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吳廣起義介紹
導語:陳勝把兵士們召集起來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里注定的嗎!"陳勝、吳廣建立了歷史上第一支農民起義軍。歷史上把這件事稱作"揭竿而起
大澤鄉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政權,揭開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秦二世元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余名戍卒被征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根據秦朝法律,過期要斬首。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將尉,發動兵變,口號是“大楚興,陳勝王”。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并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后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揭竿起義
公元前209年,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個軍官,押著九百名民夫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軍官從這批壯丁當中挑了兩個個兒大、辦事能干的人當屯長,叫他們管理其他的人。這兩個人一個叫陳勝,陽城人,字涉,是個給人當長工的;一個叫吳廣,陽夏(jia 三聲)(今河南太康縣)人,是個貧苦農民。
吳廣完全贊成陳勝的主張。為了讓大伙兒相信他們,他們利用當時人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計策。他們拿了一塊白綢條,用朱砂在上面寫上"陳勝王"三個大字,把它塞在一條人家網起來的魚肚子里。兵士們買了魚回去,剖開了魚,發現了這塊綢子上面的字,十分驚奇。
到了半夜,吳廣又偷偷地跑到營房附近的一座破廟里,點起篝火,先裝作狐貍叫,接著喊道:"大楚興,陳勝王。"全營的兵士聽了,更是又驚又害怕。 第二天,大伙兒看到陳勝,都在背后點點戳戳地議論著這些奇怪的事,加上陳勝平日待人和氣,就更加尊敬陳勝了。
有一天,兩個軍官喝醉了酒。吳廣故意跑去激怒營尉,跟他們說,反正誤了期,還是讓大家散伙回去吧。那營尉果然大怒,拿起軍棍責打吳廣,還拔出寶劍來威嚇他。吳廣奪過劍來順手砍倒了一個營尉。陳勝也趕上去,把另一個營尉殺了。
陳勝把兵士們召集起來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里注定的嗎!"
大伙兒一齊高喊說:"對呀,我們聽您的!"
陳勝叫弟兄們搭個臺,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寫了一個斗大的"楚"字。以兩個營尉的頭對天起誓,袒露右臂為標志,同心協力,推翻秦朝。他們公推陳勝、吳廣為首領。九百條好漢一下子就把大澤鄉占領了。臨近的農民聽到這個消息,都拿出糧食來慰勞他們,青年們紛紛拿著鋤頭鐵耙到營里來投軍。人多了,沒有刀槍和旗子,他們就砍了許多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就這樣,陳勝、吳廣建立了歷史上第一支農民起義軍。歷史上把這件事稱作"揭竿而起"(揭,音jiē,就是舉起的意思)。
起義軍打下了陳縣(今河南淮陽)。陳勝召集陳縣父老商量。大家說:"替天下百姓報仇,征伐暴虐的秦國。這樣大的功勞,應該稱王。"
陳勝就被擁戴稱了王,國號叫做"張楚"。
陳勝、吳廣發動農民起義以后,各地的百姓紛紛殺了官吏,響應起義。沒有多久,農民起義的風暴席卷了大半個中國。
陳勝派兵遣將分頭去接應各地起義,他們節節勝利,占領了大批地方。但是因為戰線長,號令不統一,有的地方被六國舊貴族占了去。起義不到三個月,趙、齊、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著恢復六國的旗號,自立為王。
陳勝派出周文率領的起義軍向西進攻,很快攻進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逼近秦朝都城咸陽。秦二世驚慌失措,趕快派大將章邯(音hán)把在驪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隸放了出來,編成一支軍隊,向起義軍反撲。原來的六國貴族各自占據自己的地盤,誰也不去支援起義軍。周文的起義軍孤軍作戰,終于失敗。吳廣在滎陽被部下殺死。起義后的第六個月,陳勝在逃跑的路上被他的車夫莊賈設計殺害了。最后莊賈帶著陳勝的首級去向秦軍邀功請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