋慶齡對烹飪情有獨鐘,宋慶齡的媽媽(倪桂珍)把做美國飯的竅門和樂趣都傳給了她。在漫長而卓越的一生中,宋慶齡有時系上圍裙,照著國外朋友寄來的新食譜試制;在北京時她會問來訪的外國朋友喜歡吃什么,然后是出人預料地是自己下廚去做些“家常菜”來款待它們。在北京的故居書架上至今仍然放著《紐約時報》出版的百科全書式的食譜以及其他各種風味的食譜。甚至有猶太食譜和在美國被稱作“賓西法尼亞州荷蘭菜”的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