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南巡是為了什么
乾隆應(yīng)該是清朝最好大喜功講究排場的皇帝了,這個敗家子還曾經(jīng)六次下江南,每次都玩的很嗨。民間流傳的野史里面,乾隆每次下江南都會帶回幾個美貌的妃子回去,難道乾隆下江南就是為了泡妞?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乾隆南巡是為了什么,歡迎大家閱讀。
乾隆第一次南巡
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乾隆以督察河務(wù)海防、考察官方戎政、了解民間疾苦以及奉母游覽為由,第一次南巡江浙。同年正月十三日,乾隆奉皇太后離京,經(jīng)過直隸、山東到達江蘇清口。同年二月八日,渡黃河閱天妃閘、高家堰,下詔準許興修高家堰的里壩等處,經(jīng)過淮安,命令將城北一帶土堤改為石工;然后由運河乘船南下,經(jīng)揚州、鎮(zhèn)江、丹陽、常州至蘇州。
乾隆第二次南巡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乾隆帝奉皇太后起鑾出京,開始第二次南巡。同年二月五日到達天妃閘,閱龍木;二月十三日,到達范仲淹高義園;二月二十日,到達蘇州,又奉皇太后臨視織造機房,在嘉興和石門鎮(zhèn)閱兵;二月二十七日,奉皇太后到達杭州;三月十八日,到江寧府,祭明太祖陵;四月四日,到徐州閱視河工,降旨截流漕糧,又將積欠的種子、口糧全部免去;四月五日,到孫家集閱視堤工,命令將河堤改用磚砌;四月六日。到荊山橋、韓莊閘巡視;四月十日,到達曲阜,拜謁孔林;四月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圓明園。
乾隆第三次南巡
乾隆二十七年(1762)正月初二,乾隆第三次南巡。這一次南巡,正值直隸、山東、安徽等地受災(zāi),乾隆經(jīng)過時,免去了這些地方的額賦,又撥了一些物資款項賑災(zāi)。然后去審查了前兩次命令修的工程的進度,并且對兩淮的鹽商賞賜有加。
乾隆第四次南巡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乾隆開始第四次南巡。此次南巡在時間、路線和主要行程安排與第三次大體相同。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十二日,乾隆從京師出發(fā),開始第五次南巡。乾隆說這次南巡的目的是“省方觀民,勤求治理”。
乾隆第五次南巡
乾隆四十五年,第五次南巡時乾隆已70歲,據(jù)傳出發(fā)前他盤算著煙雨樓頂多只能再來—次了,因為千里勞頓,體力已吃不消。前幾次皇太后都來了,這次就沒能同行。
乾隆第六次南巡
乾隆四十九年(1784)正月二十一日,乾隆開始了最后一次造訪江南。減免所經(jīng)之地的地丁錢糧;準許各地曾經(jīng)犯過案文武各官的案子重新審核,沒有案子的,可以加一個等級;經(jīng)過德州時,在晏子祠行宮寫成了《濟文考》一文;拜謁孔子廟;視察江浙境內(nèi)沿海工程;接見越南使臣;派官員祭明太祖陵。四月二十三日,返回京師。
乾隆每次南巡都聲稱是為了體察民情,造訪民間疾苦。但是每次都聲勢浩大,生怕人家不知道他來了一樣,貪官污吏也沒怎么整治,就記掛著煙雨樓,這不是南巡,明明就是春游。
看了“乾隆南巡是為了什么”還想看:
1.如懿傳如懿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