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趙云怎么死的
趙云(?-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名將之一。這個蜀漢中最為帥氣的男子的傳奇一生到底是如何的呢?而這位傳奇名將最終又是如何的落下帷幕的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三國趙云怎么死的,希望對你有用!
三國無雙中趙云的人物形象圖片
趙云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趙云受常山郡(時為常山王國,建安十一年改為郡治。 )百姓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對趙云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么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云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并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于您。”趙云自此隨公孫瓚四處征討。
當時劉備亦依附在公孫瓚處,見趙云,奇之,深加接納。 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地,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云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后來,趙云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云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握著趙云的手不舍得分別。趙云向劉備辭別說:“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
壽終正寢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云病逝。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劉禪下詔說:“云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沖,涉涂艱難,賴恃忠順,濟于危險。夫謚所以敘元勛也,外議云宜謚 。”大姜維等議,以為云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謚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謚云曰順平侯。
趙云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 ;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沙場。
漢末三國對趙云的評價
劉備:子龍一身是膽也。
劉禪:云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涂艱難,賴恃忠順,濟于危險。夫所以敘元勛也,外議云宜謚。
姜維:云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謚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謚云曰順平侯。
陳壽:黃忠、趙云強摯壯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楊戲:征南(趙云)厚重,征西(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趙云的死因
在三國志等多方面的史料記載趙云是屬于壽終正寢,而一些野史方面對于趙云的死法也多有記載,而其中最多的便是趙云在得知自己征戰一生從無敗績,從無受傷,大笑而去。那么這位傳奇的虎將終究是如何落下帷幕的呢?期待后面的史學家能夠給出正確的答案。
趙云的祠墓舊跡
四川大邑趙云墓
趙云因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銀屏山麓。在大邑縣城東1公里銀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四周有石砌女墻,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靜的木結構四合院建筑,正中豎有高2.5米、寬1米的墓碑,上刻“漢順平侯趙云墓”七篆體大字,兩側刻有填金對聯“赤膽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匾文“永烈千秋”。因趙云曾在大邑戍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銀屏山麓。
河北正定:趙云廟
1996年,正定縣人民政府斥巨資將舊廟拆建重修,對外開放。
重修之廟占地二十余畝,造型古樸,氣勢宏偉,其主要建筑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順平侯殿。主殿魚貫中軸,左右配殿翼輔兩側,整個布局開闊大方,整齊勻稱。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樹木點綴其中,由為肅穆典雅。現展出之趙云故里碑,趙云飲馬槽,均為廟內原存遺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為正定出土文物。其余木牛流馬,紅崖天書等無不與三國故事有關者。趙云廟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與世界文明之隆興寺、容國府毗鄰。景點聊綴,相得益彰。為弘揚民族文化,重現趙子龍雄姿,正定縣旅游局在原道光年間遺址上重建的趙云廟已于1997年4月13日正式對游客開放。新建的趙云廟氣勢恢弘,占地12畝,總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結構,其格局分為一進院、二進院。主要建筑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順平侯殿組成,新廟基本保留和豐富了原廟的歷史風貌,并與周圍的隆興寺、榮國府等著名景點連成一片、相得益彰。趙云廟的落成開放為中外游客及趙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處瞻仰憑吊、游覽觀光的場所。
其他祠廟
全國各地關于趙云的廟宇很多,河南南陽南三十里屯東趙云祠墓,四川黎州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壩左趙云祠。臺灣臺南縣佳里鎮子良里子龍廟,湖廣桂陽州城外芙蓉山下趙云祠等等不勝枚舉。